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今年是8所香港高校(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在内地招生最多的一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一些成绩优异的应届毕业生对香港高校的报考也异常火热,不再把北大、清华等内地名校作为唯一选择。有人认为,香港高校受到青睐的原因在于其高额的奖学金,如香港中文大学甚至每年都挑选100名内地学生,给予其大学四年高达50万港币的奖学金。但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认为,港校的魅力在于其自由、灵活的学风,更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此外,学生出国机会也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2.
2005年高考北京理科“状元”陈秀野拒绝清华大学,远赴香港科技大学学习,引发“北大、清华顶尖生源流失”的讨论。2006年高考结束后,携优良教育机制和高额奖学金的双重优势,香港高校在内地的火爆招生阵势和“掐尖”做法以及“鲇鱼效应”,引起部分教育界权威、社会人士和学者的担忧。“北大、清华将被香港高校扫成二流”的观点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旅美学者薛涌接连在博客中抛出《北大清华要甘当二流》《香港的大学招生为何偏爱穷人》等文章加以回应,声称如果北大、清华不放下“一流”的架子,以平常心为学生服务,那么香港高校取代北大、清华而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头羊”势头将难以阻挡。“北大、清华沦为二流论”引起了轩然大波。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都展开了激烈的论争。 论争无休止,然而事实是。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人数及生源质量均创历年新高。香港大学等八所香港高校在内地计划招生1300人,而内地报名人数却突破三万,录取比例大约为1:23。其中仅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四所高校就招收了约900名内地优秀考生。香港高校内地招生热,给众多考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使多年来内地沿袭已久的高考招生格局为之一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王恬 《广东教育》2006,(9):67-68
1998年,香港开始在内地招生,八年中,其招生热度逐年上升,招生人数和范围一扩再扩,增长速度惊人,今年招生人数及生源质量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仅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4所高校就招收了约900名内地优秀生。而不少尖子生更是放弃了北大、清华等国内知名高校,选择香港高校。  相似文献   

4.
事件:与去年相比,今年参加香港高考面试的北京学生的高考分数,比去年更高,人数也大幅增加,其中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报名人数都达到1600人。据学校内地招生负责人介绍,香港大学一流大学取决于什么?先从学生角度看,多数人的逻辑通常是:好学生愿意去的高校必然是一流大学,反之,不愿意去的则不是一流。由此推导,内地诸多“尖子生”涌向香港,已经在“用脚投票”,北大、清华等高校当然不配“一流大学”的桂冠。其实,持有这种判断的人往往忽视了当前社会实用主义的氛围。内地家长和学生选择香港高校,恐怕很少人会去考虑他们是否是“世界一流”,而是被其丰厚的条件诱惑,诸如有高额的奖学金、与海外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多、就业选择相对较多等。一所成功的高校固然以优秀生源为傲,但成就大学的,并不在于能否招收多少“尖子生”,而在于学校是否能把学生培养成一流人为何香港大学会成为“抢手货”香港大学为何毕业学生成为“抢手货”和“热销产品”,这与它们以学生为核心教育培养机制有着很大的关联。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灵活的交换生制度。比如有一个学生在上完大一以后,要求休学一年去实习,实习完了以后他又申请了交换生的名额。作为交换生,可以带学分回来也可以不带学分回...  相似文献   

5.
新闻回放:香港八所高校内地招生2002年,香港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8所高校在内地招收自费本科生,拉开了香港的大学在内地招生的序幕。今年,香港的大学纷纷看好内地的生源,香港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继续在内地招收自费本科生,并且招收的计划进一步增多。  相似文献   

6.
据有关媒体报道:去年北京地区的高考状元被香港科技大学录取,今年可能还会发生同样的情况.另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各地约有1万名申请香港大学的学生,数量是去年4848名申请者的两倍.预测今年有多达2000名内地学生将进入香港8所公立高校就读.这种试探性的争夺渐成势头,生源之争由于海外学校的介入变得更加激烈,这确实对内地的一流大学构成了威胁,对内地名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产生不利影响.虽说外国学生也在涌入中国,为了能招到全世界的优秀学生,北大也提供了更多奖学金的机会,但已有的国内生源优势不能这样轻易被人抢走.  相似文献   

7.
今年香港大学内地招生堪称收获丰硕。据香港大学有关人士透露,港大已确定录取内地省级高考头名11人,包括北京3名文科头名、上海和湖南文理头名等,相比去年人数增加近一倍。香港大学给同时报考了北大的3名北京女生提供的是每年16万港币全额奖学金。广东  相似文献   

8.
透视香港高校内地招生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香港8所高校在内地招收自费本科生以来,中国内地报考及就读人数逐年上升,并由此掀起一股赴港就学的热潮。仅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今年在内地17省市就招收了716名优秀生。如何看待这一教育现象,需要对香港高等教育发展趋向及招生特点作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9.
今年香港招收内地本科生(全日制)的院校有12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树仁大学、珠海学院。  相似文献   

10.
香港各大学今年扩大在中国内地招生的动作不仅动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奶酪”,更使人质疑内地大学的教育体制和竞争力。有学者日前发表文章说,香港在硬件、师资以及就业和出国深造等教育优势,以及丰厚的奖学金,将吸引内地最优秀的学生赴港就读,今后内地的一流学生将争相竞争香港的大学,“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大学扫成二流”。“二流说”让北大、清华以及中国教育体制再度受到舆论的责难。人民日报社主管的《江南时报》近日发表署名文章说,作为百年名校的北大、清华,它们的声誉已遭多方质疑。文章指出,中国大学的弊端主要包括:学官不分,资…  相似文献   

11.
港校招生计划据悉,今年香港在内地招生的12所高校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岭南大学、珠海学院、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公开大学,12所港校共招收超1400人。除了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参加内地统招外,其余都采取自主招生。  相似文献   

12.
十年能干成什么?当中国内地的很多著名大学,诸如北大、清华都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志向,但依然“路曼曼其修远兮”时,香港科技大学——这所建校仅十余年的年轻大学,却创造了令人震惊的奇迹:从总体实力来看,在世界大学500强排名中,它名列香港各大学之首,超过了近百年历史的香港大学,又以只有4个院、500名教员的“规格”,仅列名目齐全,有着7577名教职工的清华大学之后,而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中国知名大学均在其下。  相似文献   

13.
高校直通车     
香港大学首次招收内地自费生香港大学2002年首次在内地招收近40名的自费大学本科生,报考的条件是必须达到内地重点大学控制线。香港大学今年首批在内地招生的地区是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和福建。由  相似文献   

14.
港校报考ABC     
招生形式须分清 香港高校招收内地本科生始于1998年。目前,香港招收内地自费本科生(全日制)的院校有12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树仁大学、珠海学院。港校在内地本科生招生主要有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5.
很多"高考状元"弃北大、清华而转投香港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并因此引发北大、清华被香港高校扫入"二流"的说法.然而另一种来自北大的论调却应引起公众警惕:北大法学院教授孙东东曾呼吁今后把香港高校的招生纳入统招计划--孙东东认为,目前的招生制度为香港高校招生提供太多便利,但客观上造成内地名校录取考生不报到、浪费招生计划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职业》2008,(4):14-14
香港特区政府将2008年大学非本地生占总人数的比例上限由10%提高至20%,部分香港大学将扩大在内地的招生名额。香港浸会大学计划今年招收200名内地生,去年该校录取了140多名内地生。随着香港通胀有所上升,香港部分大学在公布2008年在内地的招生政策时,同时调高学费等相关费用。  相似文献   

17.
港校报考ABC     
A招生形式须分清 香港高校招收内地本科生始于1998年.目前,香港招收内地自费本科生(全日制)的院校有12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树仁大学、珠海学院.港校在内地本科生招生主要有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据香港媒体报道,内地共17名省级和市级状元被香港大学最高达48万元港币的奖学金挖走,情愿舍弃内地学生趋之若鹜的北大、清华。省级状元中,包括北京3名文科头名、上海2名文理头名、湖南2名文理头名,另外还有来自广东、安徽、云南、西藏等地各1名高考头名,这些状元大部分修读文科。北京的3名女状元本来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2005年北京高考“状元”陈秀野拒绝清华远投香港科技大学还是个别学生的选择的话,那2006高考过后,北京的优秀高考生纷纷转投香港各大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了。内地学生对香港大学趋之若骛,正在颠覆着一种北大清华是中国最高学府的传统观念。这一现象引发了“北大清华顶尖生源流失”的讨论。而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正是香港各大学的高就业率。就这一现象,我们该怎么看待呢?从香港各大学的高就业率中,我们又能学到什么、思考什么呢?请看本刊特别策划。这个策划不但对普通高校有所启发,对职业院校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1998年开始,香港高校开始面向祖国大陆地区招收内地考生,随着考生报考人数的增多,招收内地考生的香港高校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共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珠海学院等12所高校从2007年开始在河北省招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