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型新闻宣传报道过去一般由编辑部策划、组织实施。近年来,以中央台记者中心为代表的驻站记者开始主动策划和组织实施重大新闻宣传报道活动。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驻站记者策划区域性新闻宣传报道活动的优势,提出驻站记者应适应形势变化、积极主动参与策划宣传报道活动,并归纳了驻站记者参与策划宣传报道的几种类型、遵循的一般程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刚调入人民日报几个月,就到甘肃驻站;驻站一年发稿600多篇,相当于8年的额定任务,列人民日报记者部驻站记者发稿量排位第一名。下面这篇文章是作者在甘肃驻站一年的实践体会。细阅此文,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人民日报一名驻站年轻记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能听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新闻记者如何去发现和挖掘新闻资源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3.
1998年3月,我从编辑部到人民日报北京记者站做驻站记者。从编辑到记者,角色的转换需要适应,而在北京这个特殊地方当驻站记者,其中的甜酸苦辣似乎也很特别。借《新闻战线》一角,说一点不成熟的感悟。倾注一份热情 记者出身的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有一句名言: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他说,记者就是编辑部的采购员,出门去就是要拿回东西来,要有“每采必得”的勇气。我确实体会到驻站记者应该保持这种精神状态。在北京当驻站记者,有近水楼台的优势,了解宣传信息比在外地驻站要方便,但它所要求的快速反应能力也更强。譬如,一件影响…  相似文献   

4.
《记者摇篮》2012,(1):5-21
策划最能体现一张报纸的取向、品位和底蕴。通过策划,报纸的内容丰富了、深刻了,编辑记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被激发起来,整个队伍充满生机活力,我们的事业就有了新气象。毫不隐讳地说,四平八稳办党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党报"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靠策划,发挥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作用要靠策划,在新媒体格局下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还要靠策划。辽宁日报改版创新以来,已经形成六大新闻体系。这里,我们撷取辽宁日报2011年六大新闻体系中的部分策划,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驻站记者是编辑部派驻基层的信息尖兵,因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头"的大政方针在这里都有鲜活的典型。如果驻站记者有一种主动参与的意识,敢于担当主角,再大的事件都会在驻地落地生根,驻站记者都可以在这些大事件的报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面对大事件,驻站记者要能吃透"上头"的精神,能结合"下头"的典型,要写出"沉"得下去"跳"得出来的针对性报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许昌有线电视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不断强化策划意识,提高策划水平,在做好、做活和创新典型报道方面下工夫,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好新闻奖三等奖等,并5次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作品奖。搞好典型报道,要打好主动仗近年来,许昌有线电视台把发现、挖掘、拍摄重大典型报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且做到三个结合:典型报道与精品工程相结合,典型报道与人才战略相结合,典型报道与绩效考核相结合,从而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典型报道。电视专题片《板车精神文明花》,真实地讲述了鄢陵县豫剧团30年如一日,艰苦奋斗,送戏下…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菏泽日报社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不断强化策划意识,提高策划水平,在做好、做活和创新典型报道方面下工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在采写经济报道方面,驻站记者与编辑部跑经济口的专业记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试图探讨一下驻站记者采写经济报道的特殊规律。要把经济报道题目放到全局中去比较,不要一叶障目,误将一般当典型驻站记者采写经济报道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新闻不新,没有深度,缺少发现;二是宣传味太重,信息量太少;三是表述上深入浅出不够,可读性差。三条中最主要的还在选题上,即不少稿件放到全局范围内衡量新闻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融合的升级,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进入一个全媒体时代。总说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而作为一个传统媒体的驻站记者,切身感受到,驻站记者也要进入一个"全"媒体时代:懂得全方位策划,  相似文献   

10.
批评报道要写,这是记者的社会责任;批评报道写好,这是记者的写作艺术。但批评报道不仅采访难而且写稿难,弄不好还会“吃官司”。因此,许多记者特别是驻站记者大都不愿涉足这个方面的报道。今年4月,《湖北日报》特意推出了两组批评报道,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被报社内外称之为“成功的舆论监督”。现在回想起来深深体会到,舆论监督的成功在于成功的策划。  相似文献   

11.
市县报道,一般是指反映市县工作成就、有效举措、探索实践等的报道。对省报驻站记者来说,市县报道是理所当然的"必修课"。能够运用新闻化的语言,准确及时地把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亮点"印"上省报,不仅是市县的愿望和要求,也是驻站记者的职责和任务。市县报道怎么写,才能既符合本报的要求,同时又赢得市县青睐?以笔者驻站多年、采写大量地方新闻的经验而言,报道要实现"多赢",必须立意  相似文献   

12.
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更具有一定导向性.思维方式的科学与否,决定着我们工作的好坏和工作成果的大小.驻站记者远离报社编辑部,面对诸多的事情,更要求有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我认为,驻站记者要想把工作做得让编辑部满意,让地方赞许,应具备以下三种思维方式.一是交叉性思维.记者站是报社的派出机构,驻站记者是报社派出人员,从角色上讲,驻站记者一不同于编辑工作人员(就业务范围而言),二不同于地方工作人员,这就决定驻站记者要扮演双重角色,也就是说要具备交叉性思维.从地方来讲,自然希望驻站记者多报道,多写一些有深度、客观反映当地经验的新闻,这一点同编辑部要求一致.但某一地区的某项工作出色,并不等于这项工作在全省、全国也出色.在这种情况下驻站记者就应该站在编辑部角度分析、从全省乃至全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来写本地的新闻,而不能去做“井底之蛙”.当然,驻站记者又长期在一个地区工作,在接受报社领导的同时,应接受地方领导,搞好本地区的报道,这是驻站记者应尽的职责.做好这一点,驻站记者在同编辑部各部门的交往中,需要扮演“地方干部”的角色,换言之,就是站在本地区的角度,多反映当地的情况,增加编辑部对当地情况的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及时把当地的经验、成果反映出来.二是“形象”性思  相似文献   

13.
笔者曾经当了三年多的驻站记者,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深深感到:要做好一名驻站记者,要树立几种基本素质,首先是要有新闻敏感性,写出好新闻;其次是要勤奋肯钻研,多出新闻精品;还有一点很重要,要处理好各种关系,为驻站各项工作营造良好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先后有两次赴安吉县当驻站记者的经历,至今当驻站记者已有6年多了。我认为驻站记者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关健是如何扬长避短。优势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贴近基层;劣势是远离报社总部,长期呆在一个地方,往往站得不高,视野不够开阔。如何把驻地新闻转化为全局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闻,需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全局意识。要善于跳出驻地看全局我认为,要做一名合格的驻站记者,必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既是保证当前经济正常运行的迫切需要,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因此,宣传报道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就成为今年经济报道的重点之一。根据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现状,结合当前全国各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进展情况,我们人民日报经济部在宣传报道上作了一些探索。策划在先 打好主动仗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宣传是一场硬仗。能不能主动打好,关键看事前的谋划。根据以往的经验,重大宣传战役之前精心…  相似文献   

16.
都市报驻站记者孤身在驻地,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没有总部记者便捷,缺乏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是都市报驻站记者面临的一大困境。在一次驻站记者业务培训会议上,《大河报》副总编辑刘书志的话很精彩,他说,每天的报纸就是一桌大餐,记者提供什么样的"菜料",编辑部就能根据这些"萝卜、粉条或大肉"烹饪出什么样的菜肴,而这个"菜料"的挖掘,是每个驻站记者每天要面对的问题。培养优秀通讯员,建立起新闻线索库在都市报新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发  相似文献   

17.
所谓的驻地记者,是指媒体常驻某地的新闻专业人员。驻站记者具有"双重身份":人员由报社派出,由报社管理,是名副其实的"本报记者",又常年派驻在基层,许多采访都要依靠当地的党委和政府支持和帮助,在工作环境、采写方式、通联协调等方面都与总部记者有较大不同。驻地记者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将新闻做"软"做"活",进而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实践证明,一名优秀的驻站记者,要具有"单兵作战"能力,能独立完成新闻采写任务,及时提供大量鲜活新闻。同时,还要快人一步、深入采访,利用平时积累的资料、掌握的情况,积极开掘、延伸新闻源,探求背后更多的新闻价值,达到报道效果的最大化。这也要求,驻站记者不仅要具备积极开拓创新型的思维方式,构建完善的信息源,还要具备较强的新闻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18.
驻站记者,就是报社长期派驻在各地的新闻记者。驻站记者的工作和其他一些记者的工作有所不同,除了要及时、准确、客观地报道  相似文献   

19.
驻站记者如果能深刻认识基层的重要性,积极践行"走转改",就能充分发挥基层记者站新闻宣传方面的前沿作用,传递和落实中心工作的号角作用,重大战役性报道的配合作用,地方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主力军作用。作为一名驻站近十年的记者,近年来,笔者逐渐摸索出一些驻站记者工作的特点、规律。  相似文献   

20.
如何把驻地新闻转化为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闻,需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全局意识,也考验着驻站记者的沟通协调能力。一名优秀的驻站记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扬长避短,避免出现"灯下黑"、业务水平下降、失去相对独立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