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陪练记     
钟玲 《教育文汇》2009,(11):51-52
假期孩子的古筝需要考级,得强化训练。可是我们却总是记不住时间,午休老睡过头。我不上心记不住,怎么孩子也总是忘记呢?孩子从小到大,上课从没迟到过,为什么她和同学的约会老不忘呢?我打车把孩子送到老师家,便坐下来听课。  相似文献   

2.
许天铭的妈妈来园,告诉我们一个孩子的梦境:我不要上幼儿园!为什么呢?因为老师总是批评我。老师为什么批评你呢?因为我上课不认真……  相似文献   

3.
1话题缘起——作业减负 为教育管理者,经常会接到家长的一些电话。有的反映老师作业量大,孩子写到十一、二点才能完成,影响孩子休息;有的反映老师留罚写的作业,质疑老师有泄气的成分在里面;有的反映孩子本来成绩很好,可是老师还在基础知识上让孩子反复抄写,浪费时间等等。对此,我们也陷入了深深的反思,老师为什么要给学生留作业?老师怎样给学生留作业,留多少作业是适当的?为什么学校三番五次强调,作业量却减不下来?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我上课举手了,老师不提问我!一定对我有偏见!”“我们班主任总是批评我,挑我的毛病,我讨厌他!”很多孩子在和老师相处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抱怨和抵触,有的甚至会因此而影响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孩子能够保持良好学习情绪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化解孩子对老师的这种抵触情绪呢?  相似文献   

5.
一、原生态预习的内涵 一篇课文的学习起点在哪里?现实中我发现常常是老师的讲解。从理论上讲,老师都会安排学生预习,可事实上有好多学生根本没有。为什么形成这样的局面呢?这是因为有些老师怕预习浪费时间,要求学生预习却不检查;有的老师虽然布置预习了,但由于时间得不到保障,  相似文献   

6.
教小学生写作表达,是让很多老师感到困惑的事情。一是接受能力有限,再是孩子本身的写作表达几乎是从零开始。有的老师总是强性要求孩子写多少字。这样逼迫下,孩子就更失去了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年轻老师。我喜欢把每个小朋友的画展示在墙面上,总是有家长问我:“李教师,我孩子的作品为什么跟教师画的不一样呢?是不是很笨呢?”我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8.
有问有答     
《少年儿童研究》2012,(4):56-58
孩子在家不愿意劳动怎么办? 问:孩子在学校里是很爱劳动的,但在家里却什么都不愿意做。我感觉他需要老师的赞美胜过爸妈的夸奖。孩子对于家长的表扬很不屑,却很在乎老师对他的看法。这是为什么呢?怎样才能让孩子乐于在家里做家务?  相似文献   

9.
作为班主任,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可是,有的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完美无缺,老师真诚地指出学生的问题,他们却总是为孩子辩护,这时,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0.
作为班主任,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可是,有的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完美无缺,老师真诚地指出学生的问题,他们却总是为孩子辩护,这时,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1.
作为班主任,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可是,有的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完美无缺,老师真诚地指出学生的问题,他们却总是为孩子辩护,这时,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2.
作为班主任,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可是,有的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完美无缺,老师真诚地指出学生的问题,他们却总是为孩子辩护,这时,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3.
作为班主任,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可是,有的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完美无缺,老师真诚地指出学生的问题,他们却总是为孩子辩护,这时,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4.
马琳 《文学教育(上)》2011,(18):124-126
当今社会很多人认为,孩子上了学,只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吃穿问题,至于孩子的学习和教育问题交给学校和老师去管就可以了。这个观点其实是不对的,你想同一个老师在同一个班级上课,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好,有的学生成绩就要差一些呢?这其中关键在于孩子平时所受到的家庭教育的不同。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父母与其他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咨询台     
如何看待同一主题的儿童画,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答:上完美术课后,常有一些家长拿着孩子的绘画作业问老师:我的孩子为什么总不按老师的原画去画呢?甚至有的家长拿着孩子的画与老师的原画进行对照是否一模一样。这些家长的行为实在让授课老师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16.
心灵的沟通     
在学校工作中,你也许会碰上这样的事:有的老师和蔼可亲,很少训斥人,学生很尊重他,他所教的科目成绩很高;有的老师总板着脸,一脸严肃,经常训人,工作很辛苦,学生不听他的话甚至和他顶撞捣乱,教学成绩也不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对此很长时间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经过多方探求,  相似文献   

17.
高秀梅 《班主任》2008,(12):33-33
有一次,一名学生问我:“老师,你为什么不爱笑呢?其实你笑起来很好看,同学们都喜欢看你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我无言以对。是呀,在学生面前,我为什么总是板着脸呢?我原本是很喜欢笑的呀。  相似文献   

18.
李少林 《父母必读》2013,(3):106-107
都是同龄的孩子,为什么有的孩子每次都很自觉地去洗手,有的孩子却总是需要大人提醒?除了孩子的个体差异之外,家长的教育方法也很关键哟!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哪一个过龄段的老师,与学生之间仿佛总是隔着一堵高墙,谁也看不透对方的心思。学生有学生的委屈:为什么老师只喜欢成绩好的同学?为什么批评起人来一点儿也不留情面?老师也有老师的辛酸:自己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地倾心于教育,怎么换来的却是学生的不理解,甚至是埋怨呢?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过一个有趣的说法,说相当多的“好学生”毕业以后跟老师的关系并不亲密,甚至有的人还会看不起老师;倒是那些没少挨老师批评的“后进生”,时常会去看望老师,与老师之间有一种割不断的情谊。对此,一位中学老师解释说:“对一些后进生倒常批…  相似文献   

20.
2岁~3岁的孩子一般都喜欢涂涂画画,可奇怪的是,常听到幼儿园老师特别是小班老师诉说班上孩子不爱画画,有的孩子甚至一参与绘画活动就哭。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对不同园所小班幼儿的家长及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回答孩子不爱画画的占调查总人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