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随着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出现违约行为,大学生还款率逐年降低.国家助学贷款法律关系中主体地位的不平等,还款制度的设计缺陷,以及社会信用制度的不完善成为大学生违约的重要原因.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分担体系,完善助学贷款偿还法律制度,健全社会信用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助学贷款违约的风险防范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政府主导的公共信用体系的缺乏,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积极性的低下,高校贫困学生资格审查和约束机制的薄弱,学生还款意识的欠缺等原因导致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为有效解决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政府应完善相关法规及制度,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督促银行建立还贷监测系统,大力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高校应增强政策宣传,辅以诚信和感恩教育,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强信念。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违约风险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处于起步阶段,违约风险过高阻碍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正常运行.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的经验,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范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设计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毕业大学生还贷状况不佳,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今年进入申贷两难的困境。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设计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应采取减轻贫困大学生的还贷压力、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及违约贷款的事后补救机制等对策来弥补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不健全,就业形势不乐观,缺乏监督惩罚机制造成的。解决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的对策有:高校加强诚信教育,个人加强诚信意识;高校严格审查过程,加强宣传力度;加强制约机制;改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加快生源地贷款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偏高不仅仅是学生的诚信问题,也与助学贷款本身的制度设计密切相关。因此,要大力推广生源地贷款,建立健全个人信用管理体系,设计灵活的还款方式,延长还款期限等。同时,要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问题,还应该选择或者新成立一家政策性金融服务机构来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有效地化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性定位与商业化运作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出现高违约率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诚信缺失与实际困难,银行和高校的制度缺陷与人力投入不足.可考虑的解决的对策是,加强对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加强助学贷款的宣传力度,加强助学贷款工作的人力配置,加强制度创新,调动还贷积极性,加强预防违约的硬约束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校助学贷款作为国家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政策性优惠贷款,受到广大贫困生的欢迎。但随着高校助学贷款的发展,学生的还贷违约问题成为困扰银行和高校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如何解决贷款违约问题改善违约情况,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受贷学生、法律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解析违约问题的诱因,对银行、高校、国家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降低助学贷款违约率。  相似文献   

9.
阐述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学生违约现象,并分析原因,提出通过贷前诚信教育、贷中诚信培育、贷后诚信跟踪等,做好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健全大学生诚信制度,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由于高校规模扩大和国家财政投入不足,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进行了改革。高校扩招使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越来越多,为了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实现教育公平,我国相继出台了有关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但是违约问题阻碍了助学贷款的发展,本文对助学贷款违约现象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家从1999年起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已经7年了,随着政策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助学贷款难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助学贷款的风险,最终形成大量坏账。如何解决大学生还款违约率高的问题是决定助学贷款能否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提出引入第三方的制度安排,以期在制度层面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的既定政策 ,它解决了大多数贫困生的困难。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违约现象。要从加强诚信教育、建立学生信用凭证体系、建立个人信息制度、健全国家助学贷款操作流程和规范等各个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术永 《河南教育》2014,(11):52-52
<正>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贷后管理是直接影响贷款违约率高低的关键工作环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对此高度重视,十年来,学校助学贷款偿还及违约情况如下:全校共有11947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20651人次获得助学贷款,总金额9360.72万元。2011年,学校贷款本金违约率为零,2012年、2013年度我校贷款本金违约率均在3%左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贷后在校期间,持续强化诚信还贷教育诚信还贷是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重要保障。然而,《国家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14.
从准公共产品视角看我国助学贷款的市场失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贫困家庭于女顺利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要求,我国从1999年开始推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助学贷款计划。但是该计划却在2003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各大助学贷款的经办银行由于居高不下的违约比率而于2003年9月几乎终止了相关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从而在国家助学贷款领域出现了经典意义上的“市场失灵”现象。究其根源,是由于我国助学贷款的制度设计与其目标和属性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冲突。本认为,要真正解决国家助学贷款的两难困境,必须使助学贷款的制度设计与其公平目标和特定属性之间保持一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引入政府或准政府的担保机制,化解助学贷款的善意拖欠风险;修改贷款发放主体的市场准入规则,适度引入竞争因素;引入保证担保方式,强化借贷的还贷责任、推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等。  相似文献   

15.
由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社会公益性和具体操作的银行的商业性之间的矛盾,还款期限较短,以及国家个人信用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欠款不还的惩罚、约束措施效力不大等原因导致国家助学贷款回收困难。解决办法包括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基金负责贷款的发放和回收,建立生源地贷款制度,设立多种还款方式、延长还款年限等方式完善助学贷款体系,以及建立和完善国家个人信用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陈灿芬 《教书育人》2007,(11):41-42
始于1999年的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建立的对普通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一部分,它的实施让全国成千上万的贫困学子倍感温暖,体现了国家对贫困学子的关爱。然而仅过了几年,国家这一“爱心贷款”遭遇尴尬。据统计,2006年全国助学贷款违约高达28.4%,由于部分贫困大学生不能归还逾期的国家助学贷款,长期居高的违约率是银行无法承受的,先后有多家银行暂停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无法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忧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现行的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违约率呈上升趋势,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逐渐成为国家助学贷款主要途径。分析学生还贷违约现象,找出学生还款违约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提出提高学生还贷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美国高校助学贷款立法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高校助学贷款立法及制度建设,其主要经验是通过多项立法推动助学贷款制度的改革,形成多元混合型的资助模式和“资助包”管理模式,并通过多种措施防范风险。借鉴美国的经验,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制度应发挥政府的核心作用,通过立法完善各项制度,通过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和贷款违约的补救机制,防控助学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19.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十多年的时间,带来的社会效应非常巨大,但随着时间的延续,学生贷款违约率一直居高不下。通过深入分析高职生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的原因,探析降低高职生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的途径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广东省四所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大学生当事人(贷款学生)开展了较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力图揭示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成因,开展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控制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