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尹伟号一苇尹伟,1973年生于河北保定。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院。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传统花鸟研究生班。著名画家霍春阳先生入室弟子。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德书画院院长。尹伟的画继承传统同时又有个人面貌。他的笔墨娴熟、敷色清雅、章法讲究不落俗套。他在艺术实践中广泛继承学习古人的精湛技艺为己所用。画如其人,尹伟为人谦虚、安静、不张扬,所以他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雅、静、洁。观赏他的画作,乍看如春风扑面,心清气爽,细品则使人慢慢安静下来,洗涤心中浊闷之气,使观者融入其中,可成为上品了。  相似文献   

2.
尹伟作品     
正尹伟号一苇尹伟,1973年生于河北保定。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院。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传统花鸟研究生班。著名画家霍春阳先生入室弟子。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德书画院院长。他对于传统的笔墨、文化的修养格外重视。笔墨语言细腻富有内涵,色彩追求雅逸,重视一笔墨的运用,浓淡变化谐合有致,在对比的运用、构图的巧思、趣味的营造都独具匠心。他的作品,色墨明快,造型简约,有极强的视觉美感。我对他近期  相似文献   

3.
李洪伟 《收藏》2014,(1):158-163
齐白石先生在中国艺坛上生活了近一个世纪,是一位绘画艺术继承传统锐意创新的大写意画家,是一位诗、书、画、印全面发展的艺术家,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他一生勤奋耕耘,为社会为人类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绘画,书法、篆刻、诗歌等艺术作品,备受人们的赞赏和喜爱,他精于花鸟、草虫以及虾、鱼、蛙、蟹等水族类,也擅画山水和人物,他以他的童贞和逸趣描绘对象,充满了丰富的生活情趣。他注重观察自然,师法自然,在长期的探索中几经"变法",融合文人画和民间艺术的表现技法,敢于突破陈规俗套大胆创新,使自己的作品风格独特,他不仅追求简  相似文献   

4.
《收藏界》2008,(3)
作者语录您想画好中国画,第一继承中国画优良传统,第二"笔墨当随时代"。如果在继承优秀传统方面还没过关,一味谈创新我不知道怎样创新是好。——陈大朴和学生谈话语录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论画,最重品格,人格影响画格,画格源出人格。所以古人每以神、逸、能、妙来评画格,每以文人画、画家画来辨画家类型。黄宾虹分得更细,把画家画中之劣者称之为江湖画、市井画,把文人画中之高者称之为士夫画。他声称“画格当以士夫画为最高。”  相似文献   

6.
周英南 《武当》2011,(6):13-14
杨振基先生是杨式太极拳始祖杨露禅曾孙,一代宗师杨澄甫次子,为杨家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宗师5岁从父学拳,后又跟随其兄守中(振铭)一起练拳传拳。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到老家河北邯郸。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应邀并调入河北省体工大队,任太极拳专职教练,开始了他的教拳生涯。杨振基先生幼承庭训,矢志太极,在家学渊源的熏陶下习练拳术技艺,扎根传统,较为完整地继承了杨氏家传太极拳之精要。在教拳中,  相似文献   

7.
画家祁峰,擅长画驴、马、骆驼。中国绘画史上的走兽类题材有着优秀的传统。比如画马,晋有史道硕,唐有曹霸、韩幹,现代的徐悲鸿先生更是画马大家。至于汉代画象石上夸张概括而生动的马,唐代昭陵六骏,以及甘肃武威出土的铜奔马等等,真可以说是千古绝唱。我想祁峰艺术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传统艺术中同类或相近题材的关注、继承、借鉴,特别是对当代画家徐悲鸿、黄胄艺术的直接观摩、吸收。这使他在艺术上有厚实的传统基础,换言之,祁峰的驴、马、驼起点很高,可  相似文献   

8.
周积寅 《收藏》2008,(2):193-194
……当代画马名家晓宁先生,继承了徐悲鸿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走中西融合之路。他重视学习传统,并有扎实的素描,速写、造型基本功。更强调以“造化为师”,画马则以马为师。数十年来,以形军神,形神兼备,并寄托画家情感……为人民大会堂绘制的巨幅《万马奔腾》2.7×7米,采取焦点透视法,远景是一派大好河山,画群马由近及远,以奔腾之势迎着升的太阳。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2,(7)
对于他的作品,已经很难再以传统法度、传统习规来度量。由于我们的文化背景和处事习惯,大家仍然以“中国画”或“水墨画”称呼类似杨佴曼这样的作品。仍然为在他画中品出中国本土文化情味而为之欣然。实际上,他的作品不但与徐悲鸿、刘海粟式的“新国画”大不相同;也与林风眠、昊冠中式的“融合中西”大不相同。在吸取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方面...  相似文献   

10.
王余华 《收藏》2007,(8):92-92
近代开放后,活跃于上海的书画家有数百人之多,其中,代表性的书画家有赵之谦、吴昌硕、任伯年、吴石仙、程璋、王震……他们的画风各有特色,其绘画题材也迎合市场的需要。当然,为了市场流通,他们中多数人都大方地列润格卖画,其作品或至钱庄、扇庄待价而沽,或组织画会合作卖画。他们基本上是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主流。这里简单谈谈近代在上海卖画谋生的程璋师徒。  相似文献   

11.
孙克 《收藏》2014,(4):F0003-F0003
谢天赐先生大写意花鸟画给大家一个新的气象,他是广东画家中杰出的一位。按道理说,咱们的岭南派地域特点已经大大地突破了,已经把我们现代的花鸟画的精神融汇在里面了。当然我们也看到现在的几位广东画家,包括尚涛、谢天赐都画得很雄厚,很独特,传统的东西表现得很到位,存艺术造型上、在物象的表现上,真是达到了似与不似之间,非常有特点。过去说岭南派实际上是指的一种比较开放的状态,其中吸取了日本画的特点,吸取了一些西方的艺术特点。当然日本画也是从西方传过去的,我们后来把它拿过来,其中一些画还是很精彩的,笔墨非常之好,是注重造型的。现存岭南派已经成为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画派,继承的精神更加开放。我感觉谢天赐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很有个人特色。就笔墨来说,非常雄浑奔放、恣肆,相当随意,整个画面控制得非常有度。  相似文献   

12.
陈一耕的画     
范扬 《收藏》2007,(1):102-103
陈一耕的画是很出色的,尤其是他的用笔线条经得起看,有质量的。他书法很好,篆刻也很好。他从传统里面出来,他是有自己的一种审美情趣的。就是因为有这种情趣,他的画才有一种老辣,厚拙,苍茫而又不失湿润的感觉和味道。  相似文献   

13.
展讯     
《收藏》2018,(11)
正莆孙秋韵·百菊展2018年8月25日至2019年3月17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古人因爱菊而绘菊。宋元以来画菊流派众多,皆对花写真。缪莆孙"少从毗陵蒋克庄维翰游,黄山寿再传弟子也。"他继承毗陵画派,以宋代没骨画法为宗,参以新意,成近现代海上画菊名家。其菊花构图饱满、设色艳丽、刻画精到。本馆珍藏缪莆孙《百菊图》100页,绘  相似文献   

14.
陆俨少     
陆俨少,现代山水画大师,他和北京的李可染并称北李南陆,代表着当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陆俨少是一位天赋极高的艺术大家,他的画能够融汇古今,独步天下,出于传统义异于传统,山水画成就最大,风格也最勾鲜明,特别是表现云和水的动感最为精彩。上世纪七十年代是陆俨少绘画生涯的一个大的转折点,即是留白,在画中分别  相似文献   

15.
李晖 《收藏界》2016,(4):96-97
中国历史上的元代,虽然国运不足百年,但它在绘画上却是个成就斐然可观的王朝。其绘画在继承唐、五代、两宋传统基础上,又进一步有了创新和发展。题材上,有山水、竹石、梅兰,尤其山水为主要绘画内容;画格上,突出作品的文学性,强调绘画中的书法趣味与诗、画相结合,融于一体;画风上,重视"古意"和"士气";理论上,既继承宋代苏轼、米芾、文同等文人画家的优秀传统,神似胜于形似,又发展了以简逸为上,把自然景物当作抒  相似文献   

16.
名家话张仃     
《收藏界》2006,(12)
他的画充溢着一股正气,这不仅因为他画了太史公墓,画了抗日遗址,更主要是他的手法、他的风格体现。他的焦墨作品,这种黑白调子,是一种很高的美。但很多人不懂。(夏衍)  相似文献   

17.
戴宏海是著名的中国画、连环画家,浙江温州人。他自幼酷爱绘画,少年和青年时期苦练基本功,特别对中国画传统技法的学习下过一番苦功,在用线、用色方面造诣很深,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18.
在竹刻艺术史上,金西厓可称后期文人竹刻集大成的人物。他继承了清代中期以来杭嘉湖地区浙派文人竹刻的优良传统,十分重视作品格调的书卷气与讲求刀法上的金石味,堪称浙派竹刻的殿军。其长年寓居沪上,与海派书画篆印诸大家时相过从,沾溉极深,又使他成为海派竹刻的中流砥柱。吴昌硕言其“精画刻,业业孜孜,无时或释”。  相似文献   

19.
景德镇陶瓷艺术历千年而不衰,佳作叠现,名手辈出,人物、山水、花鸟、瓷塑各领风骚。有的苦心孤诣,经营传统,有的别出心裁,锐意创新。我比较关注传统一派,听说有一位擅画牡丹的绘瓷高手叫"洞庭一波",在北京见过他的几幅作品,质朴、淡雅、清远,既有富贵堂皇之气,又无行作俗艳之感。我在想,能把牡丹花这一传统题材画得如此超凡脱俗、清新雅丽,其人心境必定经过相当的修炼。我非常信仰"文如其人"、"画如其人"  相似文献   

20.
相传梅花拳创始子孙武子,历史悠久。民国以后,河北冀州梅花拳名师曹振谱飘泊到开封,收徒授艺,成了梅花拳在中州大地发展的一支。 曹振谱是冀州城南大罗村人,跟大孔村孔继祥学武术。清朝末年,孔继祥到北京开万顺镖局,曹振谱又跟班学艺,勤学苦练,枪、刀、拳、棍无一不精。后来孔继祥病故,曹振谱继承师业,为镖局镖头。因他武艺高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