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相传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先后献给厉王、武王,玉工们都说是块石头,国王恼怒.卞和被砍去左右脚。但卞和坚信这块玉璞一定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直到楚文王即位,叫人剖开玉璞.果然得到稀世美玉,  相似文献   

2.
贾宝玉“真顽石”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宝玉”并非“真顽石”,而是介于美玉和顽石之间,似玉非玉,似石非石的一块美石。在传统文化看来,玉象征着高贵、清雅、智慧,石象征着卑贱、平俗、愚昧,“假宝玉”集这两种文化品格于一体,凝结着事物的正与反、是与非、优与劣、善与恶等,而正邪两赋成为贾宝玉的最独特思想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美玉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任何其它物品都无法比拟的。中国人对于美玉非常喜爱 ,十分尊崇。美玉在中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象征意义。玉在中国文化中 ,不仅是一个名词 ,还是一个泛称。在《说文解字》的玉部 ,有一百二十多个字 ,其中光表示玉名的就有三四十个。《汉语大字典》中 ,玉部的字多达六百个。仅这一点 ,就可以看出玉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两块美玉     
珠宝商棒出两块美玉,对一位顾客介绍:“两块玉都是珍品,不过,这一块上有一个小小的瑕点,而那一块却完美无瑕。——您选哪一块呢?”顾客选了有瑕点的那一块,并且指着“完美无瑕”的那一块说:“恕我直言,那是赝品。”  相似文献   

5.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想知道一块玉是不是美玉,就要烧够三天,然后再来看它合不合乎美玉的标准;如果想知道一棵树是不是豫章木那样的栋梁之材呢,必须要等它长够七年之后,才能看得出来。字面上说的是分辨美玉和良木,后世则常用于表达“辨别真伪好坏必须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不能简单下定论”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不贪为宝     
战国时,宋国有个叫子罕的官员。一次,有人送给他一块美玉,他不收。那人说,这可是稀世之宝啊!子罕回答说,正因为如此,我才不收。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我收了你的玉,你我都失去了宝;不收,我们不是各得其宝吗?来人羞愧地走了。无独有偶,春秋鲁国人左丘明有句名言也是“不贪为宝”。  相似文献   

7.
林红玉本名隐喻其人如玉,她是除宝玉、黛玉、妙玉之外的另一块色泽艳丽的美玉,具有"玉性"特征。如同其他的以"玉"字命名的人物形象一样,她也有"高洁""诚信""智慧""忠义"等"玉德"之美,她是作者所同情、赞颂的下层丫头形象。作者以"玉"字为其命名应特别值得注意,对林红玉本名隐喻的索解似可以还原其人的本来面目,消除对她的种种误解。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阅读》2007,(6):15-15
这一首说的是妙玉。 判词前“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美玉”就是“妙玉”,“泥垢”与判词中的“淖泥”都是喻不洁之地。  相似文献   

9.
谢燕玲 《教师》2012,(18):71-72
教育需要品牌,学校需要品牌.培优培尖计划很重要。好的生源就如一块块美玉,“玉不雕不成器”,刀法各显神通,目标只有一个。在语文科这一片小方田里,如何精心雕琢我们的美玉呢?笔者认为可从兴趣出发,借助生物“共生圈”原理,依据适当的学法指导,开辟语文培优培尖的小天地。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年轻女教师:别人向往喧闹的都市,我却喜欢宁静的乡村;别人爱扬名于世,我却想默无声息;别人追求金钱和官职,而我常说,这些对我都没有诱惑……于是,很多人都说我有病,请问,这也算是一种病吗?如果算,我该怎么办? 舞钢市 林 蓓林蓓老师: 生活其实就像一块美玉。可能有人会把美玉藏之于枕底,日夜守护,寝食不安;也可能有人将它精工雕琢,赠之于情人,以赢取爱情,或者贿之于上司,来博得高官;但同样也可能有人将它视为普通的石子,铺在路上,给行路的人们以平安的祝福。然而,不管怎样,玉依然是玉,它并…  相似文献   

11.
释“球”     
“球”的今义指一种体育用具,它的初义又是什么呢?《辞海(1999年版普及本)》解释道:“①球形物体;②同‘谬’,美玉。也指玉磬。”《辞源》则作:“①美玉;②玉磐;③今借作‘毯’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道:“①美玉;②玉磬。”综观以上几种辞书的解释,“球”在古代主要有两种意思:一是美玉,二是玉磬。这似乎是没有分歧的。然而,“球”果真可以释作“玉磬”么?笔者认为,“球”的初义为“玉”,并无“玉磬”之义。  相似文献   

12.
美玉缀罗缨     
孔子曾说:“君子于玉比德。”他认为玉具有仁、知、义、忠、信等君子之风。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更是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古人给美玉赋予了那么多人性的品格,以至于到现在人们仍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在《诗经》中有很多以玉喻人的句子,例如《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一个男子赞美他将娶的妻子不但容貌美丽,而且有美玉一般的内心。但被比喻成玉人的人,并不都是女子,常常也被用来指男人。例如《世说新语》说嵇康:“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意思是他喝醉后,就像一…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八课. [导入设计] 师:上课前,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璞玉(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  相似文献   

14.
在封建时代,为官者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的很多,而严格自律、廉洁拒贿的人也不在少数。如子罕辞宝:战国时,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美玉,就拿它献给管理城务的官吏子罕。子罕不肯接受,说:“我把不贪当作宝物,你把美玉当作宝物。如果把美玉给我, 我们就都丧失了宝物,不如各人保留自己的宝物吧。”羊续悬鱼:东汉的羊续喜欢  相似文献   

15.
雨·彩虹     
天空雪白雪白的,似一块洁白的玉。唉呀,是谁不小心弄脏了这块美玉?雷公公大发脾气轰隆隆——风妹妹赶紧逃离。这时,嘀嗒、嘀嗒。是谁哭得那么伤心?原来云姐姐被雷公公吓坏了,掉下无数的眼泪。突然,不知哪个小调皮,悄悄把天空擦得雪亮雪亮的。太阳公公出来了,穿着一件美丽的长袍  相似文献   

16.
胡静 《基础教育论坛》2013,(Z1):109-110
<正>曾经读过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年轻的父母们也得到了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阅读》2007,(5):15-15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这一首说的是妙玉。判词前“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美玉”就是“妙玉”,“泥垢”与判词中的“淖泥”都是喻不洁之地。  相似文献   

18.
孙露  赵玺 《华章》2013,(28)
南阳玉雕,历史悠久,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玉雕以具体的形象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阳玉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深深影响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在雕刻美玉的过程中,把设计中的造型设计、色彩搭配、纹样设计与古代雕刻技艺相结合,巧妙地运用到南阳玉雕中,尽显美玉的博大与精深。  相似文献   

19.
蒯春艳 《考试周刊》2014,(28):47-47
<正>真的美玉,常温馨人的心胸,控制人的手腕。温馨的是诱惑,控制的是能力。以艺术心琢玉,随物赋形,顽石雕情种,美玉琢颦颦。育人如养玉,以长者心教人,因材施教,慢生温馨的是修正,优生奖予的是激励。育人如养玉,相悦两欢娱。一、白玉微瑕,童心性灵白璧微瑕,唯在真情,天下本无全,无瑕非真品。前两天,听一大师讲琢玉,玉女天成,可惜开脸时才发现玉石有一黑处,俏身斑脸,本想报废,猛然想到《聊斋》瑞玉洗黑的故事,是表现爱情忠贞、洗黑成美主题的,于是大师将玉器和文字一结合,让人产生无尽联想,产生一种美在心灵的情趣提升。  相似文献   

20.
疵点     
孔雀意外地得到一块美玉。那块美玉玲珑剔透,白里透红,十分可爱。孔雀把它当作宝贝,爱不释手。孔雀欣赏着这个宝贝,心里高兴极了。它想,真是老天开恩,赐给我这么宝贵的东西,这辈子应该知足了。正当孔雀盘算着如何把这天赐的宝贝珍藏起来的时候,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