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月优异策划     
☆2010年北京电视台·新浪网网络春晚,2010年2月14日~2月20日简介:北京电视台和新浪网合办的网络春晚,从初一到初七连播7天,形成了春晚播出带,并实现了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三屏合一同  相似文献   

2.
《青年记者》2010,(5):24-26
2月优异策划 ☆2010年北京电视台·新浪网网络春晚,2010年2月14日~2月20日 简介:北京电视台和新浪网合办的网络春晚,从初一到初七连播7天,形成了春晚播出带,并实现了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三屏合一同步播出。  相似文献   

3.
数字     
《传媒》2015,(5):7
110亿"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坐你对面,你却在抢红包。"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红包大战而发生了一些变化。2月25日,掀起这轮轰轰烈烈大战的两位主角微信和支付宝分别发布数据:春节期间微信红包收发总量为32.7亿次,"春晚摇一摇"互动总量超过110亿次,截至大年初三支付宝红包总参与人数(除  相似文献   

4.
范素锋 《声屏世界》2013,(3):102-105
2月9日,万众瞩目的央视蛇年春晚圆满落下帷幕。2013年是春晚第31年的全新起航,四个半小时的直播以"新春中国"为主题,分"新春到"、"新喜来"、"新意展"和"新篇开"四个节目群。全场晚会结构紧凑流畅,看点亮点很多,收视及关注度高,在媒体及网络上所引发的话题更是持续、广泛、深入。  相似文献   

5.
2015年3月12日,"实体企业应用次平台——汇则成新闻发布会"于北京中航泊悦酒店举行。发布会聚焦国内知名实体企业及权威媒体。完美支撑春节活动的微信礼券营销利器"汇则成"横空出世。微信"春晚摇红包","初一摇礼券",随视传媒帮实体企业跻入快车道羊年春节,微信通过"摇一摇"的趣味互动陪伴全国人民度过了一个喜庆祥和的节目。回顾一组庞大的数据:整个春节,全球32.7亿次收发红包;  相似文献   

6.
李悦悦 《今传媒》2012,(4):92-93
龙年春晚是自创办以来的第30届春晚,本届春晚一改歌舞升平的俗套,导演组在节目编排、舞美特效、情感共鸣等方面继承优秀经验,发扬理念创新,表演上力求拉近与观众距离,与民同乐,回归全民联欢的晚会本质,为全国观众奉献上了一道温馨、亲切、祥和的"年夜大餐"。  相似文献   

7.
央视春晚自1983年开办以来,已走过26个春秋。每一届春晚都力求用新奇的舞台效果、新颖的表演形式、新鲜的节目内容来吸引全球华人甚至全世界观众的眼球。毋庸讳言,春晚年年办,创新年年难。虽然春晚作为除夕大餐,已代表中国最高层次的视听盛宴,但不知何时起:网络上“批春晚”悄然成为一种全民时尚。我们在“注册,灌水,批春晚”的同时,其实也应当怀着一颗理解的心情来看待春晚。  相似文献   

8.
2011年2月3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首届央视网络春晚.晚会的表演者基本上是这一年来网络中最具人气的"网络红人",而晚会内容则是热门的网络歌曲或最受网友欢迎的节目.更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的是在节目直播过程中,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央视将网友观看节目的景象直接呈现在大屏幕上,并同时通过微博把网友对于节目的感受和意见播放出来.笔者认为,央视推出的首届网络春晚在中国春节晚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莹 《传媒》2021,(8):14-16
2021年2月11日20:00,一年一度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如约而至.充满新创意的艺术节目、融合新技术的炫丽舞美,为全球带来了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盛宴,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在精彩纷呈的节目背后,"深度融合"是支撑这场文化盛宴的关键词.笔者通过对总台春晚播出前后(2021年2月11日14:00—2月12日2:00)国内外新闻资讯网站,国内视频网站、社交平台,以及YouTube、Twitter、Facebook等海外平台数据抓取分析,总结出2021年总台春晚的六大创新亮点.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春晚观众达6.9亿人次2月7日晚,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圆满上演。截至晚会结束,收看了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直播的观众达6.9亿人次,春晚多屏直播收视率为30.98%。在网络上看春晚直播的用户达1.38亿人,最高同时在线2081万人。春晚直播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五福临门贺新春"(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爱国福、敬业福)全程互动人数超过1.63亿。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409家电视机  相似文献   

11.
广播影视     
《传媒》2012,(1):7
正"微生活,云幸福"3D打造央视网络春晚春节将至,央视网络春晚喊出"微生活,云幸福"的口号,"微"代表新媒体时代产生的"短、平、快"的生活方式,"云"在网络中指的是海量无限。网络春晚将更加关注基层百姓的"微生活",体现"云  相似文献   

12.
肖冰 《视听界》2015,(1):99-101
临近春节,春晚又成为各级电视台的重点节目。央视春晚"高大上",卫视春晚"高富帅",网络春晚灵活多变,城市台如何在三重挤压下开辟出自己的"一线天"?本文以徐州台三届"百姓春晚"为例,探索城市台春晚的特色之路。一、"百姓春晚"的创作原则作为欢庆春节的一种表现方式,春节晚会已经成为现代传播语境下的新年俗。其本源与艺术创作的本源一致:来源于百姓,传播于百姓,分享于百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新闻实践》2012,(3):80-80
据成都日报2012年2月2日报道:央视龙年春晚收视出炉,717亿观众收看高于去年。据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统计,2012年央视龙年春晚直播吸引了77亿中国观众收看,收视率合计为32.75%,市场份额合计为69.83%。2012年央视龙年春晚于1月22日晚直播,根据CSM全国测量仪数据显示,中央一套、中央三套、中央四套、中央台英语新闻频道等共计25个上星频道播出。相比近3年春晚收视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自2008年12月的月度舆情报告以来,已构建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实务界评价较高的网络舆情指数评价体系,春节期间,我们使用了该评价体系用来评测北京电视台三台春晚--"三屏合一"新春晚(以下简称为网络春晚)、北京台春晚以及环球春晚--的舆情反馈和评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一据央视国际报道,2008年2月6日晚20点30分至2008年2月6日24时00分,全国有96.5%的家庭收看了中央电视台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在收看过晚会的家庭中,84.3%的受访者认为今年的春晚办得好(其中,表示"很好"的为53.8%,表示"比较好"的为30.5%).  相似文献   

16.
《青年记者》2016,(7):42-42
《春晚2016》,《新民周刊》,2016年第7期,2月22日 简介:《新民周刊》这一策划由《做一道取悦7亿人的“大菜”》《春晚上的海派味道》《春晚歌舞,难忘今宵》《春晚唱红的歌》《春晚难忘的人》《拿什么拯救你,小品相声?》《魔术,春晚最神秘的节目》《回看春晚,回看时代风向标》《春晚红包大战谁胜一筹》《六小龄童,永远的美猴王》等十篇文章组成,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媒体传播史册中,2015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这届春晚将"摇一摇"概念成功推销给了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也使"摇一摇"成为观众与节目互动的主要方式,成就了中国媒体传播史的一个奇迹.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有185个国家观众共约110亿次摇动手机,可谓跨媒体互动领域的创举.那么在当前的融媒体时代下,怎样实现地方电视台的发展是需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将以"融合破局"为着眼点,简要分析相关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土耳其中国文化年的开场舞蹈,《火舞》混杂着浓烈的地域气息和时尚的国际范儿。在中国,它或许能够成为继《大河之舞》之后的又一商业典范土耳其文化参赞怡珂很满意《火舞》能登上春晚的舞台。"为了这5分钟的表演,我们争取了很久!"她回忆着数月前和中国同事拿着舞蹈的DVD,一遍遍向春晚剧组展示《火舞》女主角希娜姆经典的肚皮舞镜头:伴着动感的音乐摇手、扭胯。最终定了计划,2月6日,春晚开始前三天,主要演员来北京参与彩排。对于一向严苛的春晚剧组而言,这算是"优待"了。"穆斯塔法(《火舞》的编舞者)不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媒科技》2014,(3):10-10
2014年2月17日,北京一在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里,由冯小刚执导的央视马年春晚,引发了诸多的热议。这些热议许多都源自于对节目的创新,同样,在今年节目收视评估实践上,央视马年春晚也进行了创新。与往年只与传统研究公司合作不同,央视在今年首次引进专注于互联网广告大数据的第三方广告技术公司秒针系统,在原有电视直播的基础上,增加网络同步直播收视监测,并首次启用“全媒体收视率”这一全新指标,对春晚全媒体收视传播效果进行监测评佶。  相似文献   

20.
春晚遐想     
尽管春晚的仪式感已大不如前,尽管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和话题引领能力常常乏善可陈,尽管90后、00后早就不看电视了的说法也非耸人听闻,但至少截至今年的事实是:春节期间,牛气冲天的网络毕竟还没有电视春晚这样的娱乐大餐.并且,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网络也不具备打造全民春晚的资源动员能力,这就好比要完成春运这样的人口大迁徒,离开了铁路这样的基础交通途径,再牛的网络约车也是望人兴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