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四册第55页例2、例3。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分析 学习《倍的认识》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初步理解了除法运算的意义,会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教材没有给倍下定义,而是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例,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等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理解倍的含义,并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作为除法运算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应用题,是简单应用题中比较难于理解的一类题.难点在于对“倍”概念的理解.甲数是乙数的几倍,实际上是甲数与乙数之比,学习“倍”概念对以后学习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十分有用.考虑到儿童的思维特点,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模仿教师的演示,摆学具,让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较好地帮助他们理解了“倍”概念.  相似文献   

4.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教学设计□礼县实验小学田巧云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50页例8。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2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3初步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的解题特点;4学...  相似文献   

5.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比较抽象,往往容易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混淆。突破这个难点,要讲清两点:1.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什么意思?2.用什么方法解答?教材上例8再次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同时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  相似文献   

6.
[课例简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问题,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倍”概念的基础上编排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采用“摆、看、想、说”的导学方式,以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较好地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6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多种活动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相似文献   

8.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除法的一种应用。这部分教材的教学要求主要是使儿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儿童在学习乘法时,已学会“求—个数的几倍”;在学习乘法九九表内的除法时,已学会“求—个数包含几个另一个数。”这些都是学习“求—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基础。教学这部分教材,就要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这些知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由“求一个数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导出来的,但是比“求一个数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又抽象些,而且容易和前面讲过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混淆。这部分教材的教学,首先要使儿童进一步明确“倍”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讲解怎样求一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非常重要的起始概念。加强起始概念的理解与内化,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与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自主迁移,建构新知。二年级“倍的认识”即是这样一种重要的起始概念。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具备了比较两数相差关系的经验积累,对平均分的含义具有一定的理解。在初步认识倍,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后,将延伸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学习分数和比的知识。本课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比较理解倍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一、凭借实际操作,建立准确的数学概念教学大纲强调,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是基础的知识,必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掌握,防止死记硬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并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动手去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自己感觉、自己体验、自己思维,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如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教学中(教材第三册第79页例6),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稍困难些。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加强实际操作,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建立“倍”的概念,把几倍…  相似文献   

11.
设计背景:“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内容,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涵义,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维,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73~7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有关说明 在统编教材第四册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安排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之后。而儿童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又总是试图用原有的图式去同化,因此,不少学生在解题中常见的错误就是见到有“倍”字的应用题就用乘法计算。针对这些问题,按照义务教材的思想,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倍”的正确概念,突出“倍”的概念产生于两个数相比较,是经过“比”所得到的结果。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与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算的道理。 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 分数(百分数)乘除法问题实际上是把整数倍发展为分数倍,其数量关系则是由“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转化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由“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转化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相似文献   

15.
巧画线段图     
小学数学第五册在继第三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之后,编排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虽然这三种应用题数量关系相同,但后者需要逆向思考,学生往往会感到有一定困难。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就成为教师首选的辅助手段之一。但是,如果按照通常画线段图的方法,先画出表示条件的线段,再画出或找出表示问题的线段,仍然摆脱不了逆向思考带来的困扰。因此对这种应用题的教学,在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时,往往会消耗大量时间。下面…  相似文献   

16.
在一步应用题中,学生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这两类应用题之前,应当运用教材中“小明和小红面对面摆小棒的插图”上好准备课,为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做好准备。准备课应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实物,画一画图形,用表示数量关系的语言说一说所摆(画)实物、图形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含意。教学时,先从儿童已经掌握的“同样  相似文献   

17.
6.小结:通过刚才摆一摆和试一试,你学到了什么?(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倍。我知道有几个一份数这么多,我们就可以说是它的几倍)犤评析:这里通过摆一摆操作活动,启发学生回顾两个数量间的依存关系:“相等”或“相差”。然后,在“相差”关系的特例上引出“倍”这一概念,再通过“讨论”、“试一试”引导学生认识“3倍”、“4倍”。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了“倍”概念的形成过程犦三、展开———解决有关倍的问题1.问题呈现“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3倍”,请你想想:白兔和黑兔可能各是几只?2.自己探索你可以…  相似文献   

18.
在六年制二、三年级数学教材中,知道一倍数求几倍数的应用题出现较多,如,第四册的第74、75页的例7、例8讲了一倍数和几倍数的关系,都属于知道一倍数求几倍数用乘法解答的应用题,又如第五册第44页例3、第六册第66页例1,也是“几倍求和”和两步计算应用题。但对于知道“几倍数”,求“一倍数”的应用题,就没有专设例题,在练习中却又有这  相似文献   

19.
一、在课的引入中运用学具动手操作,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在学习新知识前,我们往往要通过一些准备题进行过渡。因此,新知识引入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就要设计一些紧扣新知、操作简单、取材方便的学具操作内容,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例如,在教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时,我就是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的方法,设计准备题的。首先让学生在第一排摆2根小棒,第二排摆的根数是第一排的5倍,第二排摆多少根?为什么?摆后学生回答:“求第二排摆多少根,就是求5个2是多少,所以摆10…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P29页例4、例5教学目的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意义,正确理解两数的倍数关系,能说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画点建立“倍”的概念动学难点理解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评析[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紧紧围绕“倍”这个中,C课题,设计目标及重.b.、难点,同时也把学生的认识思维过程和观察思考过程列入了教学目标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教具准备幻灯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