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少年闰土》(五年制第九册23课)逦过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作者把少年闰土夏夜月下在海边西瓜地里刺猹的生动场面,作为特写镜头安排在文章的第一段,说明闰土跟“我”讲述的“看瓜刺猹”的动人情景至今不忘,以至在若干年后,闰土看瓜刺猹的英武形象仍然深  相似文献   

2.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是一篇老课文。课文先写“我”印象中的闰土,接着写我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这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作者通过“我”的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反映了“我”和他儿时有过的短暂而真诚的友谊。  相似文献   

3.
初读研究整体感知师: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闰土的语言和动作,体味他的个性特点。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6—8节,完成填空:“的少年闰土”。可以填一种答案,也可以填几种答案。有的学生大声朗读、有的轻声速读、有的默读……生:我填“·能·干的少年闰土”,这从闰土雪地捕鸟这件事可看出来。生:我填“·知·识·丰·富的少年闰土”,因为他不仅知道海边的各种贝壳,还知道许多“我”和“我”的朋友们所不知道的事。生:我填“·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他一个人敢管瓜,猹来了,他也不害怕,还捏了胡叉去刺猹;要是我,早…  相似文献   

4.
教《少年闰土》的第一段时,我首先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景象,再出示一幅描绘闰土刺猹的彩图,以印证他们的想象是否合理,然后让学生上台表演闰土刺猹的动作。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少年闰土英俊而能干的形象特点,在愉快、和谐、民主的气氛中,激起了学习兴趣,思维十分活跃。   又如在教《凡卡》一文时,我首先播放课文的录音带,让学生听凡卡悲惨的故事,然后打开学校闭路电视,让他们看凡卡当学徒挨骂、挨打、挨饿及给爷爷写信的镜头。最后设疑:凡卡的处境能改变吗 ?为什么 ?课文为什么以梦作为结尾 ?学生的思维一下便“活”起来了,“动…  相似文献   

5.
《少年闰土》教学的几个□安徽陈文生注意点《少年闰土》是一篇重点课文。由于它是鲁迅先生20年代的作品,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有些句子难懂,就连一些字词也不容易理解。下面我想谈谈这一课字词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一、字的读音。文中“向一匹猹尽力地...  相似文献   

6.
问:《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凶猛。其中的猹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在教学中如何给学生解释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7.
一、 回忆闰土,场景导入 1. 读题,场景画面导入. 2. (出示课文插图1)用已学第1自然段的语言解读"看瓜刺猹"这一场景. [设计意图]践行场景学习理论,利用语言、画面将学生带入少年闰土"看瓜刺猹"这一特定场景之中.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将一位人见人爱的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建立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为深...  相似文献   

8.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凡读过这篇课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人,一定对那位在西瓜地里拿着钢叉刺猹的少年英雄留有深刻印象吧。“‘闰土’虽是一个典型人物,但所取材,不少来自一个真实的‘闰土’。”(周作人《鲁迅与“闰土”》)这个真实的“闰土”就是鲁迅少年时代的好友章闰水。  相似文献   

9.
一、回顾旧知 授之以法 [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少年闰土》一课写人物的方法,知道课文是通过写闰土到“我”家来管祭器时同“我”的交往这件事来表现闰土的特点的,具体写了闰土的外貌(紫色的圆脸……)、语言(给我讲了四件事)和行动(看瓜刺猹),表明了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  相似文献   

10.
答师生问     
《少年闰土》二答编辑同志:小学语文第九册《少年闰土》中有这样的描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此段文字中,“项带银圈”的  相似文献   

11.
《少年闰土》一文的插图中闰土的动态形象没有鲁迅先生文字表述准确。课文写闰土刺猹时是“手捏一柄钢叉”。“捏”的意思是“用拇指和别的手指夹住”,例如“捏饺子”、“捏泥人儿”等。一般情况五指不全用,使用的工具离掌心也有些空隙。这样使用和操作工具方能灵活、敏捷。然而本课插图上的闰土是手  相似文献   

12.
《少年闰土》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作者抓住闰土的外貌、动作、语言和“我”的心理活动写出了人物的特点,显得真切动人,特别是第四段作者选取了雪地捕鸟、海边捡贝壳、瓜地刺猹、潮汛看鱼等四个典型事例,突出闰土是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海边  相似文献   

13.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是一篇老课文。课文先写“我”印象中的闰土,接着写我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这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作者通过“我”的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反映了“我”和他儿时有过的短暂而真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4.
在鲁迅笔下,描写得最充分的是闰土、双喜、阿发等农家少年形象。鲁迅用注满深情的笔调抒写他们的纯朴、善良、活泼、机敏以及那充满童趣的乡野生活,毫无虚饰地表达了他对这些少年朋友的热爱。《故乡》里的少年闰土,有着紫色的园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在这明丽的图景中,闰土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极其简练而传神地勾画出少年英雄的形象,对这位活泼勇敢的少年朋友充满了热爱。“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社戏…  相似文献   

15.
方利明老师:您来信谈及小语九册《少年闰土》一文中“猹”字的读音,《新华字典》,中小学语文课本均音“zhā”,而《辞海》、《现代汉语辞典》则音“chā”。询问这个字究竟应该怎么读。现试复如次,供参考。《少年闰土》是由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改  相似文献   

16.
时间:解放前人物:少年闰土、闰土父亲、老爷、少爷道具:银圈、刺猹图幻灯片(组合图片,可抽动)、幻灯机或多媒体、鞭炮声录音磁带、放音机布幕:富人家庭院、富人家厨房  相似文献   

17.
《少年闰土》的教学正在进行中,我把闰土"看瓜刺猹"的图片映到屏幕上,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相关的段落。这时,林卉青同学提出了异议:"老师,我认为‘手捏一柄钢叉’这一句中的‘捏’用得不妥当,应该用‘拿’!"我一怔,心想,自己教《少年闰土》已有六七遍了,这个字倒真没留意过。  相似文献   

18.
读过鲁迅著名小说《故乡》的人们,也许不会忘记那威武英俊的少年闰土,在碧绿的西瓜地里手捏一柄亮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的动人情景吧。然而,这“猹”是作者根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它究为何物,至今很少有人知道。  相似文献   

19.
《少年闰土》的教学正在进行中.我把闰土“看瓜刺猹”的图片映到屏幕上,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相关的段落。这时.林卉青同学提出了异议:“老师.我认为‘手捏一柄钢叉’这一句中的‘捏’用得不妥当,应该用‘拿’!”我一怔,心想,自己教《少年闰土》已有六七遍了,这个字倒真没留意过。于是,我就对她说:“你读书很用心.善于发现问题,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大家认为这句话中的‘捏’字用得恰当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正>提起鲁迅先生小说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大家一定会如数家珍地说出一串:在海边碧绿的瓜地里手捏钢叉奋力刺猹的少年英雄闰土;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