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2020,(8)
正2018年上海沪太赏石文化博览会暨海上石语赏石雅集,虽曲终人散却久久令人回味。各地名家展示其收藏的精品赏石,因场地所限,仅220多方(组)赏石精品参展,有的主打石种仅有一方展示,但大多以一当十,富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这尊大理石插屏"秋山云起",就是一例。这方"秋山云起"(高50厘米,宽45厘米,倪国强藏),尺幅大小适中,架座为沪上著名老红木家具作坊"柳记雅兴楼"精心制作,端庄大气,比较适合置放于厅堂供桌。大理石屏产自四川雅安地区,其色质与云南点苍山所产略有差异,整体呈现暖色调,底色  相似文献   

2.
驺顺驹  俞莹 《收藏》2006,(9):112-113
2006年5月2日至7日,第二届上海多伦国际藏石名家邀请展在虹口区鲁迅公园朱屺瞻艺术馆举行,共有147件造型石、画面石、景观石、矿物晶体和小品组合石代表作品参展,包括国际盆景协会主席艾伦&;#183;沃克夫妇、意大利水石协会会长齐阿娜女士、中国台湾国际盆景协会副主席苏义吉先生内的100多位国际赏石界名流莅会。  相似文献   

3.
俞莹 《收藏》2006,(11):84-85
2003年4月和2006年5月先后成功举办的两届上海多伦国际藏石名家邀请展,向中外石友充分展示了海派赏石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李德寿 《收藏》2008,(3):148-149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赏石、藏石、爱石蔚然成风,赏石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已和企业文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广泛融合。在这股赏石潮流中,文人墨客仍是领头人,奇石发源地的农民是奇石产业的大军,俗称石农,并且不少的奇石发源地都成了奇石村,农民靠彩石藏石发财致富。  相似文献   

5.
吴恭让 《收藏》2006,(2):114-114
综观石界,一波又一波藏石热高潮迭起,一拨又一拨赏石新秀凭着热情和实力壮大着奇石收藏队伍,为赏石活动推波助澜,改写石界精英座次。一次资深藏石家却面临沉寂、落伍,叹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才能适应赏石藏石形势发展的新要求,我以为藏石家起码要具备四种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6.
藏石六忌     
愚木  刁磊 《收藏》2008,(10):126-127
近几年,国内出现了新一轮的观赏石高潮,奇石收藏越来越热,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赏石、藏石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针对奇石的赏玩、收藏,赏石界尚存在一些错误或不恰当的做法,需引起玩家和藏家的注意。本文所述藏石六忌,希望给予大家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收藏》2020,(6)
正2017年岁末开始,陈炉石成为赏石界的风口。京沪两地传来好消息,先是2017年12月28日,上海第九届得云轩小品暨组合石邀请展,来自陕西铜川陈炉石产地13位石友组团参展的27件精品,荣获VIP金奖,陈炉石也成为此次得云轩石展的一大看点和亮点;后是2017年12月31日,2017中华传世名石北京盛典,陕西石友送展的三方陈炉石获誉"2017年度中华传世名石"。这也是这两年陈炉石厚积薄发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语蓁  许初鸣 《收藏》2009,(9):66-69
台湾十大雅石品种 “雅石”之称是由台湾赏石家林岳宗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他认为,赏石不仅是观赏其外形和色彩,更应该赏其意境,体会其诗情画意。雅石的收藏与研究在台湾起步较早,台湾出产的颇具特色的雅石成为藏石爱好者竞相收藏的雅玩,赏石、觅行之风十分普及。  相似文献   

9.
赏石境界谈     
李庆辉 《收藏》2006,(10):122-123
赏石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时逢盛世,奇石收藏更以其特有的韵味和意趣吸引着大众参与,藏石,赏石因之成为时尚。在广东、山东、甘肃、上海、台湾、福建等地甚至形成了有关藏石的产业链,促进了不地文化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观赏石艺术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俞莹 《收藏》2020,(1):24-25,24
内蒙戈壁石无疑是当代赏石最具代表性的主打石种之一,其质、色、形、纹都有独到之处。不过,真正能够在质、色、形、纹四要素"全面发展"的也是少之又少。这方内蒙戈壁石"马上封侯"(宽16厘米,高12厘米,厚8厘米,倪国强藏),无疑是其中的代表性藏石。这方内蒙戈壁石,属于表层石,风砺度极好,自然包浆滋润。色泽呈红褐色,局部为绿色...  相似文献   

11.
陈臻 《收藏》2007,(7):154-155
奇石乃天地间最古老的艺术品,从古到今,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爱石者甚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赏石者队伍日益壮大,目前已有200万人之众。然而,现在仍有不少人对藏石的好处与原则概念模糊,甚至领会有误,以致征收藏过程中常常走弯路。鉴于此,笔者总结一些赏石大家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看法,希望给初学者以帮助。  相似文献   

12.
郑克光 《收藏》2006,(3):108-110
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素以独特的地理地貌、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悠远的人文历史闻名于世。然而长时间中,这块圣洁之地因高寒、高海拔、高度缺氧和交通落后而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赏石活动因而也处于朦胧状态。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内地的赏石,藏石之风才影响到青海,在爱石者的长期努力下,如今青海赏石已深为中国党员石界认同和推崇。  相似文献   

13.
愚木 《收藏》2008,(2):134-135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关于奇右收藏的记载。奇石收藏从隋唐开始逐渐形成潮流,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爱石、玩石、藏石已蔚然成风,并形成了以大书法家米芾慨括的“瘦、漏、透、皱”的传统赏石审美标准,同时还出现了有奖赏石的专著,如《云林石谱》和《天清禄集》等。明清两代,奇峰异石成为装点园林和点缀厅堂的材料被大量采集,可谓无园不石,  相似文献   

14.
灵璧石记     
正灵璧石,既可以做厅堂供石,也可做庭院赏石,为至雅之物。供石,顾名思义,是供养在室内,欣赏把玩的美石。有人亦写为"贡石",这是旧时官僚与文人们小圈子的称谓,而不为常人所知。将石质好、形态佳的赏石,陈列在条案、香几上,才和了"居无石不雅"的古人审美观。自古就有许多种赏石,品类繁杂,标准不一,但其中的灵璧石,最为人们宠爱,其千百年来的霸主地位从未动  相似文献   

15.
奇石魅力说     
吴恭让 《收藏》2010,(3):138-139
在诸多藏品种类中,奇石因其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捡集方便、入门容易等特点广受青睐。在我的家乡、天府之国四川乃至全国广大地区,山脉绵延,江河纵横,出产的精美的观赏石声铝远播,爱石赏石藏石者众多。  相似文献   

16.
李峰 《收藏》2007,(3):149-150
广西有着丰富的奇石资源,地处桂东大地的贺州市八步区,近年来又发现了新的赏石品种——八步黄蜡石,深受岭南及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藏石家追棒。  相似文献   

17.
张少华 《收藏》2006,(6):141-141
4月8日,由陕西省拍卖中心与陕西天人文学书画和陕西省收藏家协会赏石文化研究会合作举办的陕西均明书画藏石精品展在陕西均明拍卖广场开幕,各界人士1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8.
王昆 《收藏》2008,(11):136-136
《海上藏石》报是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百文化专业委员会会刊,由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石文化专业委员会和《海上藏石》编委会主办,于2001年9月28日创刊。该报以“弘扬石文化,为石友服务”为宗旨,坚持“贴近时代精神,弘扬先进文化,推崇创新实践,鼓励石友亮宝”的办刊理念,分别设有“综合信息”“赏石文化”“理论与实践”“石友亮宝”等栏目,还开辟了评鉴专刊和奇石艺博专刊,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6,(13)
正受经济下行大背景的影响,曾经热闹一时的观赏石市场沉寂下来,甚至门可罗雀。一些石商感叹:虽说如今钱越来越不值钱,可钱更越来越不好挣。笔者通过对西安、兰州、成都等地观赏石市场的走访调查,发现爱石、赏石、藏石热降温以后,当前观赏石的市场走势出  相似文献   

20.
吕耀文 《收藏》2008,(5):132-133
灵璧奇石是立体的天然艺术品,天然是它的生命,失去了天然性,即使它的形、色、声、质、纹、筋等再好,电就是一块石头,毫无审美与收藏价值。那么,如何鉴别它是不是天然的呢?笔者根据自己近20年的玩石、藏石、赏石经历,就灵璧奇石的几类品种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