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自由意志是人类通过理性凝聚而形成的普遍道德形式在个体中自觉、自愿和自然的体现,教师的自由意志亦然。但教师的意志自律有高于其他职业的特殊要求,它表现在教师自由意志的主体状态标准上。如自觉指教师自己要认识到所从事职业的意义与价值,要知道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学生们,等等。教师自由意志是在教师总体和个体的教学实践中锻炼而成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比较卡夫卡的孤独三部曲与扎西达娃虚幻三部曲的自由意志,概括出作品中为了人类的尊严而进行不懈的自由追寻的相似性,同时,又从绝对非理性自由观和相对理性自由观进行相异性的探寻。究其原因,则从类的自由天性的相似,专制下无自由和民主下有自由的相异性进行论述,进而彰显了卡夫卡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和扎西达娃追求文明现实下理性自由的永恒冲动。  相似文献   

3.
原初状态是罗尔斯正义原则的主要论证要素。在这一状态下,人在选择正义原则时所表现出的理性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处于"无知之幕"的背后,二是人们之间"相互冷淡的理性",三是对"最大的最小值规则"的确认。用康德的话来说,原初状态是建立在人的意志自由、道德自律和绝对命令基础之上的对正义原则的一种程序性解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分析思想史上关于意志是否自由的见解差异为导引,在认识自由、意志的理性特征和意志自由的伦理本质基础上,分析把握意志自由与客观必然性、社会制约性的辩证关系,确认意志自由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5.
康德以现象界和本体界的划分为基点详细探讨了人的双重性:感性和理性,善和恶,社会性和非社会性,他律性和自律性等问题。他又以对时间性的独到分析,使人超越了自然必然性的因果性,挽救了人的自由。人的自由意志根据绝对律令来行动,才能把人当作目的,形成一种有秩序的组合,即目的国。在目的国中,人具有了绝对价值和尊严  相似文献   

6.
斯多葛学派的核心追求是遵从“自然法”和“自由意志”。它重视严峻而坚毅的品格,只服从自然命令而拒绝任何世俗的强力,抗拒任何不幸。斯多葛学派因其对自由意志及其“不动心”的坚毅品格而在后世哲学中不断被重新发现和重新解释。后人在推崇自然法和自由意志时,几乎都免不了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一个斯多葛主义者。  相似文献   

7.
康德责任论诠释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以人是有限理性的存在和人是善良意志的存在为前提,建立了以责任和自由为核心的责任论伦理学体系。他赋予责任以三层内涵:责任是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责任是定言命令的内在规定性;责任是实践理性的道德自律。并将"人是目的"、"自由"及"至善"作为责任存在的价值目标,以思辨的伦理意蕴彰显了其责任论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快乐王子》中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的情感纠葛一直被批评家视为同性恋行为而诟病,然而《快乐王子》体现出了王尔德创作时对伦理的关注与追求,童话故事中快乐王子和燕子都完成了各自的伦理选择。理性意志和自由意志的激烈斗争贯穿了整个作品,在伦理选择的过程中,快乐王子和燕子最终都选择了理性意志,他们选择牺牲自我而帮助他人。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分析快乐王子的理性意志、燕子的自由意志以及快乐王子的理性意志对燕子自由意志的引导、控制,揭示了《快乐王子》的伦理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实践哲学领域中,特别是在康德的哲学思想中,其运用纯粹理性的方式对意志自由和至善做出了深刻的论述。而在近代以来,人们充分挖掘理性的同时,依然认识到追求至善是人的自身的目的所在。对道德至善与意志自由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得出意志自由是实现道德至善不可缺少的前提,并且实现道德至善又是意志自由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道德律令的自我立法是自由概念的精髓;自由概念的特点在于其先验的不可解释性,是意志之性质以及同自律具有同义性;自由是绝对命令得以成立的前提,没有自由,绝对命令就不可能;康德的自由概念对于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