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私人企业倡议”是里根政府时期对拉美经济援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把促进拉美国家私人企业发展和鼓励拉美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作为两大中心目标。这一倡议在促进拉美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同时,也给拉美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私人企业倡议”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拉美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2.
“私人企业倡议”是里根政府时期对拉美经济援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把促进拉美国家私人企业发展和鼓励拉美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作为两大中心目标。这一倡议在促进拉美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同时,也给拉美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私人企业倡议”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拉美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3.
1949年通过的NSC48/1等一系列文件反映了杜鲁门政府对日占领政策的战略转变。这一转变对美国的对韩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开始从朝鲜半岛进行战略收缩,对朝鲜的援助也开始以经济援助为主。  相似文献   

4.
第四点计划是杜鲁门政府提出的、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开发援助的政策,属于美国在第三世界冷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美国提供的经济、技术援助,帮助稳定非共产党政权,遏制共产主义的渗透;并确保这些国家以“民主方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为美国国内生产力拓展海外市场和原料供应,确保美国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5.
作为杜鲁门政府实际上的外交决策者,时任副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成为二战后美国政坛标榜遏制政策的旗手。苏联对希腊、土耳其的觊觎,使艾奇逊确信苏联对美国已经形成重大威胁,开始从倡导大国合作转向推崇冷战政策。由于对《杜鲁门主义国情咨文》的起草以及《援助希腊土耳其法案》实施过程的高度参与,艾奇逊逐渐成为冷战初期西方政坛的关键人物。至此,普遍主义的思维导向潜移默化地主宰了美国政府的外交理念。通过结合最新档案文献对杜鲁门主义之缔造历程进行的研究,势必可以发掘出以艾奇逊为代表的杜鲁门政府外交决策者们的思维轨迹,从而更好地分析美国冷战政策形成之动因。  相似文献   

6.
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对印度的援助,服从于其全球战略和国家安全的需要,开启了战后美国援助印度的序幕。在冷战背景下,影响美国对印度援助的因素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二战期间,联邦调查局的权限明显扩大,活动范围拓展到整个西半球。二战结束后,局长埃德加.胡佛计划把联邦调查局改组为美国负责全球情报事务的机构,但杜鲁门总统担心联邦调查局会成为"盖世太保"式的机构,加之出于与拉美国家关系的外交考虑,拒绝了胡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二战之后,美、苏一跃而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加上战后苏联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张,这被美国认为是对其领导下的西方自由世界的严重威胁。自总统杜鲁门提出意图遏制苏联的"杜鲁门主义"之后,二者由战时的合作转为战后的竞争与对抗。一直到冷战结束前的时期内,美国历任总统在上台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貌似具有与其前任不同的内容然而实质却基本不变的冷战战略。美国冷战战略的发展与演变贯穿整个冷战过程的始终,深刻影响着其自身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智利国内主张改革的新兴势力崛起,在这种背景下,1957年爱德华多·弗雷组建了代表中间派温和势力的基督教民主党。与此同时,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让美国改变了以往单纯扶植右派独裁统治的拉美政策,转而在政治上支持各国中间派上台进行温和改革,以抵制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为此,美国在1964年智利总统选举中支持基民党执政,弗雷当选总统。但是,美国支持弗雷政府只是出于冷战的现实需要,并非完全认同基民党纲领,因而在弗雷执政后期,美智关系出现裂痕。美国减少对智利援助,间接导致智利政局不稳,从而影响了智利政局。  相似文献   

10.
冷战起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代以来,美国史学界在战后国际关系史的研究中,围绕冷战起源问题,出版了大量的论著,进行了长期而激烈的争论。这些浩如烟海的著作,尽管流派繁多、观点各异,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即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说,改变了美国对外政策的方向。它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和冷战的全面展开。杜鲁门自己也认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从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逝世到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笼,不到两年的时间美国的对苏政策就发生了巨变。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美苏关系的演变和美国政府内部对苏方针的争论进行考察,以探讨美国改变对苏政策方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二战后第一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做出了许多对美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决定。冷战结束后杜鲁门倍受美国史家推崇。但他却是20世纪唯一没有上过大学的总统。他的总统之路颇具戏剧色彩。了解杜鲁门的总统之路,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美国总统政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拉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实行了所谓的“睦邻”政策。这次调整在拉美关系史上意义重大,学者们历来对之褒贬不一。本文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试对这一政策进一步加以分析。美国进行政策调整的原因促成美国在30年代对拉美地区进行政策调整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缓和拉美国家的反美情绪,改变美国在拉美人心中的形象,扭转美国在拉美地区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3.
冷战爆发后,杜鲁门政府积极寻求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来与苏联对抗,心理战成为了杜鲁门政府热衷的一种手段。为了在国家政策的框架内策划制定、协调和评估美国对外心理战计划和项目,杜鲁门政府于1951年创建了心理战略委员会。心理战略委员会先后提出了冷战形势下国家对外心理战的理念和设想,制定了美国对外心理战总体计划,策划了针对苏东国家、西欧国家、中东国家、东南亚国家的一系列心理战计划和项目。但是,由于参与心理战略委员会的各部门代表之间的权力纷争,使得心理战略委员会精心策划制定的心理战计划和项目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导致美国在心理冷战战场上处于不利的局面。该委员会最终被艾森豪威尔政府用行动协调委员会所取代。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二战后第一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做出了许多对美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决定.冷战结束后杜鲁门倍受美国史家推崇.但他却是20世纪唯一没有上过大学的总统.他的总统之路颇具戏剧色彩.了解杜鲁门的总统之路,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美国总统政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真理运动”是冷战初期杜鲁门政府提出的一项对外宣传政策,其目标主要是铁幕后国家的人民。该宣传政策旨在通过非战争手段,对抗苏联宣传攻势中对于美国的歪曲,将美国认定的“真理”传播到全世界。该政策是杜鲁门政府执政时期对外宣传政策的核心,是思想意识领域的“马歇尔计划”。  相似文献   

16.
当前,美帝国主义正企图在‘援助’的幌子下,进一步来破坏亚非会议和奴役亚洲国家。在华盛顿近来大吹大擂地叫嚷,美国要擴大对亚洲的‘经济援助’,正在擬订一个像‘马歇尔计划’那样的‘援助’亚洲国家的新计划。据美国这个殖民主义者说,这一新计划可以‘帮助亚洲国家工业化’和‘提高亚洲人民的生活水平’——当然,这是十足的骗人的谎话。为了制订这个‘亚洲马歇尔计划’,艾森豪威尔总统特地把所谓‘冷战的经济战略专家’银行家约瑟夫·道奇,從底特律召唤到华盛顿去帮草擬这个计划草案。二月间美国援外事务管理署署长史塔生,就带着这个计划的方案参加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随着冷战的进一步发展,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已经不仅局限在军事实力的较量,第三世界及发展中国家成为其争夺的焦点。对外援助成为美国外交的一个重要工具。肯尼迪上台后,把美国对外政策的重点放在发展中国家,制定新的《对外援助法案》,把外援重点由军事援助转向经济援助。以《1961年对外援助法案》为开端,美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及美国外交政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二、垄断资本的恢复占领政策的转变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发表反共演讲,称共产主义为“暴君”,说“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侵略或间接侵略,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这就是说,美国将在全世界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这就是“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笼,宣告了战时以来美苏同盟关系的破裂,揭开了二战后“冷战”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政治上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着经济重建和发展的问题。为了把这些国家落后的经济纳入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44年提出了对落后国家进行经济和技术援助的所谓》第四点计划"。与此相适应,西方经济学家们按照西方社会发展模式为发展中国家设计各种发展模式,从而产生了发展经济学。长期以来,西方学者控制着发展经济学的讲台和论坛,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学者对西方研究发展中国家问题的学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研究,如早期的威廉·刘易斯、沃尔特·罗斯托,近期的P·罗默、R·卢…  相似文献   

20.
为了垄断核武器,美国自二战末以来逐渐形成了核不扩散政策.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实行核技术保密政策和争取原子能的国际控制.在核垄断地位被打破后,美国又积极推行核不扩散政策.到1953年,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已显现出明显的失败迹象.艾森豪威尔政府不得不对自己的核政策进行重新评估,用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取代杜鲁门政府时期的核保密政策.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不可避免地为核扩散埋下了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