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手风琴是人们常见的伴奏乐器之一,由于我国手风琴教学体系和手风琴教材的不完善,手风琴艺术普及和推广缓慢。本文针对手风琴乐曲的创作与表现进行探究,并从手风琴表现动态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心情、表现自然风景、模仿声音四个方面分析了手风琴乐曲的创作与表现特性,为我国手风琴普及教育和乐曲创作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2.
匈牙利舞曲是一首具有典型吉卜赛民族风格的乐曲,在曲目中对手风琴的演奏要求极其高,丰富的音乐层次和多重的音节类型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笔者以匈牙利舞曲的特点和手风琴的演奏技巧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在该曲目中运用好手风琴的演奏技巧,以期为手风琴的演奏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变音器是手风琴的装置之一,变音器的转换在手风琴演奏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变音器的转换可以模仿各种乐器的音色、控制音量、扩大音域、增强音乐色彩。演奏中根据乐曲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通过变音器变换达到完美的音响效果。本文通过手风琴独奏《随想曲》变音器的运用,阐述变音器在该作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易富荣 《青海教育》2008,(11):41-41
现在各音乐院校主修手风琴的毕业生,分配到演出团体、艺术中专后,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面临的困难是只会演奏高难度、技巧性较强的大、中型中外乐曲及复调作品等,而不会为乐曲或歌曲即兴伴奏,哪怕是简短的小型乐曲或歌曲也感到怵头,在实际的学习、工作中,缺乏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这说明手风琴教学中所教授的知识技能还是不够全面,还不能使学生很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加强学生手风琴综合能力及即兴伴奏(合奏)能力的培养,为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十面埋伏》原是我国流传已久的、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取材于历史上楚汉相争中决定胜负的重要战役———垓下之战。乐曲用形象鲜明的音乐语言,来展现气势宏伟的战争场面和慷慨悲壮的故事情节。手风琴独奏曲《十面埋伏》是由手风琴演奏家姜杰根据琵琶独奏曲改编而成。首先对琵琶、手风琴的表现风格进行比较,继而细致阐述了手风琴独奏曲《十面埋伏》演奏技术的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6.
《归》是李未明先生选取福建南音的曲调,以中国五声调式为基础,结合西方的曲式结构及和声等技法而创作的手风琴独奏曲。乐曲表达了海外游子落叶归根的情愫和情真意切的赤子之爱。全曲共分三部分,从忧伤的思乡到明丽欢快的梦里返乡,再到辉煌炽热的爱国情怀,使“归”蕴含的波澜壮阔的思想感情,层层推进,感人至深。该曲无论在和声技法还是创作思路上,都浸透着中国音乐的创作风格,作品在调式,调性,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均对中国手风琴作品的创作和演奏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因而乐曲出版后,受到手风琴界的普遍欢迎。在手风琴考级及音乐类高考中,…  相似文献   

7.
探讨《绣荷包》的音乐内涵,从音乐分析和演奏提示入手,分析乐曲中人物情感和故事情节。从而得出,表达民族风格的作品不是一种定式,而是要爱好手风琴音乐的艺术家去探索、创造和追求的。  相似文献   

8.
<正>八五年以前全国师范专科学校音乐专业学制为三年,其中,键盘课的课程安排是钢琴开两年,手风琴一年,在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上,基本上是照搬艺术院校模式.钢琴课“一对一”每节课五十分钟,练习曲弹几条,乐曲弹几条,学生从进校开始,奋斗目标是弹车尔尼练习曲,599、849、299等;乐曲从中国的“小花鼓”到外国的“小奏鸣曲”甚至“协奏曲”等.毕业时弹两条练习曲,二首乐曲,看谁的练习曲程度高,曲目难,那么谁的分数就高,谁的老师教学就有水平,以此作为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的唯一依据.手风琴教学形式与钢琴也差不多,但由于师生普遍有重钢琴,轻手风琴的思想,加之开课时间只有一年,学生多数没有基础,故学习效果和实标运用都不理想.八五年以后,全国师专音乐专业改为二年制.由于学制缩短,手风琴课在全国师专普遍被取消,只开钢琴课,多数手风琴教师只好改行学教钢琴或其它课程.少数坚持开了手风琴课的学校,也因时间短,学生无法在两年时间内既要学好钢琴又要学好手风琴.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论述了手风琴构造中风箱运用的问题,从手风琴风箱的运行,风箱在乐曲始终的运用、风箱的运用与乐句的关系.风箱运行速度与乐曲力度的关系.凡箱的变化对乐曲情绪的影响等五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手风琴风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蓝花花》是一首中国陕北民歌,是由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编创的。按照结构内容来分析,乐曲可分为七段,三大部分,在短小的结构内,形成了叙事性,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对比。手风琴演奏这首钢琴曲版的《蓝花花》,是传统的民族音乐与西洋乐器的结合。自由低音式巴扬手风琴演奏这首作品,不仅丰富了手风琴的表现力,同时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发展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皮亚佐拉是阿根廷著名的作曲家和手风琴演奏家,他的一生中创作了无数探戈乐曲,被称为"探戈之父"。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具有动感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很受人们的欢迎,为后期探戈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皮亚佐拉的音乐生平以及他的探戈音乐。  相似文献   

12.
<正>手风琴手指触键技巧的掌握,是学习手风琴音乐基础。在手风琴教学中引导学生依据触键声音的控制,模拟作品情感,在此基础上再灌注演奏者独特的感悟,使演奏者在表现作品时做到胸有成竹、手到情来,这是拉好手风琴的前提。就像一首很美的乐曲,虽然很多人都能拉,但只有赋予它一定的情感之后,才能将其中的美充分表现出来,掌握了正确的触键方法,就能手到情来。一、细分触键时值,形成  相似文献   

13.
手风琴音乐是现代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手风琴音乐的特征可以反映出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趋势,并且手风琴音乐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历史上一个重要音乐文化现象。手风琴从20世纪初传入我国,就成为了一件大众化的乐器,深深融入群众社会音乐生活,以其携带方便、音色优美等特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广泛的喜爱,因此本文分析了手风琴音乐的发展历史、教育发展和手风琴音乐文化的特征,对手风琴音乐文化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遇秋手风琴作品是我国手风琴事业发展中的里程碑,他的创作突破了传统手风琴乐曲创作模式的束缚,大胆推陈出新,他的手风琴作品创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并且具有广、远、深、精等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手风琴风箱有三种基本的运行方法: 一、平稳运行的风箱。“平风箱”是手风琴风箱技巧中最基本的一种,运用甚广,能表现许多不同的音乐情绪。平风箱要求风箱运行时平稳、均匀、自然,适合表现抒情的乐曲,产生纯净集中、和谐自然的声音,给人惬意舒适的感受。训练中应把平稳地运用风箱技巧训练扎实。  相似文献   

16.
手风琴演奏中手指、手腕的运用,是手风琴演奏技巧的重要环节,它对乐曲表现力、感染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对手风琴演奏中手指、手腕的运用原理的认识和研究.就是对手风琴演奏中整体配合规律的一种深层理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正>手风琴.是一种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技术性强的键盘乐器,如何演奏清晰流畅的快速音符,在教与学过程中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在众多的手风琴曲目中,乐曲的变奏部分或华彩乐段(句),往往由一些密集,时值短小的音符构成,借以表达乐曲欢快、跌宕起伏的性绪或音乐形象.学生在演奏这些乐段(句)时,片面地追求快速度,常常呈现出手指动作机械、生硬.致使音符与音符之间、乐句与乐句之间混浊不清,拉成一片,旋律不清晰,不流畅,乐曲听起来紧张、嘈杂,失去了乐曲华丽、激进、欢快等情绪的艺术魅力.这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本文将从产生不良音响的原因出发,阐述如何演奏清晰流畅的快速音符.  相似文献   

18.
李锐 《华章》2013,(28)
前苏联作曲家、演奏家申德廖夫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创作了极具俄罗斯风格的《俄罗斯组曲》,这部作品可谓巴扬手风琴音乐会上的经典保留曲目,其创作理念中最大的亮点是将即兴性和技巧性与俄罗斯民族风格和民族特征鲜明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俄罗斯组曲》由三首乐曲组成,分别是《乌克兰民歌》、《民谣》和《俄罗斯舞曲》,这三首乐曲都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性格,乐曲的每个主题都是以俄罗斯和乌克兰当地的民间音乐为素材发展而成。作曲家在其创作理念中,力求将体现俄罗斯传统音乐的调式、和声及旋律发展手法与现代音乐作曲技法相融合,使作曲既保持了俄罗斯音乐的幽默乐观、热情奔放、细腻抒情等特色,又不失现代音乐的审美习惯,是一部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短期内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手风琴的基本演奏技能,这一直是我在教学中追求的目标。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培养的学生将来应是一个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他们应该在教学及各种演出活动中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师专手风琴教学是在学生已学了两年钢琴的基础上进行的。为让学生在第三年的手风琴学习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手风琴演奏技巧,首先,我尽可能收集国内外有关的手风琴教学资料、练习曲和中外名曲,作为自己教学中的参考,然后挑选适合师范特点的练习曲、乐曲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不同的特点和共同的规律,再指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练习。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今天,学前教育是儿童音乐启蒙的关键期,对幼儿音乐启蒙、听觉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在儿童的发展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幼儿期间,幼儿对外界的声音是非常敏感的,而手风琴能奏乐出优美的旋律,还可以演奏多声部的乐曲,其声音悦耳动听,这对幼儿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且手风琴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有技能之一,其主要的教学方式是集体教学,由于学生们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在手风琴的学习中既要规范手风琴演奏的共性,也要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演奏特点,在舞台上展现出属于他们自已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