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了使人们能自觉遵循其道德行为的准则,对受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一系列道德影响的活动。它同道德评价、道德修养等活动一样,是提高人们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的体制必然要求人们的思想道德要有新的变化。旧体制下的“仁义”、“平均主义”、“同情弱者”等的道德观念与新体制下的“等价交换”“竞争”、“强人”等道德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与矛盾。在道德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出现了不协调性时,社会进入“道德规范不定型”阶段,使人们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和多元选…  相似文献   

2.
关于大学生道德内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分析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一些大学生的行为和道德认识相背离,因此,大学生道德内化是一个应该重视的问题。要不断完善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寻求道德内化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2012年两会“道德之问”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大学生存在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观念冷漠、迷茫等现实问题,如何改变现状,通过采用对上海多所高校的问卷调研,提出道德与法律之间以及道德的内涵之间存在的统一点和矛盾,并且从人们思维模式、道德外延的宽度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并最终统一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虽说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道德舆论和道德观念是积极、进步和向善的,但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道德失范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在社会转型中传统道德约束力式微、道德缺乏法律等制度的支撑、道德教育和道德践行脱节等原因所导致。因此,塑造新型的道德文化需要多维度的治理建设,一是要把中国传统的整体本位道德原则与个人主义道德原则相融合;二是要建立和完善道德突出问题领域的法律制度;三是要做到道德教育和道德践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物质世界一日千里的巨大变化,人们道德精神世界也产生了激烈的动荡,这种思想的变化加速了社会转型的脚步,对人们的道德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作为思想尚未完全成熟而即将踏入社会的特殊群体的大学生们,社会新旧道德观念的更替和斗争对他们的影响尤为明显和重要。良好的道德倾向和道德观念将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不可替代的激励作用。本文以道德激励涵义、特征、本质为出发点,浅论道德激励的方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道德运气的提出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重大挑战。在传统道德责任的概念中,运气几乎是被排除在外的。但事实上,在人们的道德生活实践中,道德行为又是深受运气影响的。因此,道德运气概念的提出导致了控制原则的失效,使道德责任出现了两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随时代的发展,传统道德观念发生了激变,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局面已形成,其中的负面冲击不容忽视.人们的道德信仰容易逐渐西化,渐渐遗忘了中国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所积累的道德、价值等优秀传统文化.面对已出现的职业道德问题,社会公德败退等现象,解决道德危机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道德,就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所谓道德观则是对上述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评价。 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势必导致整个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化,原有较稳定的某些道德秩序被无情打破,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导道德秩  相似文献   

9.
目前道德领域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道德理念和道德精神本身的困境 ,是道德合理性的危机。要想摆脱这种困境 ,就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以人的自由、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为核心的新道德精神 ,并以新道德精神为指导思想 ,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建设 ,从根本上实现社会主义道德的现代重建。一、新道德精神的基本内涵所谓“道德精神”就是人们在道德领域的精神 ,即渗透在一切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道德行为中包含着特定意向的意识。道德精神决定着道德理想、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道德精神在整个道德意识结构中处于最…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水库移民总数已超过2300万,水库移民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研究水库移民的道德问题也就成为一种必然。水库移民的道德问题是水库移民在迁移和社区重建过程中由于各种利益冲突而引发的道德问题,是局部区域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重新整合过程中的产物,是经济利益的不平衡导致水库移民道德选择的矛盾,是社会关系的重构导致水库移民与当地居民的道德对抗,是文化差异造成的道德观念冲突。研究我国水库移民道德问题,有利于移民社区的稳定,有利于促进移民社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弘扬水库移民的时代精神,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的背后是经济危机,金融市场上资金的聚集与流动意味着实体经济中资源的整合与配置。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源配置失衡,周期性经济危机是经济运行机制在一定技术与资源限制条件下,使经济增长规模、速度、结构与其限制条件相适应的一种自我调节。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导致资源配置失衡产生与积累。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是由于生态系统资源供给能力的有限性。经济危机总是在经济繁荣的顶峰时期爆发,说明了生态阈不可逾越的严酷事实。人类无限欲望与生态系统有限资源的冲突,使经济繁荣与危机总是并存。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限制着经济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生态危机的爆发将是毁灭性的,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还在于人类不合理经济行为导致地球所无法重负的过度消费。  相似文献   

12.
IT风险及其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存在于企业管理之中。随着IT的发展及其在企业管理中应用,无论是IT产业还是企业的IT应用,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因此IT产业及其应用都呼唤着提升和加强IT风险管理。IT风险管理既具有风险管理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论文依据风险管理的一般原理,研究IT产业发展中的软件风险、网络风险和IT应用风险,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方法与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危机     
自人类诞生起,危机就时刻与人相伴。在面对危机时,我们是惊慌失措,还是淡定从容?在解决危机时,是孤军作战,还是携手合作?在危机过后,我们是淡忘危机,还是吸取经验教训以防范下  相似文献   

14.
危机干预与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心理压力、紧张、焦虑情绪日趋增长,大学生自杀以高出一般人50%的比例在上升,尽快普及危机干预的技术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文章在对危机、危机干预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正确实施危机干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次贷危机是美国霸权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美国维护全球霸权的四大支柱入手,阐述了次贷危机不仅重创美国的金融服务业,而且必然严重损伤实体经济,严重挫伤投资者与消费者的信心以及投资与消费能力,必然伤害美国的经济活力的道理。推断因此必然导致美国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均遭受重挫,最后提出,次贷危机是美国霸权的危机,并认为面对历史上惯于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的美国,明智之举是保持距离。  相似文献   

16.
企业危机及企业危机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企业危机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企业可能遭受各种类型的企业危机。企业只有加强危机管理,才会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危机管理包括危机防范、监测、预控、决策、处理和总结等过程。  相似文献   

17.
Hostage Crisis     
游桂兰 《中学生英语》2002,(12):23-23,28
Some 40 heavily armed Chechen guerrilas(游击队员),including masked women with explosives strapped to their bodies, burst into the theatre in Southeast Moscow on Wednesday night(Oct. 23, 2002), firing into the air and shouting:“Stop the war in Chechnya.“  相似文献   

18.
住房危机     
呵呵。很可爱的“老爸”。虽然“老爸”的说法有点夸张.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的住房现状——“僧多粥少”。尽管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开发楼盘.可那以惊人速度攀升的房价又让人望而却步。小编不禁感叹,房价上涨啥时是个头呢?  相似文献   

19.
20.
Financial Crisis     
黄骅 《海外英语》2012,(18):258-262,268
Financial crisis started from America and soon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How did this happen? What government has done to rescue the economy and what should we do to help? Is financial crisis inevitable? These questions have bothered me for a long time.However,if we use a macroeconomist eye to view the world,all the questions seemed clear and cryst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