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九册阅读重点训练项目是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掌握文章中心思想。复习时要突出这两个训练项目,组织全册的阅读复习。一、归纳文章主要内容(一)掌握归纳方法:如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教材中介绍了四种方法。重点讲的是段意归并法。即:认真阅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概括段的大意,再把各段意连起来综合组织,就能归纳出主要内容。其它三种方法是直接摄取法、标题扩展法、抓关键词句及段落提取法。这三种方法都是辅助方法。(二)明确思考步骤:“段意归并法”可分三步思考:分清段落;概括段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阅读要得法     
能否正确地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是衡量我们阅读能力高低的标志。培养阅读能力的中心环节就是对讲读课文的学习。即通过老师的“讲”和“导”,使学生在掌握重点字、词、句、段的基础上对课文真正理解,逐步学会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和中心,把所学的知识一点一滴地转化为能力。   一、学会基本的读书方法   阅读一般分四步:初读,了解大意,理清思路;细读,理解文章内容;熟读,划分段落,归纳段意;精读,归纳中心和写作方法。   二、掌握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的基本规律   分段:一般说,文章中说清楚一件事或一…  相似文献   

3.
纳段意就是用一两句话把文章的段落大意溉述出来。归纳段意要做到准确、完整、简要。所谓准确就是要抓准段中的主要意思;所谓完整就是把与文章中心有密切联系的内容都要概括到段意里;所谓简要就是用于表达段意的话要简明扼要。  相似文献   

4.
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课本结构一览表”中规定,对学生的阅读训练,要培养他们“归纳段意,理解主旨”的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段落教学。而在“段落教学”时,又把较多的力量放在学生的语言训练上。我们首先向学生讲明:锤炼语言是一个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归纳段意,要把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生动性、匀称性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准确,就是不含糊,能全面正确地反映段落的主旨;简洁,就是不罗嗦,能用最少的语  相似文献   

5.
一、注意培养概括归纳能力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学时要紧密配合这一重点。根据“读写例话”中“给课文分段,把每段的段落大意概括一下。再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这样归纳出来的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比较具体了”这一方法,可先让学生按自然段阅读课文,概括段意,然后提问: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哪几自然段讲了太阳与地球的密  相似文献   

6.
(一)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要求在掌握字、词、句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帮你提升阅读一篇文章,一定要善于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可以使我们从文中吸取主要的知识,受到深刻的感染,得到教育和启示。如何正确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以下四种方法可以作为参考。1.段意归纳法。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整体,它是由各个段落组成的。如果我们抓住了各个段落的主要意思,也就抓住了整篇文章的整体意思了。因此,只要把每个段落大意合理地连贯起来,也就可以归纳出全文的主要内容了。比如课文《赤壁之战…  相似文献   

7.
以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分段理解课文、梳理文章结构,并把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当作教学重点;而新课标颁布以后,不再明确提出划分段落的要求,由于怕被扣上违背课改的帽子,因此,课堂上便很难见到教师指导学生划分段落。于是,阅读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课标之所以淡化段落的划分与概括段意的训练,是因为这样的练习被广  相似文献   

8.
一、忌从思想角度归纳段意所谓段意,指的是一段文章的主要思想,它要回答的问题是“这一段写什么”,而不是“这一段说明了什么”或“表达了什么”。如《再见了,亲人》的第一段,把段意概括成“说明志愿军同朝鲜大娘的感情深”就不含要求,应概括为:“叙述了志愿军同朝鲜大娘告别的情景。”二、忌以提纲形式归纳段意归纳段意,旨在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领会文中的中心思想,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段意  相似文献   

9.
归纳文章的段意与中心是一项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段落大意属文章内容的范畴,中心意思属文章主旨的范畴。作者写文章之前总要有一个立意与选材的过程,归纳段意与中心正好与作者是逆向思维,要从写好的文章中揣摩作者是如何立意、如何谋篇的。归纳段意与中心的过程也就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思路的过程。归纳段意与中心应接照“整体感知”的方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段落大意指文章中每一意义段的主要内容,是我们在分段基础上,用一句话对某一段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概括段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环节,也是阅读的一项重要思维训练。 前面已有文章谈到自然段中的句间关系,一个意义段里也多有几层意思,这些意思之间的关系,在三年级的课文里主要有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连续关系,了解了构段的这些方式,概括段意也就能根据不同的段落,采取相应的办法。这里介绍两种方法,供三年学生复习参考。 1、摘句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按“总分”或“总分总”方式构成的段落。段中的总起句、中心句或总结句往往可以统领全段大意。因此,用摘句法,取总舍分以作段意既完整又准确。如《松鼠》第一段四个句子按总分关系构成。第一句“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先总起句:后面三句围绕总起句分别叙述松鼠的眼睛、毛、尾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文章的特点归纳主要内容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除了用段意归并法外,还可以用找出点明文章主要内容的关键词句和重点段落加以归纳的方法。有的文章,它的标题就是主要内容的浓缩,我们就可以用标题扩展法。有些文章的内容比较浅显,就可以直接归纳  相似文献   

12.
《她是我的朋友》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新选课文。课文讲述了战争时期,孤儿阮恒为挽救同伴的生命,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教学这篇课文,要落实“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这一读写训练重点。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一、理清文章脉络,为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打好基础小学语文第七册先后安排了“给课文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的训练内容,第八册送一步要求学生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几方面的训练内容是紧密联系、逐步加深的。也就是说归纳段意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概括保文主要…  相似文献   

13.
概括段落大意是读懂一篇文章的需要,是检查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让学生掌握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提高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任务之一。首先,段意必须是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不能与表达的“思想感情”相提并论。众所周知,小学课文以记叙文为主,而记叙文的段意,只能从内容角度概  相似文献   

14.
前面两期我们对新版《考试大纲》中的散文阅读要求做了部分解读除了“理解、筛选与整合”“把握思路、归纳要点”等考查要求之外,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要求还有一些。 读文章,第一要务是读懂作者,即准确把握作者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读懂文章的基本内容,还可根据文意进行“推断和想象”,即通过思维活动由已知探求未知这两个考点,都是散文阅读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5.
一、忌从思想角度归纳段意。所谓段意,指的是一段文章的主要内容,它要回答的问题是“这段写了什么”,而不是“这一段说明了什么”或“表达了什么”。如《再见了,亲人》的第一段,把段意概括成“说明志愿军同朝鲜大娘的感情深”就不符合要求,应概括为:“叙述了志愿军与朝鲜大娘告别的情景。”二、忌用不完整的句子归纳段意,段意应该用完整的句子,而不是词或词组。后者只能用以编拟文章的提纲或小标题。段意与提纲及小标题共同点——都是对课文内容分段的概括。不同点是:段意是对一段内容的简缩或基本概括;提纲则是用短语对该段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讲驻守在戈壁滩上的边防军战士拣到一块形状酷似祖国版图的石头,取名为“中国石”,奉为至宝。本组课文未安排读写训练项目,根据教材“导读”的提示,教学这篇课文要把复习巩固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继续加强词和句的训练以及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热爱祖国的情怀。一、通过分段和归纳段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力,是四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教学《中国石》,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把分段、归纳段落大…  相似文献   

17.
归纳段意应由易到难分步训练广东省丰顺县教育局杨绍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从第七册第五单元起学习归纳段落大意。阅读一篇文章并给文章划分段落,准确归纳出每段的大意,可以进一步了解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为高年级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8.
概括主要内容是小学五、六年级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如何才能归纳好主要内容呢?请您听听我的体会吧。我概括主要内容主要采取了两种方法:一个是段意连缀法,另一个是课题扩展法。段意连缀法,顾名思义,就是把每一段的段意进行删除和补充,然后连接起来。用这个方法概括主要内容首先需要归纳段意,而归纳段意要注意三点,那就是要做到完整、通顺、简洁。完整就是这句句子应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通常是“某某某,干什么”的句式。做到了完整,还要注意通顺,读起来没有拗口的地方。最后就是要简洁,把形容词和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词去掉。概括完段意,要把…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阅读中,我们有时发现作者并未把自己的意图直接说出来,而是要求读者通过研究文章的逻辑关系和推敲作者的态度来理解文章的寓意,归纳文章的要旨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层理解。深层理解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它主要包括归纳概括和推理判断两个方面。下面请看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20.
[阅读方法]阅读论文及解题可分为四步进行:①整体性阅读。即快速读懂全文意思,形成整体印象,做到胸怀全文成竹在胸。②分析性阅读。就是要把文章的重要段落及重要语句的意思弄清楚,透彻理解。把文章从内容到结构的照应关系分析出来,因为试题多是根据重点段重点句的意思来设计的。③索取、组合性阅读。即根据试题要求在原文中索取相关的语句作为解题的“有效信息”,再根据“有效信息”来组合成全面严密通顺的切合要求的答案。④复查性阅读。这步阅读可以在试题做完之后进行。如果你没有充分的理由,不要轻易更改答案。如果我们读科技文、社科论文都按以上四道程序阅读,解题是不成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