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明形式论     
吴秋林 《文化学刊》2010,(2):171-178
形式最初的呈现是自然法则的力量所致,它是人类所谓文明形式的原始动能。谁最早认识了形式的意义,谁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人类就获得了这个先机。人类精神的最终极的本质就是形式。不同形式感的文化,也就称为不同的文明。人类思考的我们自己的文明大致有:采集文明、狩猎文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等等。文明形式的力量分为三种:一是与物质生产有关的形式力量;二是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形式力量;三是与精神观念有关的形式力量。华夏文明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文明体,它以农耕文明为主体,建立了以农耕为基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体系,并在多种文明形式的冲突中,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文化机制,使我们的华夏文化不但有数千年不间断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在今天仍然具有在新的文明形式中自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全球文明倡议是推进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以交流互鉴取代隔阂冲突。但当前世界地缘政治的深刻变化正在阻碍全球文明倡议的推行,如国际格局的两极化风险、大国间对抗加剧以及国家间矛盾的激化已对国际人文交流造成负面影响,而西方根深蒂固的“西方优越论”“文明普世论”和“文明冲突论”等思想偏见则成为阻碍实践全球文明倡议的深层次障碍。为此,有必要以管控好当前地缘政治矛盾为重点,在增进人文交流的基础上逐步化解西方的思想偏见,为全球文明倡议的最终实现创造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与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外大传播》2010,(10):32-32
近日,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尼山举办。百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宗教领袖,展开了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对话与交流。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由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博士倡议发起,  相似文献   

4.
言论集纳     
《对外大传播》2009,(3):62-62
当今世界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同文明之间缺乏了解是一大原因。如果人们对其他文明了解得更多,知道其他文明的特点,知道人家是怎么想的,就会相互尊重,世界就会更加和谐美好。 ——1月31日,在马德里与温家宝总理进行座谈之后,西班牙“亚洲之家”主任桑斯这样说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的学术传统中 ,作为对宇宙人生的一种解释模式 ,「人文主义」虽然与「宗教」之间时有冲突 ,但主要的趋势是彼此开放而又互相结合的。因此我们在反思儒家思想究竟是「人文主义」还是「宗教」的问题时 ,首先必须破除「人文主义」必然与「宗教」对立的偏见 ,并且体认到儒家人文主义「向着超越界开放」的特征 ,是一切宗教人文主义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6.
林超 《文化学刊》2014,(2):150-160
阿马蒂亚·森认为文明冲突论者以单一文化身份界分文明的做法,不仅忽视了人类其他的多种身份认同,也常使人们陷入文明板块化的平面思维。它既干扰了人们尝试从其他身份认同连结彼此的可能,也为制造文明冲突埋下了伏笔。文明对话论者应当重视人类多重文化身份的复杂联系,拓展文化交流的路径,为世界和平和文明对话做出更为多元有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这个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接触越来越多,这其中虽有文明冲突,但更多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与融合。本文以中国-东盟近年来的人文交流为例,分析不同文明之间对话与交流的必要性、现状和前景。近年来,中国-东盟的人文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各种层面的文化交流活动非常频繁,相互派出的留学生人数剧增,人民之间的接触也逐年增加,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东盟外国游客的最大来源地。  相似文献   

8.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间交流互鉴不可或缺。只有相互尊重包容、广泛交流互鉴,人类文明才能愈加璀璨辉煌。在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对自身建设发展实践经验以及对世界大势等诸多因素的深刻把握与认知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人类现代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给出的又一中国方案,其摒弃了零和博弈、文明冲突等思维陷阱,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全球文明倡议落实落地,将对全球和平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论商周之际的宗教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周之际激烈的宗教变革是其文化变革的重要特征.商、周部族之间存在着宗教差异与冲突,武王克商后,周公旦推行了一系列的宗教变革措施,这一变革结果影响华夏精神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人类早期文明的三种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人类早期文明的三种不同形态,我们可以在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所信奉的"图腾崇拜"这一自然与血缘的神秘统一中发现其共同具有的人类学前提.然而,不尽相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又使得这一共同前提在上述三大区域内得到了不同的利用、发挥和处理.在"古典的古代"这一海洋文明的基础上,希腊人抑制了"图腾崇拜"中的血缘因素,而将其中的自然因素神秘化,从而导致了西方式的宗教文化;在"亚细亚的古代"这一黄河文明的条件下,中国人抑制了"图腾崇拜"中的自然因素,而将其中的血缘因素世俗化,从而导致了儒家式的伦理文化;而在"雅利安人入侵"这一特殊的文明变故中,印度人同时利用了"图腾崇拜"中的两大因素一方面将其自然的成分神秘化,一方面将其血缘的因素宗教化,从而形成了印度特有的种姓制度.正是这种不同的文明路径,使得西方、中国、印度在其后漫长的民族心理和社会结构上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11.
全球文明倡议准确锚定了全球各国同命运共呼吸的现状,以四个“共同倡导”回应当前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对全球文明倡议的基本主张、经验基础、价值指向和传播方案开展梳理与分析,本研究认为,全球文明倡议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蕴含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为基础,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准则,在故事资源、叙事思路与传播形式三方面为我国的国际传播事业提出了具体要求。以全球文明倡议为切入点的国际传播工作的着眼点在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这具有增益国家能力与重塑全球信息传播秩序的积极潜力。  相似文献   

12.
设立沉默权是国家法治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赋予有关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具有体现刑事诉讼价值、丰富刑事诉讼职能、实现刑事诉讼结构公正、完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作用,它不近是现代国家法治文明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现代国家法治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华文化定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并不一定能消除不同国家之间的冲突 ,在一定情况下还有可能加剧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因此 ,关于文化冲突与文化共存的讨论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是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而引向和平 ,还是因文化霸权和隔绝而导致政治上的冲突、甚至战争 ,将影响着2 1世纪人类的命运。在这样的形势下 ,我们必须反对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和文化上的部落主义。要用一种新的视角来观察当今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 ,为建立一种新型的文化多元互动的新格局而努力。二、在可预见的…  相似文献   

14.
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日益成为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突破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把这两个问题作为人权问题,不时用来对我发难。他们任意歪曲我民族政策,渲染所谓民族对立,同逃亡境外的分裂势力相勾结,对我大肆攻击,企图煽起民族冲突,分裂我们国家。他们在利用所谓西藏问题对我发难的同时,近来又突出炒作所谓新疆民族问题,污蔑我实行汉化政策,渲染夸大个别地方的问题,为分裂分子张目。在宗教问题上,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5.
《文化学刊》2011,(4):190-191
"文明"与"文化"陈炎在2011年5月3日发表的《文明"与"文化"》的博文中指出,在我看来,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着重阐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并详细分析了珠海高新区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系统性地提出了以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着重阐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并详细分析了珠海高新区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系统性地提出了以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通进 《生态文化》2011,(1):4-5,35
生态文明是一种正在生成和发展的文明范式。它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个新阶段。生态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强调入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的经济模式是生态经济,这种经济不是把财富的获取建立在破坏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上,而是在生态系绕的极限之内组织人类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遥想两千多年前苍茫大海上舟船劈波斩浪、扬帆竞逐的情景,我们深感人类渴望交流所产生的勇气和智慧是何等巨大。兴起于中国秦汉之际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地球文明塑造史伟大的人类轨迹。越过苍茫大海,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国家之间、东西方之间,实现了货物、人员、科学、文化以及宗教方面的交流,航海技术、造船技术、港口建设和贸易管理等文明进步的至关重要技术得以发  相似文献   

20.
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需要引入文明传播的视野。这是由人类历史的特征、当代世界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诞生、奋斗的特定背景决定的。从文明传播视野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就主题而言,一是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明学习借鉴西方文明的贡献,二是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对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贡献;就方法而言,关键是要突破西方主导的旧历史观及建于其上的话语体系,在文明对话的新历史观的基础上创新话语体系。这种创新既要体现中国文明基因,又要体现文明借鉴色彩,还要体现时代实践特色。从文明传播视角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从更深层次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