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古钱币收藏热的兴起,珍稀古钱的数量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以至一般收藏者望尘莫及。记得三年前,编者就曾撰文《中档钱币的增值潜力》,列举数种当时价格尚且不高的古钱,果然为其言中。现今“货布”等古钱价格已翻了数番,过去常见品齐“三字刀”价格涨了10多倍。随着古钱收藏热的不断升温,中低档钱中的“对钱”、“套子钱”、“版别钱”也必然成为新的收藏热点与发展趋势。“康熙通宝”为常见清钱,过去人们以搜集到全国各省20种不同铸局的钱为目标(“同福宁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临广浙,台桂陕云漳”),而其外“巩”、“西”等极难见真品,这种集藏方法当称之为面较广的一类。而本文作者却另辟蹊径,专门收集江西省局的不同版别,居然搜集到近40种不同的宝昌局康熙钱。当然,这些是否都能构成严格意义上的“版别”,还可探讨。但这种精神,这种“细化”的方向,应当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乾元重宝钱     
正唐肃宗乾元年间(758~760年)铸造的乾元重宝钱,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枚以年号加"重宝"为钱文的铜铸币。该钱是由唐朝官方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品种有乾元重宝当十钱和乾元重宝背重轮大钱以及后期减重为小平钱三种。因官价规定,面值大于开元通宝,并且有很高的兑换率,又因是乾元年间铸行,所以民间俗称"乾元钱"。乾元重宝钱的版别很多,除钱文书写变化外,主要分狭缘、阔缘,并有光背及背星纹、月纹、祥云、瑞雀、同心结等,有些则因存世稀少,成为收藏价值极高的珍稀品种。  相似文献   

3.
北宋徽宗宣和年号的钱币,分通宝和元宝两大类,其中通宝钱铸量大,版别多,至今仍不少见。"宣和通宝"小平钱,折二钱,常见版别现时市价才1-10元左右一枚。但是,"宣和元宝"钱虽然版别也不算少,至今所见不下20余种,但各种版别的存世量都不多,而  相似文献   

4.
乔梖 《收藏》2012,(6):128-133
毫无疑问,在当下火热的艺术品市场里,印石是收藏爱好者十分倾心的一项,收藏前景相当看好。而作为投资方式,四大名石中的鸡血石、田黄石、巴林彩冻石等质地上乘的印石因存世稀少,产量有限,一直受到市场追捧,而如果再加上名家雕刻制成印章,就更加不可多得。下面让我们看看当下印石市场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5.
张乃良 《收藏》2014,(3):67-67
近几年,珠山八友及同时代瓷画大师作品的价格不断提高。拍卖会上,珠山八友的一块一尺二瓷板画,其价位多在10万元以上。现存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珠山八友瓷画赝品,笔者提醒广大收藏爱好者,珠山八友的作品存世数量稀少,收藏者要格外当心。笔者早年收藏有一块毕渊明的双虎图,愿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6.
陈瑞海 《收藏界》2010,(5):84-84
"朝鲜通宝"存世多为小平钱,而大钱则尤为罕见。"朝鲜通宝"钱是公元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高丽王朝李成桂将军发动军事改变,废除原高丽国王及其国号,改国号为朝鲜,其后,朝鲜国世宗李祹于公元1423年(明永乐二十一年)始铸"朝鲜通宝"平钱,至仁宗李宇于1633年(明崇祯六年)仍继续铸行"朝鲜通宝"钱,到正宗十七年(清乾隆五十八年)即公元1793年,始试铸当十大铜钱。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6,(13)
正华夏古泉网于2016年4月13~14日推出了聊天室竞拍精品专场,共计102项拍品,成交94项,成交率为92%。从市场行情看,依然是清代行用钱及民俗钱受到追捧,而先秦至宋元板块则稍受冷落。从成交排行榜看,清钱占据5席,位于榜首的L04-80号"咸丰重宝宝泉当十"雕母,成交价格高达60.48  相似文献   

8.
王文良 《收藏》2001,(3):45-46
存世的雕母数量极少,由于前辈收藏家的努力寻觅,如今除博物馆、拍卖会上偶尔见到,其他场合极难相见。而假雕母,只要有钱币市场就一定有它的参与。近年来海外、港、台钱币收藏者对中国近代雕母、母钱、样钱的热情居高不下,国内爱好者也不甘落后,一些珍稀品种由境外向国内回流情况并不少见,使得近代样钱、母钱及雕母钱币的价格水平逆  相似文献   

9.
据史书载,明代早中期的建文、正统、景泰、天顺、成化、正德年间均未正式铸过年号钱,目前所见除伪品外多属安南所铸。据《明·食货志》嘉靖六年(1527年)补铸累朝未铸铜钱。明末世人以高价求购正德钱一二文可值银一两,称正德皇帝为游龙,人佩此钱渡江可保平安。但明末时铸的正德钱多数为小平光背,偶有单龙戏珠及阴刻花纹,铜色青白,通宝二字类万历钱,存世较少。清以后铸之正德钱形制粗劣,也有龙凤花纹,量多而均出自民间。  相似文献   

10.
周少华 《收藏界》2010,(7):88-88
对于清朝的咸丰钱,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收藏咸丰钱,已成为一些泉家的选择。众所周知,收藏咸丰钱的大家非马定祥先生莫属。他主编的巨著《咸丰泉汇》,至今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除此之外,就目前来说,天津的齐宗佑先生,经二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已集得咸丰钱一千多个品种,并著书立说,可说是成就非凡,这在泉界有口皆碑,恐怕无人可比。  相似文献   

11.
在浩浩清钱系列之中,"雍正通宝"制钱历来以少而精著称于世。而"雍正通宝"雕母尤显珍贵。有限的数枚雕母主要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且仅限于清朝中央钱局户工二部宝泉、宝源雕母,其余十三家地方钱局目前更无一枚雕母现世。笔者多年前收藏一枚宝浙局雕钱,径28毫米,穿径8毫米,厚1.2毫米。钱体精雕细作,文字端庄,极具皇家风范。历经近三百年流通传世周身显栗壳色包浆,铜色黄中泛赤,焕发出一种高贵的美感。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6,(21)
正嘉庆宝苏局制钱的版式较多,面背钱文的细微变化十分繁复。为了便于收藏爱好者辨识,笔者特将嘉庆宝苏局藏品整理出来进行简单分类,并根据其存世多寡及收集难易加以简要说明,以供广大泉友参考。方头通特宽缘试样(图1),钱体直径较大,多在27.5~28.8毫米之间。钱文秀美,中规中矩;"通"字头部开口,故名。其存世稀少,甚为珍贵,当为清代宝苏局特宽缘之精品,目前所见数量在10枚左右。方头通中样(图2),  相似文献   

13.
早年,收藏古钱币是本人的业余爱好,至今已集藏有古铜钱千余枚。近来双休日有暇,便忙于按古钱谱顺序进行分朝归类,便发现所收藏之古铜钱中宋钱最多,普通品为多,虽版别繁杂,但样钱、母钱、雕母等上品钱却无缘见到。失望之余,却于收藏柜角发现一包早年所收的古铜钱,大多为明、清铜钱。其中见一枚铜质"西王赏功"大钱较为突出显眼,便挑出来进行查对鉴赏(见图)。  相似文献   

14.
正在古钱收藏和研究中,清朝咸丰大钱有着独特的地位,而宝福局所铸又是独具一格的门类。泉界有个说法,"福局多好钱",指的就是宝福局铸造的各类咸丰钱珍稀品种较多,深受钱币收藏爱好者的青睐。福建铸造大钱的时间在咸丰三年(1853年)初,早于户部宝泉局。在没有受到部颁样钱标准限制的情况下,宝福局为了选定最终的流通钱样,曾试铸了多种计值计重样钱,包括相对常见的边计重,还有极为罕见的内计重。宝福局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7,(9)
正龙泉窑是我国青瓷烧造史上历史长、分布广、产品多的窑口,其产品种类繁多,有的器物生产延续时间长,所以存世量大,如生活用品中的碗等;有的则在短期内生产,故存世量少。而其中更有偶然出现的器物及专用贡器,那就十分罕见,有仅见的孤品,有的甚至是仅见瓷片标本而未见完整器。所以往往在发现类似器物时,让人无从入手认定。笔者在对龙泉窑青瓷藏品的调查中,从丽水市博物馆藏品及丽水市公私收藏中发现了一些这类器物及标本,故撰此文供龙泉窑青瓷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周京南 《收藏》2001,(2):4-9
近年来,随着家具收藏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古典家具的收藏中。在现今存世的古典家具中,明清家具可以说占了绝对的主流,许多人为了拥有一件心仪的明清家具而一掷千金。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邮票有印刷量、发行量、需求量、消耗量、销毁量、沉淀量和存世量等数量之分别,它们都是影响邮票收藏价值的因素。笔者以为,影响邮票收藏价值的根本因素首先取决于存世量,其次取决于需求量和沉淀量(这里所说的需求指的是集邮需求,沉淀指  相似文献   

18.
贾晖  刘伟 《收藏》2014,(6):116-118
2014年2月26日,华夏古泉网聊天室推出了甲午年首次拍卖专场。共计上拍自先秦至清代精品56项,成交51项,成交率91%。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西汉时期的一套酒令钱,因品相精美,存世甚少,成交价格高达47.25万元,令泉界藏友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1月11日买到一枚极厚重的宝云局部颁式咸丰当十钱。此钱文字清晰,品相精美,铜色偏红,直径39.3毫米,厚4.5毫米,重36.1克。宝云局的咸丰当十钱,在清朝所有咸丰大钱中应该是铸造数量最多的,版别也较多。这种钱在云南极为常见,我收藏有70多枚,其中部颁式的也有近20枚。在我收藏的部颁式咸丰大钱中,除这枚外,直径最大的40.7毫米,最重的26.8克,其他大都在18~25克之间,很少有重量相  相似文献   

20.
《收藏界》2010,(7):79-80
吴林芳先生: 信稿收悉。 你寄来的钱币彩照,有一些是常见品,收藏价值不高,就不多赘述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1934年发行的银币券四枚,经历七十多年时光,能保存至今,品相完好,很是不易,也很珍贵,现刊发与读者共赏。 古钱之中,五铢饼钱,为南北朝时代之物,直径2.1厘米,重达4克,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