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人的陋习     
我讨厌的地方,一是不干净的厕所,二是太精英荟萃的“沙龙”。西方人见面时,从来不问:“你吃饭了吗?”中国人极少有为了维护自我而大声说“不”的。正如中国人即使在厕所见了面也要问:“吃了没有?”“创收”取代“发财”,其实还是“发财”的那点儿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基本上是负面的,近些年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正面”报道,正在持续增温。是什么原因让全球产生新一轮的“中国热”?在“中国热”的大背景下,中国媒体应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正面”中国的背后看到一份依然存在的“误读”,从而有的放矢地与西方主流社会展开对话。切不可因“忽悠”而“喜闻乐见”。下面从几个方面谈点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过年,是中国传统风俗习惯.许多外国人纷纷来到中国过年,领略那悠久而神秘的古老化。“洋人”是怎看待中国人过年的?几位今年到阳朔过年的“洋人”向笔谈起在中国过春节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溟北 《文化交流》2004,(2):24-26
猴年刚到,中国最有名的一只“猴子”——六小龄童成了大忙人,东奔西走的很难找到他,直到他录制完春节戏曲晚会和春节联欢晚会后,终于能够回到上海的家中“小憩”。趁此机会,笔者到他家中拜会了他。大名章金莱的六小龄童通身大红,此刻比年前在上海签售他的新书《六小龄童·猴缘》的时候清瘦了不少,可是看不出丝毫的疲惫之色。“我属猪,不过把猴年当本命年来过。”他这样说。看来,他这个“本命年”注定了要忙碌到底了。参观六小龄童的家就像到了一个猴子博物馆。几个房间,甚至宽敞的阳台上全都密密麻麻地摆着各种各样的猴子和孙悟空形象,他指…  相似文献   

5.
卷首:中国文化,面对21世纪阎纯德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多为此一时,彼一时,多变易变;而文化,由于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几百年几千年的社群意识和历史千锤百炼后的精神“凝聚物”,于是便获得了一种特殊的性质——少变难变,具有稳定性。不过,所谓“稳定...  相似文献   

6.
打开《20世纪油画展作品集》,第一页便是艺术大师李铁夫的那幅《未完成的老人像》。 李铁夫是最早走出国门向西方人学习油画艺术并达到很深造诣的中国画家,并最早参加“国际画理学会”;他客居英、美、加等国探索研究西方绘画达40年之久。为了取得西方绘画的真“经”,他师出多门,穷60余年之精力苦苦追求探索西方绘画艺术,甚至为了艺术终身不娶,将一生完全献给了绘画事业。  相似文献   

7.
言论集纳     
《对外大传播》2011,(11):63-63
从总体上看,中西方之间的误解不仅没有在减少,反而是越来越深。无论是孔子学院还是媒体“走出去”,都具有工具性特征,即中国所说的“外宣”。不过,外宣方面的空洞无物是尽人皆知的,在很多时候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当然。这个责任也并不在外宣部门。在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情况下,中国不可避免要面临一个“对外宣传什么?”的问题,而知识体系的创造责任并不在外宣部门。  相似文献   

8.
BBC记者琼尼是格拉斯哥电影电视系的毕业生,是笔者合作教授的得意门生。经教授引荐,我们坐到了一起。落座不久,琼尼说起了他的困惑:“办理中国的签证,为什么很麻烦?”他说,“去了几趟伦敦,还补了好几次材料”。琼尼对在中国短暂的采访经历耿耿于怀。  相似文献   

9.
我作为一个外国人,在中国这样一个神秘而又充满异域风情的国家安家落户自然不乏理由。然而,在多数西方人的眼里,这个亚洲巨星仍然是遥远未知的,人们可以列举的也只有中国的几个少数历史事件而已,如马可波罗的游记或毛泽东的“化大革命”……。对其它外国人来说,中国最吸引人的还有各色美食;而对我来说则梦想着有一天能登上中国的万里长城,或去看看神秘的紫禁城以及世界雕塑史上的瑰宝兵马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两会结束之后,《世界邮报》(The World Post)总编辑内森·加德尔斯(Nathan Gardels)发表题为《西方媒体正在错失中国最大的故事》的文章,从中国全国人大职能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在“依法治国”之路上取得的进步,其中不乏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之处。加德尔斯在文章一开始便开宗明义地指出,西方媒体总是将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橡皮图章”做“表面化”的联系,而这种描述变得越来越与实际不符,无助于了解中国今天正在发生的最重要的历史变化:从“行政命令”的治理模式向“依法治国”的长征。  相似文献   

11.
“过年好!…”“恭喜发财!”年年春节,老百姓彼此拜年的“口彩” 大都是这几句,而在今年,一句春节“新口彩”有可能在喜欢听歌的人群中流行起来——“年年红!”说起来,这句“新口彩”的始作俑者要算演唱《年年红》的青年歌手刘香,而从腊月开始直至正月十五期间都在北京和全国众多地方电视台滚动播出的同名MTV,更是无形中为这句“新口彩”未了个煽风点火,使之更广泛地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12.
万江心 《职业圈》2010,(1):34-37
“道”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几千年?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孔子所说的“道”.是“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佛家所说的“道”,是“中道”.是佛家的最高真理、所述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道:一首一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狂欢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段宝林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一个节日,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一般认为其源为上古的蜡祭。据《礼记》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伊耆氏即是尧,据今已四五千年。蜡祭在每年岁末(即腊月底,蜡通腊)...  相似文献   

14.
默秋  简妮 《文化学刊》2009,(1):61-61
默秋、简妮等在2008年12月13日《文汇报》撰文指出:服装是一种记忆,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时代鲜活生动的形象记录。曾几何时,中国人因为服装式样的单一和“蓝、灰、黑”的沉闷色调而被西方人嘲讽为“蓝蚂蚁”。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国大地,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心中沉睡已久的对关的渴求被释放出来,百姓服饰日益色彩缤纷,从喇叭裤、蝙蝠衫、踏脚裤,到连衣裙、吊带衫、露脐装……你方兴罢我登场。  相似文献   

15.
一、福科们的困境 西方文化发展到后现代,意义消失了,“人”死了。如果走到后现代话语的背后,清醒的人们会看到,这一切并不具有本体论意义:意义,并不一定非消失不可;“人”,也并不一定非“死”不行。然而这一切在西方却一定要发生。世界,本无所谓意义。人们为了自身的需要赋予它某种意义。人,本是一个自然之子。西方人道主义意义上的“人”,也是一个人造的话语产品。西方人却越来越发现,他们所赋予世界的“意义”不仅没有意义而且把人带进了深渊;他们创造的理想的“人”,也把自己拖进了陷阱。因此,所谓消解意义,是消解他们曾经赋予的意义,所谓人之死,是他们曾经哺育的“人”  相似文献   

16.
言论集纳     
《对外大传播》2009,(7):62-62
中国作者“王先生”不为西方所知,他的书在西方就很难卖得出去,但如果这本书是王先生和詹金斯(英国著名学者)联合撰写,西方人就容易接受——这是向西方介绍中国作者的一个捷径。  相似文献   

17.
《妈妈咪呀》中文版在全国各地热演之后引发出一连串的问号:什么叫做“成功上演”?为什么要搬演西方名剧,而不是开发国产原创剧?做西方作品应以正宗为圭臬,还是尽量本土化?如何将中国舞台作品介绍到海外?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场国际研讨会,主题是“中国国家形象与国际传播”,来自国内外的50多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讨论“中国在西方媒体上的国家形象”。会上,美国学者介绍了《纽约时报》上的中国形象,英国学者讲解了英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欧美专家角度不同,但发言意思大致一致:西方媒体上中国形象确实不佳,但问题不在西方记者。西方学者一再强调,  相似文献   

19.
“兴”作为中国传统诗学思想中最为关键的概念之一,与西方诗学思想中的“迷狂”有着跨越语言文化的多维契合性。中国诗学中的“兴”经历了从巫乐舞一体的艺术形态到“即物起兴”的诗学观念的演变,诗之“兴”是心与物相互感应的重要媒介,也是外物触发情感而生成诗歌的活泼生命体验。西方诗学中的“迷狂”同样经历了从“通灵而感”到“写神喻意”的意义转折,以酒神精神为内核的“迷狂”是最绝妙而原始的诗,也是西方悲剧文学与诗歌艺术形态的原初象征。超越“中西”之别,“兴”与“迷狂”的深层共鸣再次印证了中西诗学的互通性。  相似文献   

20.
由于《京都议定书》只规定了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而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并无具体法律约束力的指标,这样就容易引起国际舆论的误解。比如:某些西方媒体居心叵测地鼓噪中国因《京都议定书》占便宜,甚至妄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是因牺牲环境、大肆污染所取得的。片面渲染中国的环境问题,已日渐成为西方散布“中国威胁论”的一个惯用伎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