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今年举行的政协委员的记者招待会上,我说道:“……我们要讲爱心,讲亲和,讲谦恭,讲礼义之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用善良美好的情操和信念,代替与人为恶的浮躁乖戾……”  相似文献   

2.
前些时,温家宝总理看望季羡林。温总理说,我喜欢看你的文章,讲的都是真心话……季老则说:"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好理解,这也是做一个诚实人的  相似文献   

3.
“有失……”和“失之……”讲的都是“失”,但却各表一义,决不可等量齐观。下录书证若干,逐一辨析,其理自明——①我国史书上记载的苏秦  相似文献   

4.
讲台上.周老师用了整整两盒粉笔,花了整整两节课的时间,大讲特讲了一通偶然性与必然性相互转化的规律。又全面、详尽、深刻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总之,前景是令人乐观的,我们的实力和兄弟班级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根据偶然性与必然性相互转化的规律.我们大有希望摘取此次三科竞赛的桂冠……”  相似文献   

5.
张丽英 《班主任》2007,(9):39-40
每天睡觉前,儿子总缠着我讲《狼和小羊》的故事,天天都要讲,百听不厌。可是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我自己成了“大灰狼”……  相似文献   

6.
幼儿喜欢画画,也喜欢画画时说话。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小朋友画得高兴处,便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起来,或者与小伙伴一起议论一下,讲构思,讲用意,讲这一笔像什么……对此,不同的老师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少教师要求小朋友作画时不能有一点声音,象小猫一样静静地作画。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或画完了以后心头会涌起一些感受和想法,很想马上表达出来,但一看到或一  相似文献   

7.
“F4”之歌     
别误会,这可不是那四个花似的大帅哥。他们是我们班的FU**4 (因名字不雅,故删去)。他们的狐朋狗友遍布全市,他们的名声,嗯……基本没传多远……哎呀,不讲了不讲了,不然可惨了。[鲜花,掌声,尖叫,(喂喂喂,西红柿和鸡蛋怎么也上来了?请拿掉!)现在,有请我们的四位嘿……嘿……就算是“帅哥”巴,上场!(别揍我!) (排名按生日,不分前后)  相似文献   

8.
育教界有“听课”的行话,却没有“看课”的说法,但我认为“看课”的内涵远非“听课”所能包括。传统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方法是先生讲、学生听。讲得如何是领导、学生和教师们衡量一位老师知识水平与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叶圣老曾很风趣地形容过讲与听的关系:“似乎这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了,象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课堂教学既然是一讲一听的关系,教师当然是主角了,学生只处在观众的地位,即使偶尔举手答个问题,也不过是  相似文献   

9.
陈华 《班主任之友》2009,(11):41-41
高一新生入学第一天,我这个班主任干些啥呢? 讲我们学校?讲纪律要求?讲高中学习与初中的不同?讲高中生活的精彩?……年年老一套,我都烦了。估计这帮将要与我见面的、经过十年左右校园生活“磨练”的、“见多识广”的孩子们也肯定多少会有些烦。  相似文献   

10.
上学时,便喜欢听讲座。甚至多年以后每忆及往事,便心潮难平,总是被那时的场景所感染,为教授们的博学多识侃侃而谈所折服……工作伊始,适逢课改。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都课改了,还像原来那样上课?”“瞧这节课多棒,老师讲了连3分钟都没有。”……听后不禁茫然而又哑然。进行课改难道就是“革”掉过去的一切吗?难道一节课老师什么都不讲就算是好课了吗?……朋友们,冷静的思考并检讨一下我们的行为吧。新一轮课程改革扑面而来的时候,于是,我们便有了想当然否定前几轮课改的理由,过去的一切似乎都变得那么狰狞而又面目可憎,非得一棍子打死,否则便…  相似文献   

11.
林俊华 《辽宁教育》2004,(10):34-35
“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多少年来,语文像一个漂泊的孩子,总是找不到自己回家的路。语文讲究“听、说、读、写”,一个人讲那叫“灌输”,几个人讲那叫“表演”,学生老师一起讲,那就叫“自主、合作、探究”……仔细想想,语文真是很难弄,听说读写,千  相似文献   

12.
“所”和“以”结合,构成“所以”这样一个粘连较紧的名词性短语,表示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或行为赖以实现的手段和对象。后来成为文言文中经常运用的一个词。它的具体意义和用法要看“以”表示什么意思,如果“以”当“因”讲,“所以”就表示“……的缘故”或“……的原因”;如果“以”当“用”讲,“所以”就表示“用来……”、“用……的方法”;如果“以”当“依靠”、“凭借”讲,“所以”就表示“用来……的人”、“……的凭借”、“……的根据”等等,在文言文中应视具体语言环境灵活译出。此外,“所以”用作连词,同“是以”、“…  相似文献   

13.
怎么也没想到给毕业班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竟然是关于爱情的。这是给学生的“三道金牌逼出来的课”。 那天上课讲实用文体书信的种类时提到了情书,女孩子们便不好意思地笑,我顺口就说:“笑什么?写情书本身是一件高雅的事,好的情书是真善美的集大成者。等一般书信、感谢信、倡议书的内容讲完了,若还有时间,我就给你们讲讲情书。”女孩子们笑着欢呼起来。 课很紧赶着上,关于情书的事早被我抛在脑后。 可是鲍雯来了,红着睑,垂着眼,站在面前:“陈老师,同学们再三催我来对你说,那次你自己说的要讲那个……不要忘记。”“我说要讲什么?”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是……就是那个……”“那个什么?”我还是不解。“就是上书信时。你说要给我们讲的那个……”“噢,讲情书?!”我恍然大悟,“同学们想让我讲情书?可书信  相似文献   

14.
教学遇“难点”、作业碰“难题”,时常会有同行亮出压箱底的宝贝:“你只需如此……这般……让学生照着做就行!”一试之下果然灵验。但这些速成式、填鸭式的“妙招”只是机械套用,学生的知识和思维都没有得到本质的提升。数学学习找妙招本无可厚非,错在急功近利。正如郑毓信教授所言:“为讲方法而讲方法不是讲方法的好方法。”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探究妙招的原理方为上策。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盲点”,从大的方面讲,有思想观念的,有管理策划的;从小的方面讲,有培优促优的,有课堂教学与考试的……如何正视教育中的一些“盲点”,对我们进一步搞好课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顶尖人才,有一定的好处。  相似文献   

16.
午餐过后,总会带孩子去学校西北角的操场上转转,这成了我和孩子们间的默契. 孩子们像一匹匹小马驹,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尽情追逐,翻滚.尔后,又小鸟归林般,围在我的周围,听我天马行空开讲“百家杂坛”.讲小狗“普拉”,讲信鸽“灰穹”,讲《我是一支爱写作的铅笔》,讲童诗……孩子的心飞到了宁静美丽的原野上,在田埂上奔跑,在麦地里撒野……  相似文献   

17.
有则广告说:“由××学院,××大学等自学考试主考教师来讲高等数学、经济法……自考课程,每门课讲两个白天,(每生)收费20元”。 发展商品经济,处处都得讲经济效益,办教育也得讲经济效益。为投入较少能培养较多的高质量人才,对发展经济无疑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8.
一位教师正在讲《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最后一段:"荷叶像一柄大伞,静静地在荷塘举着。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  相似文献   

19.
赵玲 《中国教师》2013,(24):47-4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有效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学生汇报时的台词总是:"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我们小组认为……"和"我们小组是这样做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提出的要求:"讲小组的,不要只讲个人的。"可见,在小组合作汇报中,教师只关注了总体(我们),而忽视了个体  相似文献   

20.
说“孰与“     
1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人教社《教学参考书》译这句话为 :“诸位看廉将军和秦王谁(更)厉害?”课本注“孰与秦王”为 :“比秦王哪一个(厉害)。孰 ,谁 ,哪一个。孰与 ,何如 ,比……怎么样”。注释的前一部分和译文一样 ,是对的 ;后一部分说“孰与 ,何如 ,比……怎么样” ,就似是而非了。这样注释给读者一个错觉 ,似乎句中的“孰与”既可当“何如”讲 ,又可当“比……怎么样”讲。当作“比……怎么样”在句中讲得通 ,当作“何如”在句中就讲不通了。一些工具书 ,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孰与”为“与……比 ,哪一个……”、“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