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萝卜     
记得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冬吃萝卜夏吃善,不用医生开药方"。并称萝卜是地下的"人参"。可见,常吃萝卜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益。萝卜又名莱菔、芦菔,原产于临近地中海的西亚、东南欧诸(zhū)国。它既可用于做菜;又可当做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三册《采草药》(《梦溪笔谈》两则)一文中对“自从本说”的注释是:“意思是说,自然应当遵从这种说法,即指上文的古法。”笔者认为此注释欠妥,值得商榷。其理由如下:第一,从字义上看,“自从本说”中“本”字应解为“木本”,可指草木的根、茎、种等。《辞海》中“本”字的第一个义项就是:草木的根或茎干。《国语·晋语》中有“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庄子·逍遥游》中有“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校卷曲而不中规矩”。《辞源》中也有类似说法。另外,这里的“说”,也不应注释为“说法”而应…  相似文献   

3.
江夏同学问:《<梦溪笔谈>两则》中,《采草药》与《雁荡山》都是事理说明文,它们的说明顺序各有什么特色? 《采草药》一文采用的是先破后立的逻辑顺序。也就是作者先对传统“写法”表示否定,然后从草药使用的部位不同和草药生长的条件不同两个方面,正面说明自己的观点:采草药“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课文从开头到“在药则未为良时”,此为一层,指出古法二月、八月采草药只是便于采集者辨识,就药材来说并不是最佳时间。第二层从“大率用根者”到“此人力之不同也”,分别从草药使用的部位不同,采药时间也应不同,以及草药生长的条件不同,采药时间也应不同这两个方面来否定古法,很好地说明了本文作者的观点。《雁荡山》的第一自然段交代雁荡山在古代长期不为人知的情况。第二自然段为本文重点,推究雁荡诸峰形  相似文献   

4.
上海辞书出版社 2 0 0 0年 1月第 1版《辞海》“樊”条目有一注释为 :“古邑名。一名阳樊。春秋周畿内地。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南。”“邑”有很多解释 ,这里当是指封地、采邑。“畿”这里是指春秋东周王朝的“王都所在的千里地面” ,即言“樊”在东周都城洛邑 (今河南洛阳 )附近。同一《辞海》“仲山父”条目注释为 :“周宣王时大臣。封于樊 (今陕西西安南 ) ,亦称樊仲、樊穆仲。曾劝谏宣王‘料民’。”周宣王属于西周时期 ,史载西周的都城在“镐”(今陕西长安丰河以东 )。单独看《辞海》的这两个条目的注释似都合乎逻辑 ,周代大臣封地 (采…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译文的标准,严复以“信”“达”“雅”三字作了精当概括。对中学生来说,要正确理解文意,较准确地译为现代汉语,课文注释就显得至关重要。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每册的文言文只有两个单元,学生所学篇目亦非常有限,作为范文,其重要性就不言自喻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觉得有些文言篇目的注译尚存在待商榷之处,现仅就高二语文课本中的某些文言注译略陈管见。1.第三册《梦溪笔谈·采草药》一文中,“用芽者自从本说”一句的注释为:“自然应当遵从这种说法,即上文的古法。”这个意思就不够明确。本句的前一句是“用叶者取叶初长足…  相似文献   

6.
《采草药》(高中语文第三册《(梦溪笔谈)两则》之一)一文预习提示中有这样一段话:“《采草药》主要从‘内因’(草药使用的部位不同)和‘外因’(草药生长的‘土气’‘天时’不同)两个角度来否定古法,阐明观点。”这一段话读来令人费解,原因如下: 提示中内因、外因之说,违背了基本的逻辑学知识。内因,指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指的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在原因,即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内因和外因是影响同一事物发展的相对应的两个方面。而草药使用的部位和草药生长的“土气”“天时”,两者缺乏内容上的同一性,并不构成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而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此其  相似文献   

7.
萝卜     
萝卜又名莱菔、罗服。我国是萝卜的故乡,栽培食用历史悠久,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萝卜的记载。它既可用于制作菜肴,炒、煮、凉拌等俱佳;又可当作水果生吃,味道鲜美;还可腌制成泡菜、酱菜。萝卜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青萝卜、白萝卜、红萝卜、水萝卜和心里美等。萝卜营养丰富,有很好的食用、医疗价值。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一、两处欠当的注释。给课文生词注释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词意,掌握词的用法,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那么,注释就不仅要说清词的本意,还要指出在课文中的用法。如不注释本意,只说明在课文中的用法,则应点明“这里是指……”,以免学生误会。《母亲》一课对“余裕”的注释是:“指充裕的时间”。“裕”本意是富裕、宽绰。  相似文献   

9.
课本对《六国论》第二段最后一句“此言得之”是这样注释的:“这话对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从这条注释上看,“之”被当做代词。“之”字在这里是不是代词?这句话的主语是“言”、谓语是“得”。“之”如果当做代词,那么就一定是“得”这个谓语的宾语。要证明“之”是不是代词,只看“得”在这里能不能带宾语就行了。注释以“得”为“对”是正确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得”字条释为:“得到、获得。事情做对了。”“得”用“对”义,是形容词,表  相似文献   

10.
彭再新 《学语文》2006,(5):48-48
《滕王阁序》里有一句话“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高中课文注释“俊采星驰”为:俊美的人才像流星一样飞驰。这是形容人才。俊采,指人才。  相似文献   

11.
刘禹锡《陋室铭》中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课本注释“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这是沿用了旧注,只是字面上的解释,真正理解“丝竹”在《陋室铭》中的含义,光是说到这里是不够的,还应当“听”出来“丝竹”在这特定语境中的弦外之音。《陋室铭》先说了“可以调素琴”,又说了“无丝竹”,又是有乐器,又是无乐器,若仅依教材注释就出现矛盾了。可见,这里的“无丝竹”并不是真的没有“琴瑟、箫管等乐器”,而是有其他意义。其实,这里的“丝竹”与“素琴”是反义相对,“丝竹”并不是指一般的乐器…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十九页注释①对“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了如下注释:“这是《佐传·襄公二十五年》里记载的孔子的话。原意是只是说出来,没有写下来就不能流传久远。”很明显,这里是把“文”理解成了一个动词“写下来”,笔者认为,这里的“文”是一个名词,应理解为“文采”。把“文”理解为“文采”的  相似文献   

13.
文非老师《标点出差错,源于误解“如”》一文(见《中学语文》1998年第9期),辨析了高中语文第三册《梦溪笔谈·采草药》一处有误的标点,而使句意前后脱节,造成内容混杂的症结所在,确有启迪惠人之功。然而,似又有未中肯綮之憾。按1988年第二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梦溪笔谈·采草药》这段文字中并没有文非老师所说,亦即现行教材因“误解‘如’”而将本是句号却用为逗号的舛误。文非老师的“源于误解‘如’”的“猜测”认定完全可以说是与其不谋而合了。但细玩文意,发现其指瑕持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一、自学目的1、了解《采草药》一文列举理由,引证事实,说明事理的写法;2、领会《雁荡山》一文前后两部分联系紧密,层次分明,叙述中又各有所侧重的写作特点;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客观事物,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薪的精神.二、自学提示1、《采草药》一文是从哪些方面列举理由,引证事实,说明采摘草药不可“拘以定月”这个道  相似文献   

15.
《滕王阁序》里有一句话“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高中课文注释“俊采星驰”为:俊美的人才像流星一样飞驰。这是形容人才。俊采,指人才。此注释对“俊采星驰”的翻译弊端有二:一是“俊采”译为“俊美的人才”不当;一是主语“俊美的人才”与谓语“飞驰”搭配不当,人怎能流星一样飞驰?为何要飞驰?“俊”本义就是“人才”,《说文·人部》:“俊,材千人也。从人夋声?倍斡癫谩端滴慕庾肿ⅰ罚骸耙淖釉唬?‘千人曰俊,万人曰杰。’《淮南·泰俗训》曰:‘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可见“俊”字本为“才能出众之…  相似文献   

16.
1.又北向。人教社新版高中第二册《语文》课本把“北向”注释为“窗户朝北。向,窗户”,这是错误的。“向”的本义是“朝北的窗户”。《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瑾户。”这里的“向”就是指的朝北的窗户。《齐民要术·种紫草》:“入五月,内著屋中,闭户塞向。”这里的“向”则是泛指窗户。如果把“向”字注释为“窗户”,何必要在“向”字前面加“北”  相似文献   

17.
近来翻阅中华书局出版的《辛亥革命烈士诗文选》(肖平编、吴小如注),发现所收秋瑾烈士“致徐小淑绝命词”一文的两条注释是错误的。“绝命词”中“日暮穷途”句,注释为:“比喻人的力尽计穷,这里指作者自己已经被捕,身处绝境”。在“壮志犹虚”句下,注释说,这是骈体文,后而还应有一个七字句,“这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第三册《张衡传》中“衡善机巧”一句,课本将“机巧”注释为:“机械方面制造的巧妙。”依此注释,好些参考资料便译为:张衡擅长机械制造方面的巧妙。“擅长……巧妙”是说不通的。这里把“巧”字讲错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释为:“机巧,机械技术。巧,技巧。”此注极是。《说文解字》:“巧,技也。”《广韵》:“巧,能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巧,技也,技巧也。”《辞源》、《辞海》、《古汉语常用  相似文献   

19.
<正>在《诗经》中,描写劳动场面的诗歌屡见不鲜,而采摘类诗歌又是重要的内容之一。阅读《诗经》,我们不难发现采摘的对象很多:“彼汾一方,言采其桑”(《汾沮洳》)采摘的是桑叶;“于以采蘩,于沼于沚”(《采蘩》)采摘的是白蒿;“陟彼南山,言采其蕨”(《草虫》)采摘的是蕨菜;“于以采苹?南涧之滨”(《采苹》)采摘的是水豆;“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谷风》)采摘的是萝卜和蔓青;“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  相似文献   

20.
这里议一议有关辞书注音的一个问题,问题的提出是由探究中学语文课本对文言文中“行”(“性行”的“行”)和“偻”(“伛偻”的“偻”)的注音引起的。因此,就从课本对这两个字的注音谈起。对“行”的注音出现在诸葛亮《出师表》一文。本文中有一句:“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课本编者为“性行淑均”加注释道:“[性行(xì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淑,善。均,平。”编者在此条注释中特意指出“行”这里应读xìng,即去声。课本注释对“性行”之“行”的注音,是否妥当?根据此注释对词义的解释,“行”这里是“品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