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初中生》2012,(16):17
正"压洲"是指如今西方资本向亚洲转移,同时也将压力转移到了亚洲。如此一来,亚洲似乎变成了"压力之洲"。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每个地方各自的承受能力也不同,不能超负荷运转。一旦超负荷运转时,就会出现这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内涵、基本特征谈起,分析了影响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在改革开放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提出提高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心理超限效应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处于一定的阈值范围内的。适时、适度的刺激 ,能够激活人的心理活动状态 ,使人的学习、工作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而这种刺激一旦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 ,就会引起心理感应上的零效应或负效应 ,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超限效应。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 ,人的学习活动是刺激———反应的过程 ,因此 ,心理超限效应也广泛地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二、教育教学中心理超限的表现1 时间上过度的超限效应时间上过度的超限效应 ,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拖堂”。有的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 ,讲课时不突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4.
学生挫折心理的不良表现及其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定 《教育探索》2000,(11):71-71
挫折是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遇到障碍又无法克服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一、学生挫折心理的不良表现  挫折是人的心理发展由不成熟阶段过渡到成熟阶段的必经之路。由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各异,自我调适能力不同,反映出来的强度也不一致,主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得学生产生挫折心理,并通过不同的行为表现出来。  1冷漠有些学生遇到挫折后,变得意志消沉,抑郁寡欢,对人、对事、对班级活动都漠不关心,整天没有喜、怒、哀、乐等情感反应。  2嫉妒不少学生非常渴望被老师、同学重视,但苦于自己的能…  相似文献   

5.
心理是现代战争空间的扩展,它是人的要素。未来战争,不论武器装备多么优良,战争样式怎样变革,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仍是人。因此,为适应打赢要求,军人必须审时度势接受心理矫正,使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残酷激烈的战争中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应急能力、认识能力和防御能力。当前,加强对军人的心理管理和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且越来越激烈,包括体育活动;而在体育竞赛中胜出与失败是此生彼长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素质不过硬,处理问题还不大成熟,在面对失败时往往会出现一些脆弱的表现。笔者欲对中学生体育竞赛中失败之心理承受能力进行探究,阐明中学生失败心理承受能力之现状,分析其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差之原因,进而为提高其失败心理承受能力提出相对合理的建议,以期对此议题的进一步探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的心理承受力的强弱有着密切关系.影响心理承受力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铸造科学思维,提高认知水平;二是学会正确归因,引导学生释放消极情绪;三是进行耐挫教育,培养坚强意志;四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五是倡导自我教育和同学互助,培养良好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8.
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已日趋不足,对其培养不仅是学校而且是家庭和社会都必须长期重视并应有效解决的问题。影响心理承受能力因素有:压力源的性质与特点;逆境的强度和积累度、心理失衡的程度与目标;个体气质、性格;个体需要、理想和信念等。  相似文献   

9.
李文砚 《文教资料》2006,(32):101-102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现象普遍比较严重,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很有必要。这一问题的解决,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家校结合,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帮助中学生树立自尊心、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各种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明显上升。当代中学生有40%左右的人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例高于其它人群。严重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随之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培养的理论模型是:刺激变量(S)→机体变量(0)→反应变量(R)。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培养的实践对策主要包括:制定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目标;明确承受能力培养的重点内容(建立目标体系,注重成就动机培养,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提高信仰和价值观效果,提高自我效能感,经受挫折考验);明确承受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提高工作针对性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生存能力的强弱.因此,心理承受能力是生存能力的前提.目前,当代的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容乐观,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增强生存能力,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正确地认识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第二,冷静下来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三,积极行动,战胜挫折.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教师都会有同感,即责任感与使命感、自信与自卑感、压力与困惑感等。这些心理感受会依据每个人不同的经历与学历、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赋予自身相应的情绪、情感、动机、目标、态度、行为和结果。好的结果自然会给人一种成功而愉悦的心理体验,使人更加自信;反之,则会给人一种不良的、甚至很糟糕的心理体验,使人感到自尊心受损而失去自信,压力与困惑会接踵而来。不仅工作的积极性和兴趣受到压抑,其身心健康和_T作效率也会直接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概念谈起,分析了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因素,并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心理效应,是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差异性。心理效应多属于偏见,具有消极作用,但只要恰当地利用之,也可以发挥出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成长的同时,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开始对成年人的言行进行批评和反抗.如果成年人的要求和期望与孩子的思想不能形成共鸣,或是超过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从而出现反抗与对立.这就是说,即使有利于满足我们某种需要的刺激,如果超过了一定限度,也会给人带来伤害,会使人在心理上产生根本性的逆转,由原来的赞成、接受、欣赏转为反对、拒绝、造避.  相似文献   

17.
所谓“心态”,讲的就是人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态,不仅要求载体具备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善于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源于载体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持有客观的、辩证的看法。班主任工作中应该表现出良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际走访的形式对都匀市江洲村居民支付水费情况、居民的经济收入进行了调查。计算了当地居民对水价的经济承受能力,分析了当地居民对水价的心理承受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较低,尤其是对水价的心理承受能力更低。提出了提高都匀地区农村居民水价承受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人,心中所产生的美感却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环境里面对相同的美的事物,内心所产生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在绘画过程中人的审美心理是如何产生和体现的呢,本文将从审美心理的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高职学生心理状态包括环境因素、对学习内容定位不准确。解决高职学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对策是正确地认识高职,准确地为自己定位,打造良好的高职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