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开门办报欢迎监督川报召开特约评报员会本刊讯4月4日,在四川日报召开的特约评报员会上,总编辑姚志能强调开门办报,欢迎读者监督舆论。四川日报聘请特约评报员始于1990年,至今已坚持了七个年头。在这次以研究今年评报工作为主题的会议上,姚志能与来自巴山蜀水各...  相似文献   

2.
架通读者与报纸交流的桥梁——’98四川日报特约评报员座谈会纪略本刊记者肖晓冬春风拂面,杨柳依依。3月2日到4日,来自四川各地的20多位四川日报特约评报员,满怀对党报的一腔深情,欢聚成都龙泉驿星光花苑,就如何办好四川日报,搞好评报工作,拓宽报纸与读者的...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新闻     
工人日报请专家评报4月2日,工人日报约请10多位特约评报专家座谈,对第一季度的工人日报评头论足。工人日报总编辑盛明富等报社领导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工人日报为了不断提高办报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一直比较重视专家、读者和社内的评报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周文华)河北日报为评报员赠订《新闻战线》河北日报为鼓励评报员,提高他们的新闻理论水平,真正把河北日报评报工作搞好,已连续4年为评报员赠订《新闻战线》。一些评报员反映,通过认真阅读《新闻战线》,增加了新闻知识,对提高评报、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袁顺庭)平顶山日报荣获…  相似文献   

4.
我是《常州日报》的通讯员,又是特约评报员。最近,围绕着怎样搞好市、县报的新闻改革,在家乡农村——漂阳县前马乡西芮村召开了一次农民、教师评论《常州日报》座谈会。现将发言整理如下: 芮平洲(前马乡西芮村会计):我们村上连小学在内,订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4,(20)
<正>四川日报讯全方位革新刻不容缓,一体化方向坚定不移。9月18日,川报全媒体集群首批新媒体产品全新亮相,标志着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靖平出席发布会并宣布川报全媒体集群首批新媒体产品正式上线。此次发布的6个新媒体产品,包括"四川新闻"、"川报观察"两个移动客户端,全新整合升级的四川日报法人微博、微信,以及  相似文献   

6.
今春伊始,刚刚创刊5周年的北京法制报做出一项决定,报社要在广大读者中公开征聘特约评报员,让读者对该报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这使我感到新鲜,于是,我就对该报的一期报纸评了个“体无完肤”,整个报纸版面被我用红笔勾成了“大花脸”,其中有些意见简直是属“鸡蛋里挑骨头”之类。但报社“闻批评则喜”,毅然聘请我为特约评报员。在首次评报员座谈会上,我见到了该报总编  相似文献   

7.
今春伊始,刚刚创刊5周年的北京法制报做出一项决定,报社要在广大读者中公开征聘特约评报员,让读者对该报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这使我感到新鲜,于是,我就对该报的一期报纸评了个“体无完肤”,整个报纸版面被我用红笔勾成了“大花脸”,其中有些意见简直是属“鸡蛋里挑骨头”之类。但报社“闻批评则喜”,毅然聘请我为特约评报员。在首次评报员座谈会上,我见到了该报总编  相似文献   

8.
为了逐步把报纸办好,从去年初以来,《泸州报》建立和完善了多种形式的评报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大读者评报。读者评报,第一个发现报纸差错的,报社按差错不同种类给予奖励。评议信件在报社编辑部传阅,或张贴出来供大家阅读。特约评论员评报。我们聘请了10位特约评报员,请他们按报社排列的顺序,每人每月评一期《泸州报》,他们评议的报纸和评议报纸的书信,在编辑部内部传阅,然后统一保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1995,(6)
从“夹缝”中开拓新路──扩版的体会四川农村日报编委会本栏责任编辑邓俊近几年,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农民报受到的冲击最大,遇到的困难最多,处于大报与小报的“夹缝”中。全国除少数几家农民报发行量比较稳定以外,大多数大幅度下降。发行数量减少,新闻纸陡涨,农村...  相似文献   

10.
扩版应该扩些什么?顾冰清现在不少报纸都实现了扩版,无论是日报还是晚报,也无论是党报还是专业报,从对开4版扩至对开8版、12版、16版,甚至更多。有的即便没有扩版,但也憎出了诸如周末版、星期刊和其它周刊、专刊等等,有的还办有报中报。报纸的扩版增期,标志...  相似文献   

11.
自2007年7月起,苏州日报社推出《每周评报》业务。由报社新闻研究室专职评报员每天对报社出版的《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以及《现代苏州》杂志、苏州新闻网等进行业务点评。在报社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为适应网络时代媒体的新变化,同年8月份又推出了《每周评报》网络版。目前,评报系统已经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架构——社领导评报、评报员专职评报和以BBS为网络平台的全员评报等。  相似文献   

12.
自1952年10月1日创刊,四川农村日报已经走过了自给10年的历程。站在新世纪的今天,回望川农报50年风雨,50年耕耘,令人感慨万千。今天的成就与辉煌,或许是当初创业人没有预见和想象到的。但正是他们创业时期的艰苦奋斗和敬业精神,激励着川农报与时俱进,再创今天的辉煌。川农报的第一任总编辑李半黎老人,他为川农报制定的办报思想,至今为川农报所享用。前两天,川农报同志前往探望这位90高龄的老报人时,他还念念不忘地叮嘱:“要求实,不要吹。”求真务实的风范,令人敬仰。(一)一部川农报50年的曲折发展历史,是…  相似文献   

13.
提高业余作者素质加强写作队伍建设沪州日报召开个人作品研讨会本刊讯1995年11月22日,沙州日报召开了“李洪戎评论作品研讨会”,开创了沪州市新闻界对个人作品开展研讨的先河。李洪戎同志是沙州日报的特约评论员,四川通讯报驻沪记者站记者。10年前他放弃了文...  相似文献   

14.
纠正扩版误识进一步发挥优势王俊峰全国300多家地市报,1992年前为对开大报的仅五六家,去年变对开大报的已达六七十家。宁波、汕头、石家庄等日报,还扩为对开八版。地市报的扩版,充分反映了新闻改革与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同步性。也可以说,地市报扩版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办出新的风格———评扩版后的中华新闻报陈广琳以服务中国55万新闻工作者为己任的中华新闻信息报在她创刊四周年之际扩版,由原来的四开八版周一刊扩版为对开八版周一刊,并更名为中华新闻报。综观扩版已五个多月的中华新闻报,该报已呈现出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扩大信...  相似文献   

16.
地市报扩版要兴利除弊王振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近几年来,全国地市报纸在大报扩版的影响下,从沿海到内地,也迅速掀起了扩版热。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公开发行的310多家地市报,就有50多家竞相改版、扩版或增加星期天及周末版。有180多家改为日报,还有不少家地...  相似文献   

17.
依笔者之见,要当好一名业余通讯员,除应具有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外,尚须念好“读报、用报、评报”的“六字经”。“读报”是前提,“用报”是关键。仅以当一名《四川日报》通讯员为例,应责无旁贷地尽量一期不漏地认真阅读该报。否则不可能全面洞悉、掌握该报的报道要点、宣传动向和报纸特色。不读报,就谈不上用报,写的稿件不是内容与别人早已见报的雷同,就是笔触滞后,文章不能采用。作为对川报有30年阅龄的老读者、撰稿者的我,除坚持将该报刊登的佳作剪辑成册外,每当给川报投稿前,总要复读翻查一下近二三个月的该报,若构思…  相似文献   

18.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今晚报去年11月27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登消息:从2003年1月开始,聘请800位读者评报员,同时拿出10万元,“高价买建议,虚心听批评”。其目的就是开门办报,进一步提高办报质量,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据了解,一次聘请这么多的评报员参与评报活动,拿出大数额资金奖励评报员,在天津新闻界尚属首例。 今晚报10万重金买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条评报意见透现尴尬现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南通日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报纸未扩版的前提下,开办了《新农村》专版,加大对‘三农’的宣传报道力度,可喜可赞。但是,一周只有一块专门版面,有些不适应新农村建  相似文献   

20.
大报设评报员很常见,而企业报则不是很多。除历史上的原因,现实中办报决策者不重视评报工作是个重要因素。而《江苏石油报》长期坚持抓好评报员的工作,报纸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评报员金火生著文认为,设评报员进行评报工作是「报社一项基本建设」,对「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报纸的整体质量,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金火生在评报工作中有这样的体会:评报员要特别认真。这体现在评报过程中。拿到报纸只要『宏观扫描』在获得比较满意的答案后,接下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