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影响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导向和视野格局,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育人功能的实现。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教师应摒弃“在思政言思政”的弊端,深度融合美育与德育,通过以美促知、以美怡情、以美塑行,实现美育与德育相互增效,以陶冶情操、涵养心灵、塑造人格。  相似文献   

2.
高校艺术教育旨在提升大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承载培育向上向善人生观的德育功能。服务性学习视域下,高校艺术教育服务社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引领学生和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有着提高学生素质、提升社区美育和创新高校育人模式的意义。高校艺术教育通过与社区文化、新型传播媒介、育人模式相融通,实现高校艺术服务社区在内容模式、承载路径、人才培养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审美教育四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点,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丰富精神生活,陶冶高尚情操,树立美好理想,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增进身心健康,使之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担当起跨世纪的重任。职校美育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结合德育,突出审美教育。在对学生的德育过程中,应注重挖掘美,突出审美教育。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开展了“三德”教育,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美德的教育;“四自”教育,即学习上自强,生活上自立,纪律上自觉,人格…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曾说 :“美术之目的 ,崇尚人之好尚 ,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品德素质是人的重要素质 ,是各方面素质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而且能净化学生的心灵 ,陶冶高尚的情操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道德意志。德为美之魂 ,美为德之神 ,“美德”既是指美好的品德 ,又是美与德的最高境界的高水平的融合。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就是要以美育人 ,育人以美 ,美育与德育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其教育方法重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寓德于美的渗透。下面 ,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些认识。一、寓德育于作品欣…  相似文献   

5.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育学生民族情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美术教师,要遵循美育特点,扎根时代生活、全面谋划、整体设计、多管齐下将美育教育渗透到美术教学中,唱响立德树人“主旋律”, 奏响协同育人“交响乐”,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文章从四个维度论述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然而,对于德育,人们普遍认为是班队活动和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与其他学科教学无关。蔡元培先生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教育。课程改革下的音乐教学必须与德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音乐课程的育人功能,以"育人"为教学的根本,让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知识,根据教材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德育。  相似文献   

7.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种魅力,吸引人们为之动情,通过美的事物的熏陶,使高尚情感得到发扬,使人的心灵趋于高尚,美育所激发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操往往是互相渗透和重叠的,因而审美教育对于高尚情操的陶冶,完善的道德人格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大连开发区九中的办学理  相似文献   

8.
钱丽萍 《课外阅读》2011,(12):281-281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在这个理念的倡导下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必要性和实效性。美术学科教育除了承担传统审美教育、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之外。我想作为美术教师更应重视对人的培养,如何以美育人、如何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从而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是我们所要做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在探讨一下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一在学校教育中,运用艺术美、社会美和自然形象美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起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美能塑造人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和体态美,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美育对培养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人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特殊的功能。蔡元培认为实行美育,可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鲁迅也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相符,然其力足以渊遂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以辅道德以为治。”这就是说,美育既和德育不同,又能辅助道德。美育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德育的深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美学理论在教育中的实践与运用,美学和美育为着一个共同的最终目的:实现人的自身美化。语文美育也不例外,形成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就是人的自身美化。其任务主要落实两点: 一是审美情操的教育。通过课文的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学生的情操高尚起来。美育是人心灵的体操,课文的形象因素、情感因素等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性情上得到陶冶,人生境界上得到“净化”,人格得到  相似文献   

11.
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审美教育都必须以形象来感人.因此,语文课的教学必须突出文学形象。这些形象常常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富有强大的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美学价值。所以语文美育可以借助课文中的形象,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思想为指导,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化形象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他们的美好人格,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2.
一、美育的内涵、目的和意义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指出: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因此,作为历史学科教师,应该结合本科教学特点,加强美育的渗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理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充分挖掘历史学科中蕴藏的“美”,通过美的典型和美的境界的陶冶作用和诱导力量去美化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确立追求真理的意向,催开学生理想的花朵,萌发学生崇高情操的胚芽,并“导之以行”,通过历史中的美育“使他们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以充分发挥史学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一、美育的内涵、目的和意义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指出: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因此,作为历史学科教师,应该结合本科教学特点,加强美育的渗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理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充分挖掘历史学科中蕴藏的“美”,通过美的典型和美的境界的陶冶作用和诱导力量去美化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确立追求真理的意向,催开学生理想的花朵,萌发学生崇高情操的胚芽,并“导之以行”,通过历史中的美育“使他们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以充分发挥史学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而美育在五育之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更是五育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本文聚焦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四大核心素养,将学校周边的审美学习资源分为四大类美育图谱,分别指向自然、艺术、生活、文化之美的审美培育。以美育统领课程教学文化,开展“引领—融合”式的育人实践探索,力求使美育面向学生全体,覆盖教育全过程,推动育人方式转变,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以载道,语文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的因素和空间。语文教学应注重智育、美育、德育相结合,智育在于启迪智慧,美育在于陶冶性情,德育重在塑造健全的人格,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16.
文学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作用是由于其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功能决定的。文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育人,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塑造高尚的人格。在文学多元化和经典文学边缘化的当下,深化文学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人类完善自身、造就完善人格、实现优美、灵魂的人类工程学。广播电视大学美育是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有健康体魄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体育是并列的,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爱国主义感情、促进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8.
宋伟  王达 《河北教育》2023,(Z1):59-61
<正>“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是学校美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内涵和目标。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其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较之学校教育的其他方面,美育贵在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重在温润心灵、陶冶情操、品格养成,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申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宙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素质教育离不开学校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和审美情趣,艺术教育过程中大量的审美因素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真、善、美。教育过程中的审美性可以缓解德育中的机械性灌输.  相似文献   

20.
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长期被忽视,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欲养成学生高尚纯洁之人格,亟需调研中小学美育现状,探索改进美育教学的策略,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