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促进大学生就业应抓好实习这一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茵 《成才之路》2009,(24):I0005-I0005
这段时间陆续听到这样的议论:“实习单位靠学生自己找,实习好坏全凭自己的运气,这能顺利就业吗?”“要解决工科大学生就业难,就必须解决好实习问题。”确实,促进大学生就业,要靠学校、企业、学生、家庭等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抓好专业选择、专业学习、实习、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招聘等各环节。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实习权益保障及制度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严峻,实习活动日益受到高校及大学生的重视。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或出于勤工助学的目的,不少大学生主动联系单位实习。高校也积极拓宽渠道,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与此同时,实习大学生的权益缺乏法律制度保障的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由于缺乏法律规定,大学生实习处于管理的“真空”。一旦出现意外伤害、酬薪等纠纷,实习学生就无法得到相应赔偿。不少用人单位将实习大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实习期变成“盘剥期”。在此,笔者拟对大学生实习的性质认定、实习制度的构建、实习权益的保障等问题作粗浅的探讨。所谓…  相似文献   

3.
通过校企合作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学校和社会脱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其源在于没有形成"共同体",彼此缺乏"公信力".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倡导的"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学校和社会的脱节问题.校企合作的实践证明:创新联合培养机制、顶岗实习管理、实习就业一体化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要想取得效果,采用以实习单位支付实习大学生劳动报酬的形式进行实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采用该形式就必须使大学生为实习单位做出值得支付报酬的工作成果,从而企业获得效益,大学生获得知识和报酬,由此逼出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的深层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和毕业生人数的持续扩张带来的就业压力也是持续增加的。就业难既造成人才的浪费,也影响校园和谐稳定;将会导致部分大学生仇视政府和社会,影响社会和谐;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发新"读书无用论",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就要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思路;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政府要增加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减少家庭高等教育的成本,降低大学生择业期望值;要科学制定引导大学生到特定地区和单位就业的政策;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从而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6.
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大学生特别是文科师范类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问题。分析了我国文科师范类大学生出现就业困难的几个原因,并根据这些主客观原因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加强文科师范类大学生教学实习和第二专业学习以及培育新的就业理念是有效脱摆文科师范类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的正确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全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11万,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现实问题。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也是一个主要因素,充分认识大学生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建立适应和符合了市场需求的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她,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提供新的平台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实习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和市场经济的转型,不仅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而且大学生实习难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障现状令人担忧,社会人的观念、保障制度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健全等是造成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现状和成因的法律分析,引起全社会对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蒋菲  金剑锋 《考试周刊》2012,(58):79-80
时下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时常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求职、就业压力。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的原因、政策原因,又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这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为求职做充分准备,寻求适合自身的最优求职途径。为此,研究人员通过对部分岗位英、日语专业毕业学生面对面访谈的形式,收集到第一手本专业学生求职就业的经验和感想,予以相应总结分析,以实现英、日语专业学生就业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代表委员就破解这一难题献计献策,亮点多多。我以为其中最有新意的一点,是会内会外的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呼吁重视大学生的实习工作。以学科专业调整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当然更有治本的色彩,但恐怕也有一个过程。而且,即便大学生都"适销对路",实习环节也不可或缺。实践证明,加强大学生的实习工作,有助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弱势地位也更加明显。提高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解决其就业难的关键。重庆推行的高校大学生带薪实习,创新了当代大学生实践教学模式。本文从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入手,探讨带薪实习如何提升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论述带薪实习是提升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寒假与实习这两个看似普通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后对大学生来说其实是意义非凡的,甚至可以说对整个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也都是不可小觑的。实习的意义在哪里?大学生寒假要不要实习?职业实习与兼职实习的区别是什么?如何选择实习单位?相信这是很多即将面临就业的大学生都在困惑或思考的问题,只有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去分析才能回答这些问题,帮助大学生们快速准确找准实习渠道。  相似文献   

13.
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观念不同造成的。解决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要从天之骄子身份向普通公民身份转变。观念转变同时要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同步。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实习劳动给实习单位创造经济财富,但因实习劳动不同于职工劳动,因此,实习单位在实习报酬(实习工资)方面有不同操作思路。这与我国还未出台明确的大学生实习法规有直接关系。本文探讨了实习报酬的性质,提出了实习报酬的法理分析和实习报酬支付规则等,对大学生实习报酬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代表委员就破解这一难题献计献策,亮点多多。我以为其中最有新意的一点,是会内会外的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呼吁重视大学生的实习工作。以学科专业调整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当然更有治本的色彩,但恐怕也有一个过程。而且,即便大学生都“适销对路”,实习环节也不可或缺。实践证明,加强大学生的实习工作,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助于缩短大学生融入社会的不适期。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典型特征,并从社会因素、高等教育结构、毕业生自身以及用人单位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大学生自身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高等院校要完善就业服务,改进就业指导;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政策调控,规范就业市场;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构建公平的竞争机制;社会要珍惜大学生资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创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事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为社会、政府和高校日益重视,党的十七大更是第一次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写进了报告。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高校和大学生个人三方都应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文科类专业课程设置大多偏重理论性,而忽视了实践应用能力培训,文科类专业的实习和社会实践也多流于形式,无法起到提高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作用.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难的问题,建议在学校教育中建立实习实训机制,全面推行圆通制实习实训新模式,在校内建立工作能力训练中心,学生参加四个阶段强化训练,即科学工作行为规范训练、社会工作标准体系分工训练、工作标准训练、对口单位参观验证,核心是通过工作标准训练积累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9.
每一名大学生在毕业之前都要进入对口的单位或部门进行为期一到两年的实习工作。笔者作为一名医院教务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到许多大学生在医院实习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以下为即将进入实习阶段学生提供几点意见及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教育部出面,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立体合作平台,合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共同解决就业难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爱国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军今年两会提案,建议政府搭台,高校与企业联合“唱戏”。具体来说,一是改革高校大学生实习制度,入学第一年开始参与实习。二是建立“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岗”。三是合办“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