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适应市场经济建立竞争机制武汉晚报编委会新闻媒介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中国晚报近年的大发展,跟它们着力培养优秀人才是分不开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进行新闻改革,优化青年编辑、记者“冒尖”的环境,无疑要遵循市场经济“平等竞争原则”。而“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面对激烈的报业比拼,武汉晚报坚持差异化竞争,鼓励优秀人才冒尖,凸显个性魅力,谋求报纸的可持续发展,全力实施培养人才与培植专栏专版的“双品牌”战略。到目前,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培养名记者、名专栏专版的新路子,即依靠名记者的影响力把专栏专版做大做强,依靠个性化的专栏专版构筑名记者的发展平台,使名记者与特色专栏专版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武汉晚报通过实施“双品牌”战略,初步实现了办好报纸、扩大影响和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双赢:——通过培植众多的个性小品牌,烘托起报纸的大品牌形象。报社用有个性、有责任感、有能力的记者编…  相似文献   

3.
新闻事业在迅猛发展,新闻竞争日趋激烈;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促进了新闻改革的加速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全国晚报不过10多家,改革开放以来,晚报像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全国晚报除台湾以外,已发展到130多家.这种发展速度,在我国新闻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武汉晚报复刊10年来,尤其是近7年来,花了较大的精力,对晚报各类新闻写作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从1993年10月份开始,我们就着手对晚报新闻中难度较大的会议新闻的写作改革进行了尝试.根据一些兄弟新闻单位的做法,结合我们的自身实践,我们把会议新闻写作方法的改革归纳为“会议新闻写作八法”.  相似文献   

4.
世纪末报业竞争风云变幻,下一个世纪的报坛晚报是否真会风光不再?这是全国晚报界都在热切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武汉晚报1984年9月1日复刊以来,已在读者中形成高品位贴近广大市民的风格,拥有较稳固的家庭自费订阅户,是武汉地区最早大规模进入家庭的对开大报。近些年来,晚报风格被许多报纸模仿并取得成功。面对新的竞争态势,晚报的生存空间在哪里? 去年8月起,武汉晚报社在全编辑部展开了办报思想大讨论。审视整个报业格局,晚报的位置仍然是显而易见的。它没有“程式化新闻”的包袱,比传统的党委机关报更贴近读者、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5.
杨柳 《记者摇篮》2004,(3):19-19
新闻策划可以使新闻媒体在市场竞争中为扩大自身影响力,提高信息含量,强化观众的认知度。辽沈晚报一直把新闻策划作为竞争制胜的重要法宝,精心推出的一个个轰动全国的策划不仅让辽沈晚报在全国报业中声名鹊起,而且受到读者的极大关注和肯定,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6.
陈志远 《新闻前哨》2004,(11):49-50
2003年2月19日的《武汉晚报》有两条独家重磅新闻,其一是一版头条 A17版“非常新闻”的《500万巨奖击溃亲情》;另一是一版标题导读、A7版“深度报道”发了一整版的《溺爱再酿悲剧——亲生儿子举刀砍向母亲》。这两条重磅新闻足以撑起当日武汉晚报的零售市场,全国各大网站竞相转载。上海电视台在网上看了这两条新闻后,次日就乘飞机赶到了武汉,找到武汉晚报要以电视的形式重新演绎前一新闻。哪个办报的人看了这两条新闻不眼馋?  相似文献   

7.
1999年5月30日,武汉晚报在鲜明地提出“为百姓谋利益”的办报理念之后,开通了湖北省第一家“新闻110”热线,全天候24小时接收来自读者、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拉近了报社同读者的距离。经过两年多努力,武汉晚报“新闻110”在荆楚大地,甚至在鄂、豫、湘、赣四省都赢得了广泛赞誉。“新闻110”专栏获武汉新闻奖一等奖。新闻110部获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命名的“湖北省新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武汉市副市长涂勇批示,将武汉晚报“新闻110”纳入市政府110联动单位。为何原来设立的热线热不起来?为何许多媒…  相似文献   

8.
信息窗     
武汉晚报设立“范春歌工作室”据《新闻出版》消息武汉晚报在新闻改革中推出新举措,设立以著名青年女记者范春歌命名的“范春歌工作室”,并在报纸版评辟“范春歌工作室”新闻专栏。5月17日,“范春歌工作室”新闻专栏在武汉晚报头版头条亮相,报社专门以编辑部名义配发《开栏致读者》讲刊登了“范春歌工作室”三名成员的彩色工作照。在武汉晚报辛勤耕耘16年的范春歌,是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在她极富传奇色彩的新闻工作经历中,曾三度涉险走天涯.深入人迹罕至的戈壁、草原、深山.为广大读者采写了大量…  相似文献   

9.
2009年6月1日,在纪念<武汉晚报>新闻110热线成立十周年之际,<武汉晚报>不失时机表彰了首届十大明星线人,在武汉率先成立新闻线人俱乐部.  相似文献   

10.
在厚报时代,报纸新闻专版的划分正日益细化,政法、经济、教育、娱、体育等传统新闻专版不仅家家都有,而且版面越来越多。面对这种铺天盖地非此即彼的“克隆”专版和栏目,面对报纸日趋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如何独辟蹊径,创造特色,成为报纸真正比拼高下的砝码。武汉晚报“范春歌工作室”创刊于2004年4月1日的《人物新闻》,便是在这种同质竞争中“破茧而出”的新闻专版。  相似文献   

11.
《传媒》2004,(10):34-36
差异就是市场,个性显现魅力。报纸在大众化的新闻上拼抢激烈,克隆,复制,同质,成为办报人挥之不去的阴影,各家报纸都在寻找独特看家招术,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占据更大的市场。武汉晚报从中尝到了个性化竞争的甜头。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武汉晚报出版了一套"2008见证"丛书,共5册,分成5大板块:燃雪融冰、西望北川、神七记忆、惊艳之旅、致敬30年. 从2008年12月起,武汉晚报集百余名编辑记者的努力,编写完成了这样一套展现武汉晚报整体实力的新闻记录.纵观2008年的新闻脉络,大事件一茬接一茬,苦乐喜忧交织,社会关注度高,全国每家媒体都在精心运作和打拼.而武汉晚报在其中运用集合型报道的方式,创造了非同寻常的业绩,令人耳目一新.这套丛书便是其智慧的结晶和展示.  相似文献   

13.
2011年4月12日,由武汉晚报社举办的城市晚报创新发展研讨会暨《武汉晚报》创刊50周年座谈会在武汉举行,11家中国晚报领军人物与4家新闻核心期刊的代  相似文献   

14.
精品:新闻实践的永恒追求武汉晚报编委会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新闻界提出“多出精品”,从上到下都在呼唤精品,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精品战略和精品工程,是源于新闻界对自身精品太少的正视,对提高宣传报道质量、增强竞争力的渴求。那么,究竟什么才算精品?怎样才...  相似文献   

15.
年前在上海举行的1992年全国晚报会议(全称是“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七次年会暨全国晚报第十次经验交流会”)给人们留下一个强烈的印象,这就是:迅速繁荣起来的我国晚报事业,已成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支劲旅;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晚报向日报老大哥提出了挑战。在这次全国晚报会上,不时听到新闻界同行们谈论“晚报热”或“晚报现象”。晚报事业的发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恐怕在我们的新闻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这也充分表明,晚报的迅速崛起,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注目。所谓的晚报现象,对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繁荣,对新闻改革,乃至新闻事业如何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都带来了许多新的  相似文献   

16.
江城武汉,活跃着被誉为“江城四小”的四大都市报,它们分别是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同城竞争,四大都市报皆使出浑身解数,以期在竞争的残酷中生存、壮大。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在当下江城报业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和“观点时代”来临的境况下,率先在其子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分别推出言论版《声音》和《说吧》。  相似文献   

17.
新闻110:无新闻价值的来电掩藏大市场武汉晚报新闻热线,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新闻110。1999年,武汉晚报在本地媒体中率先设立读者热线电话82438110(后改为82333333),建立与读者信息快捷对接的新闻110热线服务体系,践行开门办报,  相似文献   

18.
武汉晚报的品牌战略,从20年前范春歌骑自行车纵贯中国西部采访就开始实施了,随后的环中国陆疆和走郑和下西洋之路的采访,成就了她在湖北新闻界以及在全国新闻界的地位,至今鲜有人企及。此后,武汉晚报在新闻实践中相继推出各式各样的品牌栏目,其中的"扶助行动"及"田巧萍  相似文献   

19.
千山晚报是在报业发展中诞生、在报业竞争中壮大起来的地市级晚报,她之所以能历经市场经济的洗礼逐渐成长起来,靠的就是拥有一支具备“政治头脑、专业精神、百姓情结、市场谋略”的高素质员工队伍。而为了打造出这样一支成功的团队,千山晚报从2001年以来,逐步摸索出一整套办法。一、靠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筛选人才”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新闻院校在校生人数在10万人以上,而其他文科类的大学毕业生更多于此数。大多数受访的新闻单位都表示,一般的采编人员已经饱和,毕业生供大于求的情况十分明显。千山晚报历来的做法是把住进人关,着力搞…  相似文献   

20.
黄雄  唐弦 《青年记者》2006,(6):69-70
为与都市报争夺读和广告客户,不少晚报纷纷改为“早出”,加入都市报竞争的行列。晚报早出,无疑是晚报面对激烈竞争而采取的不得已的做法。事实上,加入都市报竞争的行列,进一步加剧了报业的同质化竞争,导致了晚报与都市报的趋同。晚报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当日新闻和阅读环境,晚报早出实质上等于放弃了其固有的传统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