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理  杨志强 《收藏》2014,(8):108-117
沈阳故宫是除北京故宫之外国内仅存的古代皇家宫殿,这里除了保留着颇具满族特色的宫殿建筑群,还珍藏着数万件清代宫廷文物,其中所收藏的30余件清宫钟表,则是沈阳故宫藏品中最具宫廷特色和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之一。2013年8月31日至9月12日,第12届全运会在东北重镇沈阳举办,为迎接盛会,使中外观众更多地欣赏到盛京(沈阳)皇宫的国宝珍藏,沈阳故宫博物院隆重推出几项重要展览。  相似文献   

2.
思学     
《收藏》2019,(9)
正山高水长.文脉源远.中国文化不是草木一秋的文化.而崇尚薪火相传。其间文化趣味的一种.就是追寻薪火的轨迹,并时时在今天点燃。本期"思学"一组,各有呈递。而特别甄选的稿件.来自刘岳先生关于清宫器座的详尽析读近年,小小器座受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收藏赏器之深入.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毛宪民 《收藏》2006,(12):86-88
历代以来,皇家宫廷内不但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和匠师,也汇集了从各地进贡来的精美艺术品和奇珍异宝。明、清两代对艺术品制作和珍藏,更是不遗余力,至清代乾隆时期,宫廷的收藏达到鼎盛。故宫博物院文物收藏,十分之七均属于清代宫廷旧藏。  相似文献   

4.
毛宪民 《收藏》2001,(7):55-56
在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远西奇器”中,望远镜是备受中国宫廷青睐的一种。它于明朝晚期传入,至清朝乾隆时期达到顶峰,当时又称“千里镜”、“千里眼”、“窥筒”、“窥筒远镜”、“大远镜”等,被广泛用于天象观测、大地测量和军事行动,并被皇帝视为珍品赏赐给王公宠臣和皇亲国戚。时至今日,故宫博物院仍收藏着150余架清宫遗留下来的各式中外望远镜,成为了解清代皇帝与西方文化关系的珍贵文物。  相似文献   

5.
黄卫文 《收藏》2017,(1):52-59
定窑瓷器是故宫博物院所藏中国古陶瓷类文物中一项重要的民间瓷窑收藏,目前收藏的历代定窑瓷器共计约300件,藏品来源分为清宫旧藏与故宫博物院建院后入藏两大部分,其中以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等为代表的清宫旧藏定窑白瓷数量较多,质量也最为突出,堪称国内外公私收藏定窑瓷器中最精彩也是最具研究价值的批传世品。  相似文献   

6.
艺术类博物馆主要展示藏品的艺术和美学价值,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1996—3,图28)是清入关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建造的皇宫,1926年开设宫廷历史艺术博物馆,最初称东三省博物馆,几易其名,1986年改今称,  相似文献   

7.
《收藏》2006,(3):70-72
2005年12月17日下午3时,“邃古来今——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清宫仿古文物精品展”以及“故宫礼品专门店”于澳门艺术博物馆同时揭幕。该展览由澳门民政总团辖下澳门艺术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作,联同澳门基金会、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澳门日报社合办,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1,(11):142-143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于2011年11月3日至4日莅临西安,在西安人民大厦索菲特酒店举行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西安巡展。届时将有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明清古典家具、近现代工艺美术、中国油画及雕塑、古籍善本、名表、珠宝、翡翠共近300件艺术珍品现身西安;11月3日下午3点中国嘉德瓷器工艺品部高级业务经理乔皓先生还将为大家带来嘉德讲堂“紫气东来——清宫御用家具撷英”专题演讲,可谓是为西安藏家和爱好者奉上的夺目盛宴。  相似文献   

9.
栾晔 《收藏》2020,(1):140-153,140
首都博物馆曾展出来自沈阳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精品文物"清代宫廷生活展"。展览由华服有章、宫壶春色、擒藻抒华、阊阖瑞景等单元组成。上展的文物数量近140件/套,讲述了清代皇室宫廷生活中的礼制与意趣,并向观众展示了北京故宫之外的清代皇家历史文化和文物精粹。展览通过文字与图片将文物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宫廷生活与盛京皇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黄卫文 《收藏》2014,(1):30-38
北京故宫现藏明清至现代的石湾窑制品370余件,其中多数藏品为故宫博物院建院后入藏,而原属清宫旧藏的石湾窑“广钧”器计有82件。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1,(7):152-152
珐琅彩瓷是清代宫廷御用的一种彩绘瓷器,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在康熙皇帝授意下,宫廷造办处将铜胎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而创新的瓷器新品。珐琅彩瓷所需的白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在宫廷造办处由如意馆设计图样.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5月,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的一件沈从文《致杨伯达信札》(如图)引起世人瞩目。沈从文(1902-1988年),原名沈岳焕。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曾任教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后任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杨伯达(1927~),辽宁旅顺人,曾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副院长。此信记述了沈从文在1958年前后进入故宫博物院织绣组工作时,曾携入一批自藏的织绣材料以供参考研究,"文化大革命"期间此批资料被归入库中。十余年后,沈从文致信杨伯达,希望能取回这批资料。通过此信札,我们可以一窥沈从文先生改行从事文物研究的始末,以及他调入故宫博物院工作之谜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20,(10)
正最近,中国嘉德释出一件马衡致启功的长信(图1)。此信札写于1949年12月,彼时马衡(1881~1955年)69岁,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启功(1912~2005年)38岁,任故宫博物院文物馆专门委员。信中马衡就启功咨询有关"察司"半印来历一事,予以了详细解答,并首次指出在众多著名古书画上钤盖的"察司"半印原是明初洪武内府机构"典礼纪察司"所用之印。  相似文献   

14.
吴桢 《收藏》2012,(10):30-31
在清代宫廷藏品中,有一种方便精巧的手执物件,它既有生活实用性,又具艺术欣赏性,这就是清宫旧藏的折扇,亦称成扇、折叠扇、聚头扇。  相似文献   

15.
李理  李蕙 《收藏》2012,(15):136-147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皇后婉容,曾以其波折多舛的传奇故事,长期受到国人的关注,而他们由清宫携出的古代书画、缂丝、古籍和各类金银珠宝、腕表、首饰等珍贵文物,则成为举世瞩目的珍品。2012年6月9日至9月9日,沈阳故宫博物院珍藏的69件套溥仪和婉容御用金银珠宝、首饰、钟表等珍贵藏品,远赴宝岛台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宫珍宝、世界著名珠宝公司卡地亚黄藏方贵族珠宝汇聚一体,联手举办  相似文献   

16.
刘航宁 《收藏》2007,(6):86-87
1972年,故宫博物院调拨给洛阳白马寺一批宫廷文物。20世纪80年代,其中一批又被转拨洛阳博物馆珍藏至今。这批调拨文物巾有一部分为景德镇清官窑产品,现选介给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17.
孔网小编 《收藏》2011,(8):86-90
翁连溪,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善本组组长,数十年来从事古籍收藏、研究事业,是资深的古籍版本专家,编著有《清代内府刻书图录》《清代宫廷刻书》《清内府刻书档案史料汇编》等著作。  相似文献   

18.
《收藏界》2006,(3)
故宫博物院是以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建筑群——故宫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它以逾百万件文物收藏展示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2005年是故宫建院80周年,作为庆典活动的重要内容,故宫博物院首次精选馆藏国宝——14件皇家官窑名瓷、10件宫廷御用珐琅进行高仿制作,两件“瓷王”各绝版发行8件,其余每件绝版发行80件,均有绝版编号。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7,(12)
正2017年10月17日至2018年2月28日故宫博物院将与宫廷生活有关的活的动植物引入展览之中,是故宫展览的一个新思路。在宫苑御囿中养鹿之习,古已有之。周文王的灵台中,水草肥美,鹿鸣呦呦。故宫御花园在清代亦曾养过鹿。鹿苑与御花园东南角的鹤圈形成鹤鹿同春的景观。故宫博物院继2016年春季举办的牡丹文物展和秋季举办的菊花文物展之后,本次展览也延续了"实物+文物"的展览思路。本次展览分为两个场地,慈宁宫花园是活鹿的展示。故宫博物院与承德市文物局合作,特地从避暑山庄挑选9只活鹿,让人们在欣赏精美文物的同时,一  相似文献   

20.
张颢夔 《收藏》2013,(9):20-29
混搭艺术并不是今人的发明,早在百年前的清朝宫廷就已产生。清宫著名的洋画家郎世宁就是当时"混搭"艺术的实施者之一,他将西洋画中的光影融入中国传统笔墨,甚至有时他与中国传统画家同纸合作。我们今天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会被郎世宁精湛细致的画技所折服,但有时也会对这种"混搭"的效果感到别扭。然而无论如何,这种"混搭"在百年前的清宫是一种时尚和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