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政府的作风建设中,诚信原则深刻影响着政府组织及公务人员的行政态度、行政行为与行政绩效。在中西传统文化及现代的行政语境中,“诚”与“信”具有丰富的学理意蕴、伦理内涵和法理价值。文章将“诚”与“信”作为关键词,从态度和行为两个层面检讨政府作风建设中的“诚”“信”状态,探讨政府作风建设中“诚”与“信”的构建策略,以提高政府的执政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评价理论对翻译研究的贡献。评价理论重点研究语篇中的态度资源、态度来源及语篇姿态。它是语篇分析的有效工具。翻译理论历来重视对语篇中态度意义的研究,但缺乏可操作的工具。我们的研究表明,评价理论可以作为翻译中的态度分析工具。此外,评价理论对语篇中的对话性研究对于翻译研究也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基于吴卫平(2013)的中国大学跨文化能力维度评价分析量表,以海南高校日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验证量表的信效度,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评价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四个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最终指导日语专业开展跨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4.
如何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是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更是难点中的难点。从评价范围、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工具和评价实施办法等方面论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对研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巴尔扎克的小说《幽谷百合》中的德·莫瑟夫伯爵夫人在叙述者费利克斯的描述下,温柔娴静,清心寡欲,与世无争。但纳塔利的信提醒读者,人们只有摆脱费利克斯的话语权力,不受其叙述态度的影响,才能对这个人物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评价:实际上,德·莫瑟夫夫人既有其娴静的一面,也有其善妒的、挣扎的、忧伤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该文简要介绍了史少滋及樊口民信闸及其配套工程的修建过程,客观分析和评价了史少滋在修建樊口民信闸及其配套工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态度意义具有弥漫性和强弱变化的特点,这影响着译者的策略选择。对比《二马》和其英译文发现:原文和译文评价意义的韵律线吻合,评价意义对等传达;译文把弥漫在原文中的态度意义聚拢到具体语言成分上,添加评价词汇,或利用各种语相手段,对译文读者予以引导,译文态度意义显示出眀释化的特点;另外,意识形态的影响会使译者对原文中的态度资源作出选择性调整,译文中的态度意义不忠实于原文。  相似文献   

8.
采用马丁提出的评价理论为框架对书评这一评价特征突出的语体从评价的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与级差进行分析,来揭示书评中实现评价意义的各种语言手段、挖掘书评中的态度资源。此外,采用De Carval-ho对英语书评语类结构的三分法,探讨了各种态度资源在不同语类结构中的分布特点。经过分析得出书评作者在不同的语类结构中使用态度资源的频率呈系统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关注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  相似文献   

10.
评价理论是功能语法理论的新发展,态度系统是整个评价理论的核心。依据态度系统,对社论进行个案分析。发现社论中的人际意义主要体现在作者对于社会事件的态度评价上,通过情感、判断、鉴别三种手段共同作用实现。社论作者通过其评价来影响读者的态度、观点,从而达到引导社会舆论,维护道义,重构社会现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呢”在疑问句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是非疑问句有信有惑,“信”是一种心理态度,“惑”是一种认知状况,前者由预设反映,后者由疑问形式体现。“信”的载体有“呢”和“语境”。疑问句中的“呢”表示“确信”义。当问句中有疑问形式时,它派生出“深究”义;当问句中无疑问形式时,它是“语篇话题(转移)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评价理论为基础,以态度系统中的判断、情感和鉴赏三个次系统为标准,探究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中态度资源在其三个英译本中的重构,比较各译本在态度资源分布方面的差异性,并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及译者的处理手段进行分析,在评价理论下寻找和原文更贴切的译本,更客观地评价译文质量,以期为评价理论在散文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70年代起语言学界就开始关注语篇中的评价现象。Martin于2000年提出的"英语评价系统"标志着评价理论的诞生。评价理论包括态度、介入和级差,其中态度指评价者对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的情感反应。本文旨在介绍态度资源概述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赵文娟 《教育革新》2007,(11):49-50
一、情感态度中的爱心教育职业高中的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英语就比较差,他们每次考试几乎都是遭遇失败,这使得他们无法进入普通高中,而进入了职业高中就读。所以,有的已对英语失去了信  相似文献   

15.
老子伦理思想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子伦理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无为不争,知和处下,以柔胜刚,信者吾信,不信者亦信”思想,也是一种充满了心理学意义的文化,其特异的超脱思想与哲学伦理态度,对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运用老子伦理思想进行心理调适,保持身心健康,进行心理建构将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马丁评价理论中的态度子系统,对《呼啸山庄》第二十九章中的“希思克里夫夜访墓地”话语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态度分析,挖掘出希思克里夫在凯瑟琳死后的复杂心情及对凯瑟琳的深爱与眷恋,显示评价理论对话语分析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证明评价理论对于提高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有着积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德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心理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即通过施加合理的教育活动,促进知,情、信,意、行的发展变化过程。 知、情、信、意、行是品德的基本构成。知是人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和评价,情是人对周围和外界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信是人对人生和社会政治理想的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理念,如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启发诱导等,均在李镇西老师《致女儿的信》课堂实录(2004年11月)中有显著体现。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学术书评中,书评作者除了介绍书的内容外,也会通过语言资源呈现其对原著作者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的态度与评价。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评价理论,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从词汇语法层面研究态度的系统。通过研究10篇英语学术书评中的态度资源,发现书评作者通过涉及情感、判断和鉴赏的态度资源实现其态度。  相似文献   

20.
正一般认为,说理就是运用事实和论证说服学生确立或改变某种思想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心理学指出,这是一个让学生由"懂"到"信"的转化过程,然后由"信"自觉地外化为行动。而这种"信"就是一种态度,态度是一定情境下个体对人和事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反应的心理倾向,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或动力性的影响。即是说,教师说理的有效性就是努力促使学生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