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诚是散文人格力量的基本内涵,散文的魅力显在于作者独立真诚的人格形象.个性化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散文获得精神力量的源泉.新时期新疆散文创作的勃兴与发展正得益于抒情个性的张扬与真诚自我的复归.本文从当代散文发展的角度,以作家真诚的自我人格形象的演变为审美基点,结合代表作家作品分析,论述了新时期新疆散文创作从个性迷失到真诚回归、突现个性自我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散文作为文学大家族中的一员,艺术形象仍然应该是它的核心问题.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未对该问题作过系统探讨.本文试图从散文的主体人格形象、客体生活形象及其相互关系来把握散文艺术的的形象问题.  相似文献   

3.
周同宾的乡土散文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其系列纪实散文<皇天后土>建构了时代浪潮冲击下的农民的主体人格.<皇天后土>中的农民主体人格可粗略地分为三类:保守型人格、开放型人格和中间型人格.作家对不同类型主体人格的描绘形象地勾勒出当代农民鲜明的个性特征,再现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当代农民的奋斗、希望、挫折、困惑以及社会转型期农民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4.
90年代散文的主体人格形象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作为直接抒写主体感受的艺术,其主要特点是主体感受的形象表现。90年代的散文的主体人格形象主要表现为真诚及个性的回归、“自我”的核心地位、超越“自我”的本质意义以及对主体人格形象的审美趋向的求索  相似文献   

5.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从古到今,经历了数次文体蘖变,散文的创作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散文创作与鉴赏要获得突破性发展,必须借重审美品位的提升。作者认为,散文根本的审美特性在于作家刻划鲜明、饱满的自我人格形象,为读者提供生动的审美观照。本文从散文的历史发展和文学形象论两个层面,试图阐述散文人格的内涵及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为对鲁迅散文中的怀人之作评析的上篇,从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特殊关系上,阐释了鲁迅对人物形象的独到的观照与刻画以及形象的深刻内蕴,并剖析了作家情感体验的真挚繁复形成的美学特点与人格魁力。  相似文献   

7.
纵观新时期二十余年的中国散文艺术,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能够基本代表新时期散文主要艺术成就的,是一批有鲜明艺术个性的散文作家各自创作的“系列化”散文作品。这些散文的成功主要是源于作家们自身具有健全的主体文化品格,即有坚实的生活基础,有渊博的学识修养,有锐意进取的艺术创新精神,还有高度的审美自觉性。这些“系列化”散文,为中国散文走向新的辉煌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作家日记写作和出版实绩构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景现.现代作家日记出现,源于"五四"对人的重新发现.现代作家日记是创作主体对自我形象的书写和生命意志的表达,其中体现着理性批判、个性自由、忏悔、孤独等现代人格意识.  相似文献   

9.
散文是一种抒写主体感受的“言情”艺术.是主体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它重在作家主体意识的坦诚流泻,并抒写作家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切感悟;言我之情,弹拨“自己”的心声,从而去表现自己,也表现、批判现实世界的各方面,揭示创作主体的个性与人格,传达对人生自然社会的真知灼见。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散文就是要“表现自己”;郁达夫先生也曾说过:散文就是要“表现作家的个性”。因此,散文是有“个性”的,阅读散文就应该读出散文作家所表露出的个性,才能真正领悟散文作家的情感和散文作品所蕴含的意境。下面就《读书的利益》一文的教学来谈谈对散文的个性化阅读的一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0.
"文气"说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是古代散文理论的一个中枢性的、整体性的概念.它在散文的创作过程、文本构成、作家的人格修养、艺术功力和风格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文气"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曹丕、刘勰、韩愈、苏辙、刘大櫆等古代文论家的一系列论述,逐渐完善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以"气"论文,体现了古代文论整体性、普遍性、易感性观念.正是由于作家们注意到了作品中"文气"的贯注,从而使中国古代散文,尤其是议论散文具有了生命机制和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