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日益成为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突破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把这两个问题作为人权问题,不时用来对我发难。他们任意歪曲我民族政策,渲染所谓民族对立,同逃亡境外的分裂势力相勾结,对我大肆攻击,企图煽起民族冲突,分裂我们国家。他们在利用所谓西藏问题对我发难的同时,近来又突出炒作所谓新疆民族问题,污蔑我实行汉化政策,渲染夸大个别地方的问题,为分裂分子张目。在宗教问题上,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2.
火煜雯 《职业圈》2007,(9S):26-27
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是现代各民主法治国家不;或缺的两个基本要素。司法独立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司法公正。据体监督具有促进司法独立、司法公开和司法公正的价值,但同球媒体与司法之间也存在着冲突。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舞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交媒体时代的俄乌冲突呈现物理世界热战和数字空间信息战并行的特征。本文关注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以活跃在推特(Twitter)等海外社交平台上的军事博主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军事爱好者、军事记者、自组织等身份的军事博主通过大数据挖掘、网络社区、情报众包等方式获取开源情报,成为舆论场的重要信源。这些博主一方面形成传播网络扩散信息,另外一方面成为海外机构媒体和社交媒体“大V”二次传播的信息来源。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已经成为影响军事和舆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是现代各民主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要素.司法独立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司法公正.媒体监督具有促进司法独立、司法公开和司法公正的价值,但同时媒体与司法之间也存在着冲突.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外界对中国民族问题的报道与中国媒体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媒体往往是“大事件”型报道,因事而动,事毕则息,致使大多数时间里,外媒始终把握着中国民族问题常态报道的频率。 事件性报道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民族问题日显重要。世界各地许多冲突和战争,都因民族问题而引起。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是相当敏感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有五大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少数民族区域辽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4%,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亿。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构成了各个民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美竞争加剧,价值观冲突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价值观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差异性,但没有任何一种价值观天然具有道德优越性。理论与历史证明,价值观的传播不仅仅是一个认知问题,试图以宣传手段使一国价值观压制另一国价值观不仅不可能,且易导致价值观输出的"军备竞赛",其结果是人为放大了价值观的差异并引发冲突,恶化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随着中国力量的崛起,汉语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汉语热"成为当下世界范围内语言传播的一个主题。汉语国际化的规模和速度已引起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如语言传播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引起大家的思考。语言是活生生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它承载着民族文化,是民族认同和民族风格的一个重要标志。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传播文化就需要借助语言这一  相似文献   

9.
殷彩红  高爱贤 《职业圈》2007,(6S):178-179
信息化背景之下,中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新闻媒体急剧扩张,媒体与社会发生的矛盾冲突也逐渐增多,由于新闻传播活动而引发新闻损害层出不穷,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危及媒体公信力。文章结合时代背景,揭示新闻损害的特点和具体表现,深入探讨其产生根源。  相似文献   

10.
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有效预防、减少和妥善处理好涉及民族问题的群体性冲突,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确保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冷战时期结束之后,民族问题日显突出,世界不少地区的民族争端时起。以至前苏联内战、波黑冲突,这些残酷的现实多么令渴望和平的人们痛心。因而怎样解决民族问题,各民族怎样才能平等共处,共创美丽的家园,共同去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是摆  相似文献   

12.
社会性别关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直被淹没在阶级斗争、民族冲突、宗教冲突和土地纠纷中。在学术界,年鉴学派等更加关注社会阶层,如弱势阶级和边缘阶级,但往往忽视了针对妇女和性别的研究。时至今日,社会性别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和领域。它已被视为与民族、区域、国家以及政府等同等级别的重要议题。社会性别观和性别维度在历史研究中是清晰可见的,而如何更好地阐释,则需要更多的视角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看待性别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外大传播》2001,(8):30-31
近年来,各路媒体网站红红火火在发展,成为媒体世界里一个个亮点。我们要尽早研究掌握互联网的特性,结合自身媒体的优势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占领互联网这一重要阵地.建好并管好广播电视网站,让互联网更好地为广播电视服务。  相似文献   

14.
点评:2005年6月,美国两个著名的调查机构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少数族裔的媒体受众高达5100万人,几乎相当于美国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调查还发现,来自中国、韩国和越南的移民非常依赖于从本民族语言媒体获取信息,即使他们方便接受主流的英语媒体, 但他们还是喜欢本民族语种媒体提供的信息,他们需要靠本民族语种的媒体来表达他们的声音。这个调查结果让美国人大开眼界:原来在英语主流媒体之外,那些  相似文献   

15.
黎以冲突的硝烟正慢慢散去,但国际社会的神经并未因此松弛,中东依然是今年夏天最热的焦点。在媒体喧嚣声中,我们一直想沉静下来,思考一个或许是中东之外的话题。那就是为什么遥远的战火和难民的哀号会如此牵动我们的感情?除了仁者爱人之心,呼唤中东和平、构建和谐世界之外,那里还有什么牵动着我们的神经?殷罡研究员曾多次到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是国内研究中东问题的知名学者。主要专著:《萨达姆·侯塞因:注定要震惊世界的人》,《中东和谈史:1913 -1995》,《阿以冲突:问题与出路》等。最近,因多次在媒体点评黎以冲突再次受到关注。在一个炎热的晚上,我们邀请到了殷罡先生。在素雅的小茶室里,我们一起漫谈起了中东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陈超芳 《文化学刊》2023,(1):164-167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中依赖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融媒体背景下,以抖音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日益成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高校学生日益成为优质内容的生产者、发布者、传播者。传统文化活动与抖音推出的二创刺激计划相结合在线下全面展开,以“社火”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局面。本文以融媒体时代,传统优秀文化提升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为课题,从传播素材多样性、传播形式多样化、传播育人效果等三方面对融媒体时代传统优秀文化的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同时,也对包括教学内容的去中心化很容易加深历史虚无主义、教学形式的泛娱乐化很容易削弱国家民族情怀、教学效果受限于传播主体的能力反而增加了技术育人的难度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高校应当接纳融媒体为日常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泛娱乐化倾向矫正工作、高校应基于大数据量化技术做好与教学融媒体账户的对接工作等对策的角度,就提升传统优秀文化对于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功能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中国崛起已经成了国际媒体上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在国内,在“崛起”前面加上“和平”两个字, 现在人们更多地使用“和平发展”的提法,这是为了回应国际社会所提出的疑问,如中国崛起是否会引起国际冲突和战争,国际社会能否容纳和接受崛起的中国……下文提供了阿拉伯国家学者的一种视角,供关心这一问题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社交媒体空间的脱贫攻坚媒介话语中,官方媒体、商业媒体和自媒体构成了多维的话语主体矩阵。中国官方媒体占据主导地位,其利用历史语境互文、个人视角等叙事方式贴合了国际受众的特点,展现了脱贫攻坚战的成功图景。境外商业媒体与自媒体更加关注中国扶贫实践中的冲突与困难。社交媒体为中国本土经验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空间,我国媒体需要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策略性设置语境,在国际传播中展开实质对话。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媒体时代特别是网络时代,政府信息公开已是大势所趋。正确地认识媒体、勇敢地面对媒体、妥善地应对媒体,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成为对党委政府及各级领导的一项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4月22日,为期两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落下帷幕。本届年会受到亚洲和世界的关注。香港、澳门、台湾15家媒体机构53人,国外63家媒体机构130人到会报道。彭博社、《金融时报》、BBC等国际媒体成为博鳌亚洲论坛的媒体合作伙伴,为论坛进行广泛的海外宣传推广,并派资深记者和编辑参与年会报道。 对参会代表来说,博鳌论坛的意义是双重的。作为全球关注亚洲问题的高层论坛,博鳌是思想库,人们在这里分享经验、智慧,相互激发灵感和思索。同时,政府领导人、商界领袖、知名学者和媒体精英群聚于此,又为参会代表建立和拓宽人脉提供了难得和绝佳的机会。 此文为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特别供稿。从专家与媒体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它背后国际经济领域的风云际会。本刊选编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