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克雷格是我的好友,他举止潇洒,神采奕奕,走到哪里都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他和你交谈时,总是聚精会神,兴致盎然,让你觉得亲切.大家都很喜欢他.那是暑假后开学不久的一天,我和克雷格在校园的林荫道上闲聊,忽然我看到我的一位老师从不远处的停车场走了出来.  相似文献   

2.
1958年8月6日,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人民公社宣布成立了。就在这天的上午10点钟左右,毛主席乘专车来到这里。作为一个地方报社的摄影记者获准跟随采访拍照,令人终生难忘。当时跟随采访的记者很多,但摄影记者只有新华社记者侯波和我。 侯波很平易近人,她嘱咐我说:“不要乱走乱照,主席很不喜欢记者照他的吸烟和吃东西的照片。”并让我跟着她走,不然,保卫人员会有意见的。 进入8月,正是霏霏雨季,被雨水滋润的大地上一片生机。大面积的棉田、玉米、谷子和高粱长势喜人,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  相似文献   

3.
香港用一国两制形式回归祖国的总策划者邓小平同志晚年深情地说过 :“等香港回归祖国后 ,我很想到那里走一走 ,站一站 ,哪怕是坐着轮椅也要到祖国的这片土地上看一看。”这些话 ,曾深深地感动了我 ,并一直希望他这份心愿一定能实现。1997年2月19日下午 ,我作为新华社国内部的主任 ,忽然接到上级通知 :“今天晚上必须安排足够的骨干编辑、记者值班 ,遇到情况各条发稿线路必须畅通。”出于一名老政治记者的敏感及平日得知的零散消息 ,我心中暗暗祈祷 :“小平同志 ,您可不能走啊 ,距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仅有四个多月啦 ,马克思、毛泽东二…  相似文献   

4.
2月19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荣获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在袁先生获奖前后,我有幸于1月16日、2月19日和22日三次采访了他。 记者和院士交朋友 曾有人说,袁隆平很难采访。然而,作为一位与他相交30年的朋友,我却知道平易近人的袁隆平院士无论是对记者、对干部、还是对农民都很友好,只要抽得出时间,他都会热情接待。 作为新华社湖南分社长期从事农业报道的记者,我长期把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作为采访基点,从70年代开始,就在  相似文献   

5.
胡晨欢 《中国记者》2020,(1):128-128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穷乡彭蠡之滨……"寒来暑往,推开新华社江西分社701的房门,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远方的朋友分享着眼前的美景。"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秋收冬藏,行摄人间25年的点滴岁月,他热衷用美酒和香茶,与好友一起回忆摄影路途的美好时光。2019年11月22日周五下班时分,宋振平,我的老师,新华社江西分社高级记者,在与病魔抗争8个月后,最终医治无效,不幸离世,享年57岁。  相似文献   

6.
第29届北京奥运会即将拉开大幕.十分荣幸,我能够作为一名注册记者参与新华社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工作,与前辈、老师和同事们再次并肩作战.  相似文献   

7.
记得刚参加新闻工作时,我跟一位同事讲:"我爸爸很喜欢你的文章,说你写得不错。"他的眼中马上有了亮光,问:"你爸爸干什么的?"我回答:"做点小生意,初中读了一年。"他眼中的亮光马上黯淡了一些。当时我就想,如果我父亲是位老师,是知识分子,或许这位同事会更高兴一些。但我的想法与这位  相似文献   

8.
"我喜欢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尤其喜欢他这个京剧票友表演时的扮相。他演京剧上台亮相漂亮,谢幕也很精彩。有时我甚至认为谢幕时的一举一动更显功夫,更显一位票友对京剧的理解和热爱。"半世纪拉美情缘老吴与我闲聊时的这段话语转眼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自2013年3月18日老吴去世至今这半年多来,作为老吴在新华社的下属、同事和朋友,我每每想起他的这段话都感到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的一位同志光临寒舍,要我为他们的书写一篇序。为什么找我呢?他说:请你看看“前言”就知道。一看之下,没错,有那么回事,十年前有那么一段“公案”同我有关。 1978年10月,我和两位同志作为新华社记者到黑龙江友谊农场五分场采访,报道了该分场二队20人耕种一万多亩土地,平均每人产粮20万斤。不久,新华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批评我们的计算方法不对,夸大了成绩,报道不实。新华社有一个内部刊物,专门刊登读者来信。编辑同志拿了那封信来,要我看看,问我怎样处理。我说:当然全文照登,登了再说。不久以后,又传来黑龙江省某位负责同志的批评,说我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而我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新华社记者,没想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同钱先生有过短暂交往。当他去世的消息传来,我不由得想起与他相见的情景。 那是19年前的事了。这年夏天,我正在北京采访“全国四届人大”。有一天,新华社总社对外部的负责人给我打电话说,香港《新晚报》总编辑向新华社约稿,要求为该报撰写一篇文章,报道钱钟书先生的近况。原因是钱钟书享誉中外,香港以及世界一些地方的华人知识分子都很关心他“文革”后的命运和当前的处境。接到总社通知后,我立即着手联系采访钱钟书。我先打电话给钱钟书任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部办公室,对方在告诉我钱钟书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后说,钱先生深居简出,身体又不太好,恐怕不一定接受记者采访。放下电话,我心里直打鼓,万一钱先生不接受我的采访怎么办?个人碰钉子倒无所谓,完不成任务会使约稿人失望哩! 大约是1979年6月下旬的一天上午,我忐忑不安地拨通了钱钟书先生家的电话,巧得很,接电话的正好  相似文献   

11.
不记得是哪位名记者说过:“记者总是站在第一排观看历史的演变。”这句话形象地说明,当记者是件很让人自豪的事情。然而记者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观众,他还必须用读者能懂的语言介绍和解释复杂的历史事件。经历了在日内瓦举行的最新一轮中国复关谈判,我们两个新华社记者更加体会到新闻背后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2.
太阳收去最后的光芒,暮色就要.降临了。下午的后半个时候一直坐在我办公室闲聊的一位同事,忽然抬腕看了下手表,站起来说:走吧。我们真该下班了。楼道里已很空寂,我望了一眼窗外说:就是,我们走。便也跟着站起来收拾东西。同事打了个哈欠,又半是玩笑半认真地说:两个在情人节里既没有接到赴宴的邀约电话也没有谁肯给送花的人,真是悲哀极了啊。  相似文献   

13.
在九三学社第四次代表大会上介绍的先进人物中,安振东十分引人注目。由新华社记者李尚志同志建议,我们决定一起采访他的事迹。安振东的先进事迹既丰富,又动人。他只要一踏上工作岗位,总是兢兢业业地工作。即使被错判服刑时,他也从来没有把自己与党和人民对立起来。他对我们说:“我当时穿着囚衣,别人看我是犯人。我不这样想。我是主人,不是犯人!”他在叙述当时生活情况时,很自然地说出了:“那时监狱条件差,电话机也落后,我看见管理人员拿起电话来摇半天才通,这怎么行呀,我就建议改进机器设备。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这个二十来人的编辑部里,论年龄,许法新同志大概是最老的一个。可巧的是,他也是我的一位最老的同事。我初次和他见面,是在一九三九年。屈指算来,四十六年,那已是非常遥远的往事了。抗日战争初期,我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后来到了贵阳,当了《贵州日报》的记者。这个报社到底有几位记者,我一直没有弄清楚。那时候的记者这个行当,叫做自由职业。白天在外面跑跑,到了晚上七八点钟,才到报社的编辑部去,随便找一个办公桌坐下,写几条消息交给编辑,便又走了。在那里,我经常碰到一位青年记者,瘦脸宽额,长衫革履,颇有一点神气的味道。每次见面,我总是淡淡地和他打  相似文献   

15.
瞧这一家子     
1998年加入《晚间新闻》的时候见谁都喊老师,今天大家都喊我丹丹姐、张老师,新人成老人,一晃就是五年了。五年里,观众接受了我这个人,记住了张丹丹这个名,我很清楚这并不说明我有多么多么行,如果能谈得上有些成绩的话那也完全是沾了《晚间新闻》的光,沾了栏目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近三十号人的光。但大家同在一个办公室,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时时刻刻把谢谢挂在嘴边上,多少显得有些矫情,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把这份感激放在心里,正好这回《新闻天地》的老师让我写点什么,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写写我的同事我可爱的兄弟姐妹吧,也让我有机会对他们说声谢谢。潘爹——湖南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晚间新闻》创始人潘礼平是也。背地里我们都这么喊,当面那当然还得喊"潘主任"。从1998年新版的《晚间新闻》新鲜出炉的那天起,他便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看稿、串带。他看稿子的时候记者得在他旁边陪  相似文献   

16.
翻翻《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杂志,涉及编辑业务和编辑个人的文章为数极少。人们称记者为“无冕之王”,称编辑为“老师”。我曾几次遇到过这样的笑话,一些知名而未见过面的作者见到我说:“唐老师,我还以为你的年纪起码在四十以上,想不到你三十未到。”一位作者给我寄了份稿件,短信中称我为“伯伯”。见面后才知道他只比我小5岁,连“叔叔”都不够格。传统的看法都觉得编辑工作很了不起.应由年龄较大、经验丰富的人担任。但在我们报社却刚好相反,年轻的当编辑,年长的当记者。9个编辑中只有一人40岁出头,其余都在35岁以下。因为谁都想到新闻部从事记者工作,谁都不想在编辑部为别人作嫁衣。在职的编辑们则是应付了事,一方面,他们用尽量少的时间把每期报纸编出来,另一方面,又用挤出的尽量多的时间去写稿子,象每个记者那样竭力去竞争好新闻的荣誉。也难怪编辑们发牢骚。在外人看来,编辑是记者的老师,地位并不低。  相似文献   

17.
走进新华社新闻大厦一间略显狭小的办公室,抬头就看见办公桌紧挨的墙上挂着的一大串胸牌。以同行的敏感,我很快把它们跟陈斌华的职业联系到了一起。事实正是这样,陈斌华告诉我说:那是他进入新华社工作以来参加的所有重大采访活动的记者证。而那张证明这位祖国大陆首批赴台湾驻点记者身份的胸牌也显眼地挂在其中:2001年2月8日,陈斌华与同事范丽青作为祖国大陆首批驻点记者,赴台湾驻点采访,备受海内外关注,从此这个与祖国隔海相望的宝岛上,有了中国最权威新闻机构“永不消逝的电波”。从来不出“半成品”如果说一名年轻记者被选中担此重任是机…  相似文献   

18.
让典型走下"神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市市长夏耕日前见到我说,媒体宣传真厉害,许振超作为青岛港的一名普通工人,短短几天就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讲到了新华社的稿子,认为这个典型的宣传很成功.这天晚上,我又接到了《陕西日报》一位老记者打来的电话,说《陕西日报》连续3天用了近乎整版的篇幅刊用了新华社播发的介绍许振超事迹的稿子,说明了这个典型受欢迎,也说明新华社在典型人物宣传上有了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1949年4月我参加革命,至今已五十六年。1949年9月进新华社总社新闻训练班学习期间,同学们就自诩:此生为战士,永远打冲锋。八十初度时回首往事,差可告慰:在崎岖曲折的道路上时有滑跌闪失,但作为党内一名宣传、出版战线上的普通战士,也许可以说勉强合格。1945年我曾在《大楚报》当过几个月的练习生。其后在《华中日报》当过编辑,主要编国际新闻版,也编过“读书与出版”、“华中文艺”等副刊。由于出生于工人家庭,比较朴实温厚,所以有幸与地下党的一些同志亲近。我读过并密藏着《论联合政府》、《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和《大众哲学》等进步书…  相似文献   

20.
以副社长曾建徽为首的新华社代表团,一行三人,于1986年12月中旬应邀访问了尼泊尔和孟加拉。这两个国家的新闻界人士都说,新华社的南亚地区新闻“已经超过西方通讯社”,或者可以同它们“展开有力的竞争。”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驻尼泊尔和孟加拉的记者,以及伊朗通讯社和印度报业托拉斯驻孟加拉的记者,也都认为,新华社新闻有了显著改进。美联社驻尼泊尔记者比纳亚谷鲁-阿恰利亚说:“我多年来一直注意着新华社英文稿,坦率地说,早些年新华社的新闻可读性不强,但近两年来,我发现你们的新闻有很大的改观。”他想了解其中的“秘密”何在,是不是由于前几年中国派往国外留学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