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新闻中消息可以说是“轻型武器”,是电视新闻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此我们所讨论的连续报道,可谓是电视新闻中的“重型武器”。连续报道不是普通消息的简单累积,而是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或围绕某一新闻主题多侧面、多角度,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的报道。 连续报道在国内外电视新闻中,是一种非常受  相似文献   

2.
去年9月至12月,我们组织了《车经理“悬赏问计”》连续报道。在今年3月初参加全省好新闻评比时,评选委员会认为,这组连续报道把宣传改革和参与改革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改革。大家一致将这组报道评为1986年度湖北省好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3.
系列报道应有科学规范彭朝丞在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广播、电视和报纸、通讯社组都增设了“系列报道”(包括连续报道、组合报道)奖项。我作为系列报道组的一名评委,捧读着那一件件参评作品,深深感到“系列报道”奖项的增设,确实反映了我国新闻工作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
佘建兰 《军事记者》2006,(10):26-27
连续报道是指对同一新闻事件或人物在一段时间内相关情况的发生、发展、结局所作的持续性报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的不断出现,连续报道的使用频率不断增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报道当续不续,造成新闻资源开发不足,十分可惜;有些不适合“续”的,却人为拉长,受众厌烦,最后烟灭火熄,不了了之。要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关键是准确把握连续报道题材不同于单篇报道和系列报道的特征及其独有的选题原则,从而在新闻报道中用好连续报道这一形式。一、题材时间1、高度的时效性。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共有属性,但连续报道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2006年第二十三届“河南新闻奖”评选的落幕,“河南新闻奖”的各单项奖也名花有主。笔者不想就整个参评作品和获奖作品评头论足,也不想就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作学术上的探讨,仅想就本届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的评选发表一点感想和意见。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化,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已成为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为了鼓励和检阅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每年取得的成绩,在“中国新闻奖”的奖项设置上专门设立了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的奖项,每年评出10个获奖作品。河南新闻奖虽未单独设立该奖项,但在评选中还是认可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的…  相似文献   

6.
去年12月,中国青年报接连发表了青年记者张建伟采写的连续报道《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共八篇,每篇两千来字。这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出乎意料的反响:在校大学生感到“打了预防针”,中年知识分子说“为什么不来‘追踪’一下我们?”同时,也程度不同地吸引了各级领导干部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连续报道的新闻形式在当今各报司空见惯,然而我以为这组报道在主题与内容方面,至少有这样三个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由李矗编著的《法制新闻概说》一书 ,日前已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从总结我国法制报道的实践经验入手 ,就法制新闻报道基本理论、特点、功能、作用 ,以及法制新闻报道的采访、写作、编辑等问题 ,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论述。同时 ,对法制新闻侵权诉讼及其对策问题 ,也进行了考察和分析。这是一本探索性的法制新闻学论著 ,尤其注重对法制新闻报道的采访、写作、编辑实务的论述。其中 ,对于“法制新闻”与“法制新闻报道”等基本概念的比较与界定 ,对于法制新闻报道四个价值选择的论述 ,对于法制新闻编辑中的“梯形队列法则”和标题…  相似文献   

8.
普及法律知识,进行守法教育,是我们报纸宣传的一项经常而又重要的任务,从广义来说,这也是法制建设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报刊上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也有了相应的加强和改进,通过年度新闻评奖活动我们可以看到,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法制新闻作品出现,这篇《猫猴马引出的“官司”》,就是我省1991年度涌现出的一篇比较出色的法制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9.
王平 《声屏世界》2011,(12):22-23
法制新闻报道内容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为外部社会环境,即中国法制建设及普法教育所要求的法制新闻报道内容。这一层面的内容可称为“输入状态的内容”。第二个层面是在具体的法制新闻报道活动中,媒介法制传播者根据相应的传播目的或社会目标要求,遵循新闻与传播的规律。对较为抽象、专业的法制新闻报道内容进行组织、编制,以直接用于报道活动的内容。这一层面的内容也可以说是“输出状态的内容”。这两个层面之间有密切关系,但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0.
“策划”,这一原本在广告业广泛使用的专业词汇.被引入新闻传播业后,便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广泛应用着。以广州电台、广州电视台为例.建台以来两台先后策划了一系列大型新闻传播活动。如“世界各地喜迎新千年”的报道:“全球华人喜庆香港回归祖国”的报道;“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连续报道;“广州申办亚运会”的系列报道。等等。  相似文献   

11.
连续报道又称追踪报道、后续报道,是新闻报道中一种常用手段。但是,如何搞好连续报道,又时常困扰编辑、记者。特别在时下,怎样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充分发挥报纸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既是各家报社面对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态势深入探讨的课题、努力追求的目标,又对怎样搞好连续报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认为,掌握运用好以下“三诀”,就能让连续报道更出彩。  相似文献   

12.
连续报道,其区别于非连续报道的唯一标志便是报道的次数。对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闻作一次以上的报道,就叫连续报道,现在也有人称为系列报道。通常人们也惯于将一条以上同一题材的报道,统称为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在这里,连续或系列报道便具有了同一含义。 新闻界公认的连续报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随着新闻事件的进程,对其中有价值的事实作多次报道;另一种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同一新闻主题作多次报道。无论哪种形式都有着共同的优势,能起到单一新闻所起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楚天时报创刊一年多来,一直探索利用连续报道来关注热点、设置议程,让报纸持续有亮点、读者阅读有期待,提升新闻品质及影响力。一、价值深掘,让连续报道提升新闻品质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并将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进行多次或持续性的"追踪式"报道。报道的题材多为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报道的时间较长、范围较广、力度较强,让受众在第一时间里了解新闻的最新、最重要的信息。连续报道贵在写深写透,揭示事物的本质。这就需要深掘新闻价值,从多角度、  相似文献   

14.
蔡斐 《青年记者》2012,(17):71-72
去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法学院携手合作,开设“新闻一法学”实验班.这是法制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创新.此前,西南政法大学等院校也积极整合法学和新闻传播学资源,进行法制新闻人才培养的探索.这些努力的背后,一个共识就是,法制新闻迅速崛起,法制新闻队伍不断壮大,但法制新闻人才的培养明显滞后,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进行不断的检讨,以修正法制新闻人才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具有报道价值的事件发生之后,记者迅速地捕捉它、报道它。但在此之后,是不是万事大吉了呢?不是,记者还应努力做到报道客观、准确、公正,同时要跟踪报道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只要事件仍在发展,其余波仍未完全消失,记者就应当继续报道下去,这就是作连续报道。 《楚天都市报》这张才满周岁的晚报型报纸,之所以在短短的时间内,读者对她产生兴趣,不断地策划、推出连续报道是其最大的吸引力,且已形成了《楚天都市报》的一大风格。笔者在这创刊的一年里,先后采写了10多组连续报道,感到连续报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新闻现代意识成熟的表现。首先,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历史变革,单有传统的一事一报、一事一议的动态新闻与述评新闻已无法作出全面客观的反映,只有报道新闻的全过程,才能适应这种变革。其次受众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参与意识的加强,要求新闻加强思辨色彩,提高透视能力,讲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因结果,预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及规律,以利自己在接受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得到智慧上的启迪与积累,并决定行动的方向。没有连续报道的参与,就无法满足群众的这些要求。第三,报纸、广播、电视同时存在,群众在选择获取新闻中,迫使新闻同行之间展开了竞争,连续报道在新闻竞争中得到了越来越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推荐的新闻作品——广播连续报道“北京申办奥运青岛应对“大考”》获得2000年度中国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第二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而在这之前,我们青岛台新闻频道已经有两篇作品获得本年度的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实现了自1994年首次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以来连续第七年、第十次获得这一奖项。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的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均属多单元性综合新闻,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组成。它们之间既有形式上的相似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所谓连续报道,是指对某一具有强烈影响力的事件性新闻.按其发生、发展的顺序,进行递进式或追综式探究性报道。所谓系列报道,是指对某些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性新闻,为了深化其主题,选择不同方位、不同角度,进行列举式或发散式报道。二者之间的共同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同”、“三不同”,即同一题材、同一主题、同一形式和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时间。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又表现为以下的区别:一、系列报…  相似文献   

18.
报纸舆论监督的力度,是指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报纸这种舆论工具,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社会丑恶现象与不良风气进行应有监督的强度。从多年的实践看,加大报纸舆论监督力度,要注意两点:一是选准事实。因为事实是监督的基础,“事实胜于雄辩”,事实重大、真实、新闻价值高,这本身就有力度。二是要注意方法。即要选准时机,或连续报道,或组合报道,或配发系列评论,或典型、评论、照片、新闻漫画等轻重武器一起上,形成宣传强势,增强监督力度。现结合我们《襄樊日报》的实践,归纳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在陕西汉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7·16”特大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邱兴华仅因与一位寺庙住持发生了一些口角,便举起手中的屠刀,在深山道观铁瓦殿外,一夜之间杀死10人,包括9男1女,年长者63岁,年幼者不过12岁。案件发生后,各大媒体表现出了极大的报道兴趣,犯罪嫌疑人邱兴华于8月20日晚在家中落网后,一些媒体纷纷派驻记者到犯罪嫌疑人的落网地进行实地采访,发回一系列连续性报道,从新闻报道的角度,对这一耸人听闻的案件进行再度描摹,满足受众对犯罪案件的好奇心理。在这些关于邱兴华案件的连续性报道中,笔者发现许多媒体将邱兴华在未接受相…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全省县级广播电视节目评选会议上,昌邑市广播电视局选送的连续报道《唱军歌的乡党委书记》、消息《农民刘国田成功举办国家级苗木博览会》被评为一等奖、新闻专题《女村官》、《个体老板争聘“职业经理”》分获二、三等奖。这是我局历史上在全省评奖中仅新闻一项获奖最多的一次,也是我局倡导“精办节目,把新闻做得短些、精些”的丰厚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