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中有很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含,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月意象在李白的诗作中反复的出现,其使用的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为李白诗歌鉴赏中的一条绚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日、月意象与李白其人其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白是一个憧憬光明的诗人,因此他的诗中日、月这两种宇宙意象出现得很频繁,但这两种意象又因其不同的意蕴给了诗人不同的启发,并因此使得其诗歌表现出不同的风貌;日意象经常与诗人的事物意识相联系,表现的是其积极而严正的追求;月意象则往往以其母性的光辉呼唤着诗人的温情,更多地表现了其浪漫的诗人情性。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李白和李白的诗歌境界。  相似文献   

3.
意象乃中国诗学的核心范畴之一,亦是研究诗人诗作登堂入室的法门之一。以往论述李白诗歌中的意象者,多从其月、酒、剑等常见意象入手。虽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诸如李白诗歌中的蓬蒿等意象,无论从诗歌意象之传承性与开拓性,还是从解读诗人的身世经历与心境变化诸方面,均有与上述意象相等之意义与价值。因此,笔者拟对李白诗歌中的各类蓬蒿意象分类解析并着重阐发飞蓬意象所折射出的李白客居人生的飘零不偶感、人生如寄感、超迈洒脱感等。  相似文献   

4.
诗、酒、月是李白的天地,月是李白诗歌中一个重要元素.在李白的<月下独酌>第一首中月有四个层次的意象,展示了李白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5.
在"斗酒诗百篇"的大诗人李白的心目中,美丽的皓月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李白把他对客观抽象的真切感受和自己的主观情感有机地统一起来,创造了明月这个美的形象,唱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他一生的境遇使他诗中的明月形象一方面表现出一种豪肆狂放的性格和精神,另一方面也流露了一些消极颓废的情绪,这正是一个孤傲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人生观的局限.随着李白人生奋斗历程的变迁,他笔下"月"的意象有八十多种类型,李白心中月与自然月达到了高度的融合.可以说明月使李白在诗的国度中更加璀灿.  相似文献   

6.
李白一生诗不离酒、酒不离诗。酒不但没妨碍其作诗,反而助其诗性。历来诗酒兼擅者大有人在,然而人们对李白的酒诗较感兴趣。关键不在李白酒喝得多,也不在其诗作得好,而在于其酒诗中,体现出诗人"真挚、率真、任侠、高傲、自负、豪饮、狂放、愁"的典型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李白瓢逸浪漫的诗风源于他的宇宙意识,宇宙意识构成了李白诗的宇宙境界,宇宙境界的具象化表现是他极具个性特征的诗歌意象,咏月,赞月是中国古典诗歌惯常歌咏的主题之一,而明月这一意象只有在李白这里才得到最丰富最充分的展现,咏月诗的魅力就是李白的人格魅力,它是形成李白宇宙境界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诵读、赏析李白诗作,探寻李白与月、李白与酒的渊源,以学生个人的视角探索李白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在品评交流中张扬才思与个性。 培养学生诵读古诗与思考感悟的兴趣和习惯。提高赏评古诗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冷兵器。因其历史久远、不断发展,所以具有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而成为古代诗作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李白的诗中,"剑"意象出现的频率极高,他用丰富的"剑"意象来塑造众多英雄侠士的同时,也蕴含了他本人独特的精神指向。同时,李白对诗歌"剑"意象运用的创新,也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0.
李白写饮酒和关涉到酒的诗,占了他现存全部诗作约1/4,酒成了他诗歌创作的题材和人生的组成部分,并且饮酒和写诗相得益彰。李白一生为什么对酒十分喜爱,在《月下独酌》诗里阐明了他的理由和观点。  相似文献   

11.
自李白因母梦长庚而出生到晚年因醉酒入水捉月仙去的传说,表明诗人一生与明月有着不解之情缘。其千首诗作中就有月意象336例,涉月诗更高达400多首,月意象之丰富,意蕴之深邃,表现之突出,艺术之高超,都非他人可比,且对后来如刘禹锡、苏轼等咏月诗词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月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李白是写月的圣手,其诗作中有月亮意象的作品达336例,涉月诗更是高达400首之多,对后来的咏月诗词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月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李白,号称"诗仙"与"酒仙",诗酒结缘,风流一时及后世。酒是李白诗歌的精灵,诗作呈现着一种醉态思维,将诗人的浪漫情怀演绎到了一个癫狂的地步,无人企及。  相似文献   

14.
李白与月     
李白是诗仙,更是伟大的月光诗仙.有学者根据<全唐诗>统计,李白近千首诗中涉及到月亮的就有400多首,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336次,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可见,李白对月的热爱.传说他的死也是因为满怀诗意地捉月而坠江.历代李白图画中,关于李白捉月、泛月、玩月、问月者,与关于李白醉饮、扶醉、醉归、醉卧者一样繁多,一样得诗仙之神采.……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丰富,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月作为一种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负载"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月亮的意象在唐诗中大量存在。据学者统计。李白作诗1059篇,其中有341篇写到月,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与此同时,唐诗中涉及到月的诗作数不胜数,给唐诗提供了博大阔远的艺术空间和宇宙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一、积累必要的鉴赏知识1.意象与意境。鉴赏古诗词时,首先应当明确,作者是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光不再仅仅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意象了。又如“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种意境,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愁;“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又是一种意境,有无限的春光让你去想像。2.风格流派与知人论世。风格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是一个作家在诗作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方面的特点,不同的诗人其风格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月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唐代大诗人李白对月更是情有独钟,其吟咏月亮的诗篇数量众多且表现出了独特的情味。他诗中的月已和诗人自己融为一体,具有浓浓的主观感情色彩,因而那样鲜明,那样多情。  相似文献   

18.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在《艺概·诗概》里,曾用一个“飞”字来概括李白诗的特征。的确,李白诗歌具有一种飞动飘逸之美,这从他的许多情采飞扬、气势磅礴的诗作中可以体现出来。不管是瀑布流泉,还是山花草鸟,不管是玉笛声声,还是梦魂阵阵,都可以飘举飞扬,都可以一“飞”惊人,而且正是通过这些灵动飞舞的意象,李白诗歌高扬自由意念、舒展生命豪情的精神才得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李白留下了400余首与月相关的诗,无论数量还是艺术成就,都堪称诗人写月之最。李白诗中的“月”意象以丰富的意蕴展现了他诗国巨擘的深旷情怀,以独特的艺术表现传达出李白豪放飘逸的风神,而他的爱月咏月又具有生命际遇、个性、思想诸层面的复杂缘由。  相似文献   

20.
刘洁 《文学教育(上)》2014,(13):134-135
号称“醉仙”的李白一生最爱的东西有两样:酒与诗。诗人有不少弥漫着酒香的诗篇,本文就“酒”意象与李白诗中清新自然与豪放洒脱这两种不同风格之间的关系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