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其生活教育思想在我国的教育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现阶段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前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着缺乏针对性、忽视对象特殊性、未能形成教育合力、理论与实践脱节、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对此,借鉴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念,指出体育院校要提高认识,建构全员育人的教育模式;因材施教,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知行合一,发挥实习、实践、服务的教育功能,旨在为体育院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体育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关于这一期     
生活即是教育。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我们今天大力呼唤“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正映现出“生活教育”所闪耀的进步光芒。今天的“生活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新“生活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先进理念指导下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本刊这一期推出的《试论“生活德育”》所展现的吴家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虽然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创造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至今仍放射着璀璨的光芒。本文围绕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献身教育"与"教学做合一"理念探索聋校的教改之路。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是20世纪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创建了意蕴深刻、价值独特的健身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陶行知健身教育思想的文化意蕴就在于它的健康性、生活性、实践性,他的健身教育实践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他创造性地建构起了我国现代学校体育的基本原理和文化精神,形成了"健康第一"的健身教育思想和"动静合一"的健身教育实践,并使之贯穿在其生活教育的实践之中,总结和提炼出了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发展和创新了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理论和实践智慧。研究陶行知的健身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当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强国战略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图书馆实践工作对职业院校图书馆工作的指导意义,提出学习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把职业院校图书馆建设成为素质教育的阵地,课外实践活动的阵地,职业技能训练与培养的资源保障库,以培养学生“图书馆意识”,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为世人所推崇、所敬仰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理论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关于农村教育的理论实践和探索一直光芒四射,对我们农村教育改革有着极其重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育”与“养”的统一——论陶行知的人本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以“人”的因素作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突破口,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确立了包括全民教育原则、全面教育原则、民主教育原则、创造教育原则、生活教育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在内的教育理论,实现了“育”与“养”的统一,体现了教育主体的根本转变,实现了教育理论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向,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和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与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行知的体育思想和实践可分三个阶段。他在第一阶段所研究的体育理论在当时是先进的,对体育的认识也较为科学,为我国二十年代体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陶行知第二阶段的体育思想受其生活教育理论的影响最大。第三阶段他大力宣扬“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并加以实践,从而丰富了他的教育思想。 研究陶行知的体育思想,对更快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至40年代,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揭露和批判传统教育的弊端,努力探求“要使全国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的新路。岁月流转,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是,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审视,陶行知对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旧教育切中肯綮的批判,在开展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新型学校过程中提出的“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真知灼见,不但没有因时日的推移而黯然失色,相反,这些蕴含在平实语言中的深刻的教育思想对指导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晓庄师范是陶行知教育建设和教育改革实践活动的见证。重温“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理论及其实践 ,领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乃是教育之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