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古代的帝王们也有三畏:一是畏灾异;二是畏百姓;三是畏史家。帝王们有三畏的根本原因,是为了维系其权威与统治。  相似文献   

2.
彭法 《兰台世界》2013,(10):63-64
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古代的帝王们也有三畏:一是畏灾异;二是畏百姓;三是畏史家.帝王们有三畏的根本原因,是为了维系其权威与统治.  相似文献   

3.
孙喆 《兰台世界》2013,(21):14-15
"霸王道杂之"本是宣帝对太子的训诫之言,但却涵盖了西汉中期帝王成功的为政之术。"霸王道杂之"的成功运用促进了西汉中期社会的繁荣与富强,元帝弃之不用,最终导致了西汉王朝的衰弱与灭亡。  相似文献   

4.
隋唐宫廷     
柏杨 《出版经济》2006,(6):22-23
政治权力一直为帝王服务,儒家学派同时也一直为帝王服务--为帝王们这种六亲不认的淫秽兽行,提供理论基础.五经之一的<礼记>里的<婚义>篇,硬性规定帝王们除了一位大老婆皇后外,还应该拥有小老婆群.纪元前十二世纪周王朝鼎盛时,小老婆群至少有一百二十人,包括第一级夫人三人,第二级嫔九人,第三级世妇二十七人,第四级御妻八十一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帝王在国人中间算是文化人。不识字的帝王几乎没有。开国皇帝识字不多,但也聪明过人,能够听书。皇子皇孙们有不少才思敏捷,在诗赋联对上应对自如,诗才出众。  相似文献   

6.
向斯  一辉 《出版参考》2004,(12):i006-i006
中国的帝王在国人中间算是文化人。不识字的帝王几乎没有。开国皇帝识字不多,但也聪明过人,能够听书。皇子皇孙们有不少才思敏捷,在诗赋联对上应对自如,诗才出众。  相似文献   

7.
按照大众传播学的原理,媒介对于某一内容连续不断地重复传播,就会使得受众即便对谎言也难免信以为真。当前,帝王戏在电视节目中出现的频率过高,这就容易在舆论上形成一种错误导向:近年来,封建帝王们被拍过来拍过去,影视剧里的帝王被写得一个比一个好。原本作为现代戏中应该保持的批判意识.却完全被改换成了歌功颂德。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古装戏占据了电视荧屏的“半壁江山”,诸如“战国戏”、“汉宫戏”、“三国戏”、“唐朝戏”、“清官戏”等,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其中“清宫戏”又可谓是独领风骚。“帝王系列”、“格格系列”、“清官才子系列”……从吵吵闹闹的格格们到故作姿态的帝王们,  相似文献   

9.
龙,这种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动物,其形象的出现,已有近八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它既作为尊贵威严的图腾神兽被帝王们  相似文献   

10.
国有书店体制改革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之后,各行各业都在进一步深入进行改革,书业界也不例外。百家之言,引起了笔者的一些思考,为此,谈点国有新华书店体制改革的浅见,供同行们商讨。  相似文献   

11.
“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理念的核心,也是电视历史剧中刻画帝王形象的美学指向.编导们通过对原有历史素材进行扩充、调整甚至反转,为原本雄豪、奸诈甚至阴险的帝王形象都增加了关怀苍生、以民为本的“圣王”内涵.这样的调整,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并且在其他历史题材电视剧主角形象身上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12.
"谶"的本义是预言,西汉晚期以后,一般只有假托天意或圣贤之言、事关国家或帝王历运兴衰的预言书才能称作谶书。就东汉图谶而言,河洛谶假托上天和九圣,七经谶假托孔子。谶书与数术占验之书的区别在于其中有大量不经过占候得出的预言,随意性很大,本身往往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河洛谶出于方士之手,本身属于数术之学。而七经谶则是东汉初年校定图谶的成果,目的是牵合河洛谶与经义。"纬"名的兴起则迟至东汉晚期。  相似文献   

13.
帝王巡游作为封建时代帝王的一种外出行为。秦汉时期帝王的巡游对于以后帝王的巡游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帝王巡游对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都有比较重要的影响,需要我们认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新闻单位来说,正确而有效的舆论监督不仅有利于树立党的威信,也有利于提高本单位的影响力,敢执正义之言,敢揭不正之风,敢批违法违纪之事,应该说是新闻单位要遵循的。然而,近年来,舆论监督已越来越让记者们心怵了,因为一些“仗义”记者在履行正常的舆论监督时,常常面临着人身安全的困扰。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中国是世界上帝王最多的国家。”信然!有人统计,我国有帝王559人。《中国历代帝王大观》(陈华新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凡45万余字)一书共收帝王443人。队伍庞大,堪称“大观”! 本书所收帝王,上起传说时代的盘古氏,下至“末代皇帝”溥仪,均按照他们的实际情况一一介绍,不论全国统一政权的帝王,或  相似文献   

16.
微博的思想是怎样的思想?我的一位同仁屡屡以惊悚之言名世,配合民族主义而大谈消灭"劣等"的国家的言谈,每每让学生们激动不已,却也让诸多学人敬而远之;微博却成为这种言论方式的鼓励者:它有效地征服了微博上每天利用碎片时间搜集信息的人们,并成为一代"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乾隆盛世帝王巡游的政治影响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首先阐述了乾隆盛世帝王巡游的政治目的,最后总结了乾隆盛世帝王巡游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新闻单位来说,正确而有效的舆论监督不仅有利于树立党的威信,也有利于提高本单位的影响力,敢说正义之言,敢揭不正之风,敢批违法违纪之事,应该说是新闻单位要遵循的。然而,近年来,舆论监督已越来越让记者们心怵了,因为一些“仗义”记者在履行正常的舆论监督时,常常面临着人身安危的困扰。 记者挨打之事愈来愈多 国外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对自己职业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冯振先生讲解国学经典的现实意义,好用比喻。如说六经(儒家学说)之言平正,好像"菽麦",虽能给人养身,但不能医病,而诸子之言却像"药石",有"摧陷之功",能给人"治病"。  相似文献   

20.
论史书中的帝王形貌记载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代史书所记载的帝王形貌往往都表现出种种的奇异特征,这些特征随时代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特点。本文梳理了历代史书中有关帝王形貌描写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结合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讨论了相人术、谶纬迷信及佛教相好观对帝王形貌描写的影响,指出史书从天命神授观出发对帝王进行神话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