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个乘法算式用一句乘法口诀”教学一得红河县第一小学罗丽娟“九义”数学课本第三册第18页例4是让学生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使学生知道计算乘法时,交换被乘数与乘数的位置,计算出的得数一样,因此只用一句乘法口诀。要紧紧抓住“手表图的看图方法”和“乘法的意...  相似文献   

2.
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中的教学重点,其中口决的推导过程又是掌握口诀的关键。 一、弄清“6的乘法口决”的知识基础。 “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是“2—5的乘法口决”教学的继续,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原有的知识中更好地认识新知识,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前,应先复习、巩固“2—5的乘法口诀”。“2—5的乘法口诀是通过三步转化推导出乘法口诀的。 1.从直观图形转化为同数连加算式。例如,  相似文献   

3.
一、变分散教学为集中教学 乘法口诀的常规教法是分散教学。这种教法的弊端是花时太多,不利于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与规律。我主张采取适当集中的方法进行教学。以“6的乘法口诀”为例,其教学过程为:(1)6个6个地加,把结果填入下表;(2)根据乘法意义,把加法算式一次性改写成乘法算式;(3)集中编写乘法口诀;(4)通过各种形式的练  相似文献   

4.
准确理解口诀含义才能掌握口诀内涵。乘法口诀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对口诀的具体解释理解其含义,协助学生回归算式本身,回归乘法意义本源,回归理性思考,思维演练乘法"心诀"。  相似文献   

5.
姚慧明 《山东教育》2013,(10):45-45
一、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乘法的初步认识和2~6的乘法口诀两部分组成。其中,乘法的初步认识安排有3个例题,知识点有乘法意义的初步理解、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会根据图意列出乘法算式;2-6的乘法口诀部分安排有7个例题,包括口诀的编写、意义的理解以及记忆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乘法口诀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知识,因为它是所有计算的基础。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完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后开始学习并按照一个因数是2、3、4……9的顺序编排进行教学的。“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是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一)的继续,因此,教学这一内容时,重点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主要抓住以下几点。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口诀的来源学生在学习2~6的乘法时,已借助实物图形,从连加算式引出乘法算式,明确乘法是相同数连加的简便算法,并通过有关例题的学习,初步懂得…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由于口决句数较多,得数较大,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准确、迅速地熟记“9”的口诀,我在启发学生列出其乘法算式并说出相应的口诀的基础上,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9”的乘法口诀的如下规律: 1.乘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的积逐次少9。如9×2=18 18比27少9 9×3=27 2.乘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的积的十位上的数字逐次少1,而个位上的数字逐次多1。如9×4=36 3比4少1,6比5多1。 9×5=45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口算表内乘除法。教学过程:一、引出。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会了1至9的乘法口诀,今天老师把这些口诀全部放进这张表中这就是这堂课要学习的乘法口诀表,出示(乘法口诀表)。间:谁能说说表中乘法口诀共有几句?(45句) 师:对,想一想乘法口诀表从哪得来的?(从乘法算式中得来的)乘法算式又从哪引出的?(多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简便算法)〔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 二、展开。1.师:小朋友知道了  相似文献   

9.
[教学设想]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六年制第三册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推想,从而发现规律,推出口诀。其思维训练如下: 出示例1(插图和7的七个乘法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认识7的七个乘法算式与同数连加的关系。学生讲:它们的关系是,7的七个乘法算式都可以转化为同数连加的加法算式。指导学生转化并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实验教材,分两个单元(第3单元和第6单元)完成了1~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打开课本,我们不难发现,除了2、3乘法口诀外,其他每个乘法口诀的编排都有如下特点:情景图——连加、列表或数轴方式呈现加数与和——写出乘法算式——编写口诀。这样编排,既富有数学生活情趣,又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在乘法口诀教学时,要注意抓住以下三个共通点: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实验教材,分两个单元(第3单元和第6单元)完成了1~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打开课本,我们不难发现,除了2、3乘法口诀外,其他每个乘法口诀的编排都有如下特点:情景图——连加、列表或数轴方式呈现加数与和——写出乘法算式——编写口诀。这样编排,既富有数学生活情趣,又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在乘法口诀教学时,要注意抓住以下三个共通点:一、充分发“挥情境图”的作用情境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其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表内乘法(一)这一单元是人教版六三三制教材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乘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乘法的意义;能够读、写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强化乘法的本质,体会乘法的意义。第二部分是2-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结合直观理解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能运用口诀正确计算。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熟记口诀,难点是4和6口诀的教学。本单元共安排了10个例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复习“表内乘除法”时,将教材中的练习“根据‘三六十八’这一句口诀写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改为“根据‘三六十八’这一句口诀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经过几分钟思考,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运用乘法口诀可以求出3×6,6×3的积  相似文献   

15.
黄亮芳 《广西教育》2014,(17):81-82
在当前的乘法口诀教学中,教师主要关注学生能否把口诀背下来,只要能背下口诀,就算是完成教学任务。此种“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思维的训练。教师要致力于改变现状,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达到有效教学乘法口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5的乘法口诀(第三册课本第31页)。教学目标:1.会根据乘法的意思,编出5的乘法口诀。2.能用一句5的乘法口决,写出两个乘法算式。教学过程:一、复习引进1.复习5的乘法前4句口诀。  相似文献   

17.
“2~6的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课本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它是在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和连加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由于初开始学习乘法口诀,学生对于乘法口诀的由来和理解感到困难。如何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呢?现以6的乘法口诀为例,谈谈教学设想。  相似文献   

18.
二年级数学“9的乘法口诀”新授课结束后,教师设计了以下一组充满童趣的连环练习。先用电脑出示“小猴吹泡泡”的画面,一下子就引起学生的兴趣。“每个泡泡上都有两道算式,你们会做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借助加法计算的和编出7的乘法口诀;通过珠心算帮助学生记忆7的乘法口诀,学会用7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乘法算式的得数。2.使学生主动参与编制口诀的过程,具有自主、独立的探究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初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教材简析】“8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由学生熟悉的军乐队训练的情境引出乘法问题,通过计算每行8人,8行一共多少人,引出连续相加的列式,并以小狗连跳的方式在数轴上呈现出要填的数据。然后,根据8的连加结果引出8的乘法算式,让学生依照乘法算式编制8的乘法口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