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刑事诉讼的发展史浓缩了刑事犯罪中两大对立者——被害人与加害人权利的消长过程。刑事诉讼作为被害人能够获得的最后救济手段,它的目的必须是能够惩罚加害人和有效地抚慰被害人。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权的兴起及现代刑事诉讼理论的完备,刑事诉讼离上述目的逾来逾远,我们应让刑事诉讼重新归位,加强对被害人的救济。  相似文献   

2.
沉默权是人权的组成部分,是无罪推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法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是被告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是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权;它具有体现刑事诉讼价值、丰富刑事诉讼职能、完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实现刑事诉讼结构正义的作用,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是必要的,但适用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概述当代世界刑事诉讼模式三大类别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模式的定位及其功能运作情况,指出我国刑事诉讼模式应称为中国式的“控辩论诉讼结构”,因为它既概括出混合型这一特征,又体现出中国特色。同时指出,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定位符合世界刑事诉讼模式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运作功能,基本符合刑事诉讼目的和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作为新的审判方式的内容,不仅符合当代世界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潮流,也是实现刑事诉讼基本任务和价值目标的重要保障。从我国现有的刑事诉讼立法及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来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尚不属完全空白,但这些原则性、概括性的规定,难以满足司法实践的实际需要,因此完善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对深化我国审判方式改革及司法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职能是诉讼参与者在刑事诉讼中为实现特定目的进行诉讼活动的行为模式及所具有的作用和产生的功能。设置刑事诉讼职能应遵循三大基本原则,据此剖析我国刑事诉讼职能设置的主要缺陷,力图寻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吸收了无罪推定的合理内核,体现了刑事诉讼制度的科学性与民主性;但是,该法又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如实回答的义务。本文试图说明,如实回答义务与无罪推定在根本上是矛盾的,我们有必要全面确立无罪推定,废除如实回答义务,使刑事诉讼制度能够更好地保护人权,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追究犯罪和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这是刑事诉讼法必须重视的主要问题之一。1997年新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虽然对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有了很大发展,但事实上还存在许多不足,被害人的权利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很难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文章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及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和地位的现实状况,从对现行法规制度进行完善的角度。尝试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在实现打击犯罪目标的过程中,会发生错拘、错捕、错判等侵犯人权的现象。刑事赔偿便是对刑事诉讼当事人被侵犯的权利进行国家赔偿的重要制度。完善的刑事赔偿措施,是实现刑事诉讼的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刑事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就是在结果上正确处理案件。其中,运用证据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则是前提和基础。而要准确认定案件事实,证明标准的确定和把握又是关键和核心。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关键问题,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证明标准。而我国则将其笼统的规定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据此,笔者认为应从诉讼的不同阶段、责任主体适用和证明对象的适用性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
沉默权若干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默权是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它是被告人的防御权,人格权,是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权,它具有体现刑事诉讼价值,丰富刑事诉讼职能,实现刑事诉讼结构公正,完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作用;没有沉默权的权利体系是不完备的权利体系。本试图对沉默权若干基本理论发表自己粗浅的看法,以期对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制度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的核心。如何保障辩护权的有效行使,是刑事司法改革的关键和难点。我国刑事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辩护权保障应在充分考虑国情与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确保犯罪嫌疑人有沉默权、告知权、法律援助权、控告权和申诉权。  相似文献   

12.
当今许多法治国家已经建立了辩诉交易制度,但大都没有赋予被害人辩诉交易权。本文通过对赋予被害人辩诉交易权的法理基础分析,认为我国未来也应建立该制度,而且在构建中国式的辩诉交易制度时,应该赋予被害人辩诉交易权,具体包括被害人享有辩诉交易申请权、参与权和对不正当交易的救济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的意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完善,我国人权保障的内容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还存在着值得完善的地方。首先,应转变旧的诉讼观念,确立人权保障的目的和程序公正的价值;其次,应围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的权利,从各个方面予以保障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本文从保障人权的需要,无罪推定,抑制刑讯逼供等方面,就沉默权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证人证言在刑事诉讼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据。证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程序性权利和实体性权利。但是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人权利中,大多只为程序性权利,实体性权利规定很少,而实体性权利更关乎证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有必要明确规定证人拒绝作证特权、证人经济补偿权和安全保护权,以更好地发挥证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充分保障侦查阶段律师辩护权是完善诉讼结构的需要,也是更好的保障犯罪嫌疑人各项权利的需要。2012年刑事诉讼法在保障侦查阶段律师辩护权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为侦查模式控辩双方不平等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律师会见权尚未得到彻底保障、律师调查取证权没有进步。由此,需要在思想观念上尊重辩护律师的主体地位、完善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充分保障辩护律师的会见权,以确保侦查阶段律师辩护权的完整实现。  相似文献   

17.
国家.社会本位型刑事政策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现实国情,契合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我国当前刑事政策改革和发展的理性选择。在国家.社会本位型刑事政策模式中,公民参与既是犯罪治理的客观必要,也是刑事政策科学化的需要,更是现代社会公民的权利要求。我国目前刑事政策实践中的公民参与,无论在参与的范围还是参与的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完善我国刑事政策中的公民参与,需要在社会基础构建、意识培养、制度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基本上确立了当事人主义倾向的庭审制度,旨在达到“公正审判”,但在侦查阶段却依然适用职权主义的模式有时甚至有超越职权主义的成分,这不仅违背程序公正所要求的程序参与性和平等性,还导致了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结构性失衡,以至于与庭审的衔接出现问题。为了在侦查中为整个刑事程序打好事实基础,有必要采取体现效率的行政模式,也就是使侦查由职权主义走向当事人主义。  相似文献   

19.
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权利告知规则是保护犯罪嫌疑人人权、知情权的必要规则,目的在于平衡侦查机关和犯罪嫌疑人的关系。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犯罪嫌疑人权利告知规则方面并没有明显进步,导致司法实践中向犯罪嫌疑人告知权利时存在告知的时间、内容、方式、后果等方面的差异。实有进一步从微观技术上规范之必要,以期实现对人权的保障,提升刑事司法之文明。  相似文献   

20.
由于生命权的唯一性和不可逆转性,因此对于适用死刑的程序应当有更为严格和精密的要求,以确保法律的公正。为使死刑限制适用的程序更加完善和科学,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1.对死刑案件的二审公开化;2.死刑案件证据运用严格化;3.赋予死刑案件的上诉以自动性与强制性;4.合理保障面对死刑的人的辩护权;5.增设死刑救济程序,完善赦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