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武威  钱国宏 《新闻采编》2003,(2):34-34,14
有 人把标题比作是新闻评论的眼睛 ,把立意、主题、中心论点比作新闻评论的灵魂 ,这是颇有道理的。《诗经》云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对于一篇新闻评论来讲 ,精巧的标题就好似女人动人的笑容和迷人的眼神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令读者一见倾心 ,拍掌称绝。新颖、精彩的新闻评论标题 ,总是令读者难以忘怀 ,记忆犹新 ;而平淡无华的标题却如同沙滩上的脚印 ,很快会被读者淡忘。因此 ,写新闻评论时一定要下功夫拟个好标题 ,以使全篇生辉。那么 ,如何才能使新闻评论的“眼睛”亮起来呢?笔者认为 ,除闯过立意、选题、语言三关…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评论写作过程中,制作标题是很重要的一环.一篇内容很好、质量很高的新闻评论,如果缺少一个简练生动、吸引读者的精彩标题,很可能被许多读者直接略过,放弃阅读,新闻评论的传播效能将大打折扣.所以,不管是新闻评论作者还是编辑,都应该高度重视标题的制作.本文以《中国青年报》于2011年5月21日刊发的《官场礼仪进入大学就业指导课》这篇新闻所引发的相关评论为例,结合相关理论,探讨新闻评论标题的制作技巧,以期为新闻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考察新闻评论标题的制作要求,按照标题所传达的信息及表达方式,建立信息—修辞四方格,对标题制作的"内容""形式"做一体化考量,借以帮助评论作者根据具体情境的不同,制作不同类型的评论标题。  相似文献   

4.
新颖、精彩的新闻评论标题,总是令读者难以忘怀,记忆犹新;而平淡无华的标题却如同沙滩上的脚印,很快会被读者淡忘.如何才能使新闻评论的"眼睛"亮起来呢?笔者认为,除闯过炼意、选题、语言三关外,还要在求新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标题的艺术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19年由徐宝璜撰写的、我国第一本国人自著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中,徐宝璜就论及过新闻标题的作用。他认为,冠题目于新闻之前,有两个作用:其一,是"便利阅者";其二,是"引人注意"。在传播过程中,新闻标题被称为新闻的眼睛,起着画龙点睛,提示和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的作用。一篇好的新闻评论往往首先要求一个好的标题,而好的标题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拍案叫绝,那就做到了标题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罗继秀 《新闻窗》2007,(2):75-76
报纸新闻评论标题的创新就是要求其特殊,要求其独特,让读者一看,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拍案叫绝。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对于报纸新闻评论标题来说,更是要有创新。报纸新闻评论标题之所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新闻评论的标题是对文章的论题、论点、立场、单身的简洁而又概括的文字体现。标题具有两重性:吸引或挡驾。[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孙营  朱小阳 《新闻界》2006,(6):128-129
当前影响新闻评论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标题制作的简单化、程式化,缺乏鲜明性、冲击力,影响了新闻评论作用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选取典型的新闻评论标题加以分析,探讨其规律,无疑对提高新闻评论标题的制作水平具有一定借鉴作用。《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几乎囊括了各种平面新  相似文献   

9.
叶同春 《新闻前哨》2007,(11):52-53
新闻评论写作成功的关键是立意新颖,即在文章中提出独到的看法和主张。新闻评论写作立意要想出新出彩,有多种思维方法。本文从典故和成语的多角性入手,谈谈这两种语言形式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妙用。巧妙用典:文章显得充满智趣典故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或词句。在诗文中引用典故,古人称为用事,今天通称为用典。由于典故  相似文献   

10.
张珍 《新闻世界》2020,(2):77-79
"文好题一半",好的新闻评论标题能够在众多的新闻评论中迅速抓住人们的眼球。因此,现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新闻评论的标题中会通过大量使用流行语来提升点击率。本文从模因视角出发,以新京报评论为例,对微信公众号新闻评论标题中借用流行语的模因进行解析,并指出使用流行语时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利用新闻评论的优势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合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俗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经过不断提炼和归纳而基本定型的语句,与评论标题要求简短的特点相符。俗语简练而形象,增强了评论标题的生动性。有个时期社会上盛行“现场办公”,但往往流于形式,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有位作者写了篇题为《莫把“衙门”抬下乡》的评论,用旧社会的“衙门”来比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既形象又贴切。海门县有家投资500多万元兴办的不锈钢企业,经营29个月,结果亏损112万元,而承包厂长却拿走了2.6万元工资和奖金。我以此题材写了一篇评论,取名《承包制要完善》,但觉得太直白,我回忆起工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铜钿银子…  相似文献   

12.
标题量化研究是适应当今大数据时代的要求。量化研究《人民日报》头版标题,是积累典型意义上的样本,予人启发。从数形结合的角度进行数学解读,发现标题在形式上有新颖之处。掌握足够多的数据,建立标题数据库,创建模型或范式,实现标题形式模块化、系列化、通用化,促进标题标准化或排版智能化。  相似文献   

13.
如何针对电视的特点制作新闻标题?本文结合我省一些电视台参评1999年度“陕西广播电视奖”的电视新闻作品的标题作以粗浅探讨。 一、电视新闻标题的内涵 电视是以声音和图象为主,利用多种传播符号同时作用于受众的听觉和视觉,按时间顺序传播信息,稍纵即逝。这些特点要求电视的新闻标题应当具有如下的作用。 1.引人入画、点化主题。电视新闻要感动人、教育人,首先得吸引人,要通过标题的“向导”,让观众进人画面。这不仅在于新闻内容重要,而且在于标题能够对新闻事实作客观公正的提示,具有诱导作用。如:西安电视台的新闻《秦…  相似文献   

14.
正通讯标题是通讯文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篇通讯作品的"眼睛"和"首要"部分。一篇优秀的通讯作品,必须有一个恰如其分引人瞩目的好标题。通讯的标题制作,应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研究者关注的着眼点之一。笔者长期关注通讯标题的制作问题,发现通讯常用的标题制作方法有典型定位法、直书其事法、中心线索法、引用法、疑问法、语意双关法、否定强调法、感叹呼告法、比喻法、对偶法十种。本文以新华社、《人民日  相似文献   

15.
林炳堂 《新闻三昧》2006,(1):102-103
在新闻评论写作中,有些作好用俗语,或爱将俗语稍加改动作为标题。结果,就是这些似乎很土的标题,竟象磁铁一般将受众的眼球吸引住了,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威 《新闻前哨》2000,(9):43-44
新闻摄影报道是有标题好,还是没有标题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想写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认识,那是同家人一次对话中萌发的。 我父亲在大学里从事新闻理论教学工作,但他对这新闻摄影报道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在我干上摄影记者这个工作以后,《湖北日报》他天天看,我发表在报纸上的图片报道成了他日常话题和评论对象,少不了要与我谈些想法与意见。一次他边翻阅《湖北日报》边问我:“你们报上的图片有的有标题,有的没有标题,你说那个好?”我肯定地回答:“当然有标题好!”“那为什么有些摄影报道没有标上标题呢?”我说:“这…  相似文献   

17.
吕丽华 《记者摇篮》2009,(11):43-43
标题就是文章的题目,是现代新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新闻信息为受众所接受的必经通道,是新闻发生作用的起始点。《辞海》中对标题作了这样的解释:“标题是报刊上新闻报道和文章的题目,通常特指新闻报道的题目,标题以文章内容为命题依据,有提示报道内容、吸引并引导读者阅读理解、美化版面等作用。”因此,新闻标题应当是用最精辟的词语,对新闻内容和中心思想进行富有特色的浓缩,概括凸显。好的标题,不仅耐人寻味,引人人胜,而且可以起到一字千钧,画龙点睛的作用,寥寥数字就可使读者大致领会全篇大意。因此,制作标题需要精雕细刻,反复推敲,里面大有学问。  相似文献   

18.
杨树 《新闻窗》2009,(5):29-31
所谓社论标题引述新闻事实,是指社论标题除了作为论说文的体裁必须要有主观信息之外,通常还应该含有事实信息,这部分信息属于客观信息。正如马少华所认为的:“新闻评论的标题,要求有事实与观点——这就是两个基本的信息量……评论标题要有客观信息,也要标出主观信息”。“除了事实性信息,作者的论点进入评论标题……它们兼备评论对象的事实性信息和评论主体的观点性信息”。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一则新闻作品来说,标题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很多人将标题比喻为新闻的眼睛,凝练生动的标题让"眼睛"更加明亮传神,引人顾盼中获得美的享受,给人印象深刻,令人回味.  相似文献   

20.
李玲 《记者摇篮》2009,(2):43-43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应该简洁、准确地概括新闻内容。一条好的电视新闻标题,既能引人人胜,一语中的,更能与电视声画相映成辉,为电视新闻增色不少。因此,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记者或编辑,一定要讲究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艺术,决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