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主题图顾名思义是所授知识点的"主题"所在,是将无形的数学模型渗透在现实的生活中,它可分为"单元主题图"和"课时主题图"。如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第六章"时、分、秒"。首先出现了"我们赢了"这幅单元主题图,然后分别摘取图中的部分内容为教学素材进行研究导入新课,直观化地呈现问题。其主题图呈现方式主要有三种:自然情景、活动方式和对话形式。如何引导学生借图解题,我从以下四个方  相似文献   

2.
主题图作为新教材的一大特色,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由于认识的误解和操作的偏差,“主题图”使用误区颇多,要想合理使用主题图,发挥主题图的作用,教师要系统地阅读教材,深挖主题图的内涵,灵活处理教材.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数学教材中,"主题图"占据着很大的篇幅。主题图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正确使用主题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巧运用,落实探究教材中的一幅主题图就是一个问题情境的再现。在教学中,我们要认真领会主题图的编写意图,巧妙地运用。例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巧妙运用教材里的主题图,深入挖掘主题图的内涵,让  相似文献   

4.
<正>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特点之一是由主题图呈现信息,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展开教学。学生可以通过主题图中熟悉的生活事例或喜闻乐见的故事,寻找到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数学信息。课堂教学中,主题图运用得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例如,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一课,第一次教学时,我直接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第一次教学片断:师(出示主题图,如下):认真观察主题图,你能发现哪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描述 1.主题图的说明 "小熊购物"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页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课的主题图.  相似文献   

6.
杜辉 《教育文汇》2013,(9):33-34
读懂教材,读懂主题图,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主题图是学生学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现实。每一位教师都应充分理解和把握主题图的呈现意图,用好、用活主题图,让主题图的教学更凸显课堂教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在现行的数学苏教版教材中,主题图是一个大的亮点。但教师在实际使用"主题图"时会存在着许多误区:弃置不用、随意更换、本末倒置或机械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主题图进行有效地处理,从而使"主题图"成为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数学教材提供了丰富的主题图。所谓主题图,是指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蕴含了所要学习的内容或者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的画面。这些主题图往往以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集趣味性、启发性和现实性为一体,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一、主题图使用现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主题图的现状与理想状态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浮于表面。色彩斑斓的主题图背后其实蕴  相似文献   

9.
<正>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很重要的。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探究呢?一、引导提出有效的问题现行的小学数学新教材有很多的主题图,在主题图的呈现时机上教师可以灵活处理,特别是需要根据自身所设计的课堂教学进程或动态生成需要,把教材原有"主题图"适时呈现,使其充分体现出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数学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解题策略是学生在探究问题答案时产生的思维方式。有效的解题策略能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寻找突破口,获得正确的解题方法。数学教师如何把握教材特点,通过课堂渗透解题策略的指导,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一、借助主题图,渗透解题策略小学数学教材设计很多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对数学学习的引导有很大的作用。主题图内容丰富,是渗透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主题图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主题图特有的"场景"和"情境"有机融合的方式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教学信息资源,它"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富于科学的数学理趣和浓厚的儿童情趣。因此,如何深入挖掘和优化活用主题图,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本中的主题图,不仅是数学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完善,而且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本文在阐述小学数学主题图运用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课堂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1.通过主题图了解数的组成。主题图的作用不仅要使学生能够依据画面正确地进行数数,更主要的是通过画面了解数的组成,培养观察能力。如认数7,观察主题图,不仅要求学生正确地数出猪的头数,更主要的是了解7的组成:7头猪中,1头大猪,6头小猪,说明;2头花猪,5头白猪,说明;3头吃食,4头在玩,说明。让学生自己去观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材的创新成为各学科教改成果的一大亮点。品德学科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图文并茂的主题图是教学的主要载体。如何合理使用教材主题图,提高教学实效性是品德学科教学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以家庭生活为背景,呈现学生真实的家庭生活;以学校生活为素材,展现丰富的学校活动;以祖国文化为题材,再现悠久的历史文化三个角度阐述了合理呈现品德教材主题图,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主题图是苏教版数学教材的一大特色,利用主题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开展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我们还应当作适当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6.
第一册(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在教学中注重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年级儿童容易被生动、形象的事物所吸引,而本单元教材在1—10各数的认识中,每课都有一幅画面生动思想性强的主题图.教师可利用每幅主题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利用1的认识主题图,教育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利用2的认  相似文献   

17.
<正>主题图是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不仅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重视学生体验"的基本理念,更承载着重要的数学知识,渗透着数学的思想方法。我们在主题图的使用过程中只有用心领会,灵活运用,创造开发,才能有效地发挥主题图应有的功能,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一、化静为动,使"主题图"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一直以来被很多人误以为是语文课堂专用名词,其实数学同样离不开阅读。数学阅读是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服务,具有鲜明的数学特点。教师如何把握好阅读这把金钥匙,带领学生走进数学殿堂呢?一、读懂主题图,激发思维兴奋点笔者发现,数学课本每个单元主题都有一个大主题图,这个主题图体现单元主题的教学内容,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如果阅读得好,就能让学生置于问题之中,发现蕴含的数学问题。同时,主题图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实验教材的主题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或喜闻乐见的故事作为背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有些教师为了响应"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号召,在没有真正理解主题图的内涵前,就轻易地放弃了教材提供的主题图,以自己另行创设的情境取而代之,从而使主题图丧失了原有的价值。因此,教师在创造性使用主题图时,要慎为改之。一"、改"前关注图的承载功能主题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正>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新教材走进了学校,新教材无论是内容选择还是呈现方式,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特别是"主题图"色彩明亮、形式多样,且富有童趣,生动地展现了学习素材,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开放性和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一、有效利用主题图创设情境1.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