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既然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形式,人类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都离不开,那么,作为两种思维方式都兼有的新闻工作,在其实践过程中,也必然离不开想象。试想,如果没有“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怎能将新近发生的事实变成语言文字传播出去呢?新华社记者阎吾采写的消息《战后谅山》中的这最后一段:“记者在谅山敌军的一些阵地上,看  相似文献   

2.
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类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反映,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逻辑思维也称抽象思维,它用抽象的概念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推理、判断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形象思维是主要用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高级的形象思维是艺术思维,它是在大量表象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形成典型形象的思  相似文献   

3.
选好思维点──采写《走出真空带》随感万县日报社李杰如果说我采写的《走出真空带》这篇稿件称得上是成功之作,获得了省上的奖励,那么,其成功之处,我觉得主要是选题的成功;而一篇稿件选题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一个记者思维点的选择。敏锐的新闻判断力和捕捉力,是...  相似文献   

4.
现在都觉得批评报道难搞,一听说写批评稿,心里先怵了,因为这几年记者为写批评稿扯皮、挨骂、上公堂的不少,可是正确的舆论监督是报纸不可缺少的部分,写批评稿是记者的责任,关键在《正确》两字上。根据前不久我采写的《民工血泪谁人知》的经过,谈一点自己写批评稿的感受。写批评报道而要爱憎分明  相似文献   

5.
不断磨砺思维之剑———《志在必得》采写札记杨健2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载了我采写的通讯《志在必得———清华同方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产业化工作纪实》和评论员文章《矢志不移“化”到底》,当天中央电视台的《早间新闻》也播发了这组报道的摘要。文章一经发表...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1936年曾这样赞扬丁玲:“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如果说以形象思维为重要特征的丁玲文学作品,达到了这样的高度的话,那么对于兼长于两种思维形式的毛泽东来说,他的新闻、诗歌与政论作品,更是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超绝境界。怎样才能采写出无愧于当代、有益于后世的有深度、有力度的优秀新闻作品?笔者拟从采写方式、构思谋篇与写作技巧上谈谈,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  相似文献   

7.
艺术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客观存在着的认以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之一。亦如运用抽象思维一样,运用形象思维也能够获得对于客观世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正如恩格斯在评价巴尔扎克的作品时所指出的:“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给马尔加丽塔·哈克纳斯的信》,《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采写过程中,是新闻从业者体现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一个过程,是需要新闻从业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以下两种思维来寻求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第一是逆向思维,第二是发散性思维。在新闻采写过程中,逆向思维是其中的一种非常关键的思维方式,就是用相反的观点来观察事物,然后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新闻采写当中,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挖掘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本文主要围绕新闻采写,分析在其中运行逆向思维的效果以及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思维活动,有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不同的形态。开创性思维,是指融合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一种综合性思维,是批判的、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它要求思维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认识能力,改变常规的思维路子,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摆脱陈旧的思维框框,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进行独立的、认真的、反复的分析和思考。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揭示其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这种思维方法,对于专业和业余新闻工作者来  相似文献   

10.
《陕西日报》记者晁阳与我合写的《女麦客王建起跨省机收集团》一稿,获得了1995年度全国晚报现场新闻大赛特等奖。这是我采写“女麦客王”的第8篇稿件,也是采写“女麦客王”系列稿件中的第6篇获奖作品。回顾这篇稿件的采访体会,我以为,扇形思维出精品。  相似文献   

11.
老一代的新闻家将过去传统新闻采写手法以及新闻文本的形式一起统称为新闻工作者的十八般武艺,比如,用事实说话这一新闻采写手法以及逆向思维这一新闻采写思维等等,这两种新闻采写手法,真实的反映了社会现状,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境界,这些采写手法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是这些新闻采写手法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就要不但加强手法的强度,尤其是要强化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采写时对逆向思维的运用能力。本文中,笔者就对新闻采写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效果与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度浙江新闻奖获奖作品中,采写自舟山市嵊泗县的两件作品——《一个人的医疗站》、《村民出题考乡党委书记》分获二、三等奖,前一篇是浙江日报文化新闻部记者和浙报老通讯员一起采写的,后一篇由舟山日报驻嵊泗记者站记者采写刊登在浙江日报上。  相似文献   

13.
我自费订阅着《新闻知识》杂志。在物价不断上涨的今天,之所以舍得花钱订《新闻知识》,是因为我对其朴实的文风、充足的信息量和科学的专栏设置,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新闻文摘》专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鲜活之感。如该栏目今年第一期中收录的《文要题装》、《消息写作的形象思维》等文,使我这个正在学习新闻写作的军队报道员受益匪浅。特别是《消息写作的形象思维》一文,给了我以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我以往写稿时,抓不住读者感兴趣的事情,标题制作得也很死板。看了这篇文章后,我很受启发。并将形象思维用于具体的写作之中。不久前,我采写的一篇题为《“双休日”军营群众性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一稿,很快被兰州军区一家报刊采用。 如今,我不仅领悟了《新闻文摘》里的文章精华,还把它复印后制成卡片收集起来。目前,我已收录了30多篇,这些文摘知识已成为我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资料库”。  相似文献   

14.
我认为,多在经济与社会的结合点上作文章,是扩大新闻报道面,吸引广大读者关注的有效途径。前年,我在《人民日报》“经济生活”版上先后发表了《168“电话算命”风波》和《打工者不是“包身工”》两稿,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响,说明采写经济社会新闻是大有可为的。 这里,我们不妨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经济新闻?为何要采写经济社会新闻?如何采写好经济社会新  相似文献   

15.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类不同的思维方式,它们有各自不同的思维形式结构。抽象思维以概念为思维细胞,通过判断推理等形式结构,来认识世界,表达思想,证明真理。形象思维以意象为基本形式,通过想像来描述形象,把头脑中的意象外化为可感的别人能接受理解的具体形象,以表达思想,显示真理。  相似文献   

16.
林培 《中国记者》2018,(2):24-27
只有5个人的小部门,6年累计采写近百篇舆论监督为主的深度调查,4年两获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二等奖;先后3次被《新闻阅评》刊文推介。用专业调查"笨办法",应对"后真相"时代;以不变的求证精神,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瞬息万变;以深度思维、深度采访和创新表达,采写有情感、有温度的新闻调查。  相似文献   

17.
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9月3日揭晓。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通讯《贫困县刮起奢侈风——河南濮阳干部建豪宅机关盖大楼》荣获一等奖,《经济日报》记者采写的通讯《同是造纸厂盛衰两重天》荣获三等奖。研读两篇获奖作品的写作技巧,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了对比。  相似文献   

18.
我参加了人物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和《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下面简称《嘱托》和《报道》)的采写工作。现在,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篇通讯采写、构思的过程,谈谈它们产生的具体背景。  相似文献   

19.
新闻采写的过程是充分体现新闻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过程,需要新闻采写者利用自身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来寻找和挖掘具有价值的、新颖的采写方法、方向和目标。逆向思维就是新闻采写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即以相反的观点和视角来思考或观察事物,将这一思维方式应用到新闻采写过程中,将会挖掘出更具价值的新闻。本文就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论证了新闻采写的具体方法,并提出了将逆向思维应用到新闻采写过程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作认为思维方式不外乎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模式,顺向思维多出验证式新闻和垂型式新闻。逆向思维多出针砭式新闻,逆向思想采写针砭式新闻,要比顺向思维采写验证式新闻或垂型式新闻困难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