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蔡宇宏 《文教资料》2007,(27):93-94
本文通过在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特点和重点,提出了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探求了技能训练课程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文章进行了两方面的探讨,即:研究性学习与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方法在教学技能训练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是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转变教育观念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在教学,主阵地在课堂,主导作用在教师;研究性学习不是无计划课程,不是无形式课程,不求千篇一律;开展研究性学习不能忽视“双基训练”。  相似文献   

4.
1 研究性学习概念的界定 研究性学习作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理念,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广泛关注的焦点话题。通常人们谈认论的研究性学习有两种:一种是指“研究性学习”课程,另一种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主要强调的是后一种,它是针对“接受性学习”或“训练性学习”而提出来的学习方式。一般指教师或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进行整合,为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工作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撑,选题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对发散性思维能力的锻炼.文章探讨了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检索对研究性学习进行选题,从而提高了选题效率.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新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人们谈论研究性学习有两种所指 ,一是指“研究性学习”课程 ;二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接受性学习”和“训练性学习”方式而提出来的 ,通常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熟悉的生活中 ,选择并确定课题到实践中去调查取证 ,考察走访 ,收集信息 ,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获得结论的过程 .作为一门课程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送审修订稿)明确提出了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这就突出了研究性课程的重要地位。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探究)性课程在学习方式上的具体体现,它是一场学习方式上的革命。在此,笔者想就研究性学习的有关问题发表一管之见,以与大家商讨。 一、研究性学习的核心 研究性学习(Research oriented learning…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对高师课程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性学习对高师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及教育类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影响;高师教育要重视学生科研能力与科研方法的训练;高师课程要加强师范性、综合性、实践性、信息技术等课程的设置;高师教育学要加强研究性学习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教学是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基于研究的学习方式.明确并优化课程讲授、课堂讨论、作业训练、实践训练、教材、考核等教学要素,实质是以教学要素为载体,推进案例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等研究性教学方式落实到可操作层面.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必修的一门课程,重在活动过程中的知识、方法的积累,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丰富和提升。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是有益的培养和训练,如果能将其引入信息技术课堂,那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研究性学习式教学应该具体怎么操作呢?  相似文献   

11.
杨炎轩 《教育科学》2006,22(4):51-53
以我国人大复印资料《G1教育学》(1981~2005)所转载的德育论文及其引用著作文献为主要研究样本,中国当代德育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时期或阶段:1981~1988是德育理论研究的科学化阶段;1989~1998是德育理论研究的现代化阶段;1999~2005是德育理论研究的人性化阶段。  相似文献   

12.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充分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从动机、情感、意志等方面入手,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效地渗透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要学”、“乐学”、“会学”,正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应突破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因此,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显得极其重要。教师可以从课前预习方法。上课听课方法、课后复习方法和课外学习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指导。在整个指导过程中,需注重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结合Г—环中给出了σ—强幂零与σ—强谐零的概念,讨论了它们的性质,并得到了类似于一般Г—环中的相应结果,从而对Г—环的σ—结构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对144名不同专业、学历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个人自我意识的调查和分析比较,其中有师专体育生(N1=55名),体院学科生(N2=69名),所得结论是:体院学科生自我意识整体水平不如师专体育生,其参加体育活动,同人们交谈的活动应予以高度重视.建议师专在教学中应强化体育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机,以利其自我意识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应用写作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写作能力,而目前的课程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拓宽课程空间,构建立体网络,实现应用写作教学多元化,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而真正实现由知识向能力转化,并在转化中提高写作水平,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背越式跳高中助跑与起跳的紧密结合对跳高成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运动力学、解剖学分析和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分析,对助跑起跳学习环节加大重视,多做有关的辅助练习,形成正确规范的技术动作,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教育。由于学习者自身的基本品质有所不同,因而其素质构成也不相同。开展远程开放教育,应确定相应的素质构成目标,并探索积极有效的途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素质应由自主学习能力、全面的职业素养、专业发展能力等三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19.
Instructional Science -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drawing after learning supports metacognitive monitoring especially when students are supported in their drawing efforts. Therefore,...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 the production of learner-generated playgrids. Playgrids are produced when learners knit together social media tools to participate across settings and scales, accomplish their goals, pursue interests, and make their learning more enjoyable and personally meaningful. Through case study methodology we examine how two platforms - Slack and Hypothesis - enabled learners to curate and participate among their own digital resources and pathways for learning. We contend that both theoretical and pedagogical development is necessary to support adult learners as they curate tools and pathways based upon their contingent needs and goals, and that the concept of playgrids does so by usefully connecting less formal social media practice with more formal professional learning across various settings and scales. In the end, we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honoring learners’ desire to connect their completion of formal course activities with their less formal social media practices; both sets of practices need not be in conflict and may be complementa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