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柚子皮制备生物吸附剂用于去除水中的Cr(VI),考察了p H值、柚子皮投加量、柚子皮粒径、溶液离子强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中Cr(VI)离子初始浓度15mg/L、p H 1.5、反应温度25℃、柚子皮投加量1.0g/100 m L、吸附时间7 h时,Cr(VI)离子去除率可达90%以上。柚子皮对Cr(VI)离子的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来描述,吸附等温线线性相关性均较显著,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柚子皮对水中Cr(VI)离子吸附性能较好,且运行成本低,可推广应用于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治理。  相似文献   

2.
使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高氯酸掺杂的聚苯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光谱(UV)、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掺杂态和本征态聚苯胺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聚苯胺对Cr(VI)的吸附性能,考察了聚苯胺中掺杂酸浓度、聚苯胺用量、Cr(VI)溶液的初始浓度、吸附温度、时间以及溶液的p H值等因素与吸附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掺杂酸与苯胺(An)的摩尔比为1∶1时得到的聚苯胺对Cr(VI)的吸附容量最大;室温下,当聚苯胺含量为0.1 g,Cr(VI)初始浓度为200 mg/L,溶液p H值为2,吸附时间60 min时,聚苯胺对Cr(VI)的吸附容量达到189.06 mg/g,吸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商洛学院学报》2017,(4):49-53
采用化学氧化法,以硝酸为插层剂,分别以马弗炉和微波炉两种不同膨胀方式制备膨胀石墨;并采用超声沉淀法将纳米氢氧化镁负载在膨胀石墨孔隙中,制得改性膨胀石墨。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改性膨胀石墨投加量、Hg2+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膨胀方式对Hg2+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改性膨胀石墨吸附Hg2+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以甲醛/硫酸为改性剂,对龙眼壳活性炭进行改性制备吸附剂(LCSF),并用LCSF对模拟废水中的Pb(Ⅱ)进行吸附,考察了Pb(Ⅱ)初始质量浓度、p 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铅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LCSF提高了对Pb(Ⅱ)的吸附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荔枝壳活性炭用量0. 05 g、铅初始浓度为120 mg/L、p H=5、吸附时间45 min、吸附温度298 K,在此工艺条件下,改性龙眼壳活性炭对Pb(Ⅱ)的吸附量可达229. 72 mg/g.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其热力学参数△G <0、△H> 0、△S> 0,说明该吸附是自发的吸热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5.
商品化活性炭(AC)经柠檬酸预处理,再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进行改性,将得到的改性活性炭(SDS-AC)用于铜离子的吸附,考察改性剂用量、吸附时间、p H、SDS-AC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SDS-AC吸附铜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0.3%的SDS改性剂量效果最佳,最大吸附量为38.7621 mg/g,约为AC吸附量的2.5倍;200 m L铜离子初始浓度为50 mg/L的溶液吸附性能最佳条件为SDS-AC投加量为0.200 0 g,p H值为5,吸附时间为60 min;Langmuir等温线更符合铜离子在SDS-AC中的吸附行为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采用廉价易得的钢渣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水中磷、砷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钢渣投加量的增加,磷、砷的去除率增加,在磷的初始浓度小于50 mg/L,投加量为0.75 g/100 m L时,磷去除率达99%以上;在砷的初始浓度小于10 mg/L,投加量为6 g/100 m L时,砷去除率也可达99%以上。p H影响钢渣对磷、砷的去除性能,中性条件下,钢渣对磷的去除效果最好;p H 9~11,有利于钢渣对砷的去除。钢渣对磷、砷的吸附均符合Lan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具有"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特点。钢渣是一种良好的吸附除磷材料,对砷也有一定的吸附能力,磷和砷在钢渣上的吸附为竞争性吸附。  相似文献   

7.
实验研究了酸枝锯末对模拟含铬废水中的Cr(VI)的吸附性能,静态吸附结果表明,酸枝锯末对Cr(VI)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锯末对Cr(VI)的吸附率随着锯末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溶液初始pH的增大,吸附效果降低;随着吸附温度的上升,吸附效果升高.酸枝锯末对Cr(VI)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R2〉0.99),吸附平衡前,颗粒内扩散为吸附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砰〉0.99)来描述.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酸枝锯末对Cr(VI)的吸附为自发的吸热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8.
以柠檬皮渣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吸附阴离子染料刚果红的性质,考察了柠檬皮渣用量、吸附时间、刚果红初始浓度以及温度对刚果红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皮渣对刚果红的吸附量随刚果红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柠檬皮渣用量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柠檬皮渣对刚果红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为自发的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Cr(Ⅵ)废水并探讨其吸附能力,同时考察了树脂对Cr(Ⅵ)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通过树脂筛选实验优选出IRA-900为较优吸附剂,并进一步考察了吸附时间、树脂用量、pH值、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动态实验表明,树脂重复使用6次仍保持较高的吸附量和脱附率,说明该树脂可重复再生利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表明: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拟合树脂对Cr(Ⅵ)的吸附,IRA-900树脂对Cr(Ⅵ)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该吸附过程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0.
柠檬酸改性竹屑吸附亚甲基蓝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拓宽竹材剩余物的开发应用新途径。以竹屑为原料,柠檬酸为改性剂,制备了柠檬酸改性竹屑吸附剂,以亚甲基蓝(MB)为吸附对象,考察了pH、时间、吸附剂投量及吸附温度等对吸附剂吸附MB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溶液pH增大,吸附剂对MB的吸附量增大,pH在5-9间变动,吸附剂对MB吸附量变化不大;染料初始浓度和吸附温度增加,吸附剂对MB吸附能力增强;在吸附120min,吸附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在25℃、35℃、45℃时,吸附剂对M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06.38 mg/g、121.95 mg/g和125mg/g;竹屑吸附剂对MB的吸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