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在演示浇冷水使刚刚止沸的开水重新沸腾时并没采取教材中浇淋的方式 ,而是拿一个常用的薄塑料方便袋装上适量冷水或冰水冷敷烧瓶底部 ,如图 1所示。这样既可以避免浇淋时流水四溅 ,又可以避免流水对瓶内开水冷却降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而延长了二次沸腾的持续时间。而且不必担心塑料袋会烫坏。事实上 ,把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在酒精灯上烧 ,也不会有问题 ,这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好的演示实验。图 22 第二册P1 8的实验 2玻璃瓶中的空气推开瓶塞 ,内能小。由于要向瓶内压气 ,使瓶内气压足够高 ,这就要求玻璃瓶的抗压性能有一定保险系数 …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第一册(人教版)《大气压的变化》一节中讲到:“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对于气压减小时液体沸点降低,课本上安排了一个用大注射器吸气使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的演示实验,该实验也可以用引言中图0-3的方法做(用冷水浇瓶使热水沸腾)。但对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课本中没有安排演示实验,这大概是因为增压实验有危险性的原因吧。课本中举了高压锅的例子:“高压锅由于不漏气,锅内气压可以高于地面附近的大气压,水的沸点高于100℃。”对于这一点,学生总是心存疑虑。有的学生认为水的温度最高就是100℃,不…  相似文献   

3.
演示实验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演示清晰、准确、生动,那就能形象地揭示物理概念的本质,直观地揭示物理现象的规律,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一、演示实验的探索性众所周知,演示实验是在课堂的特定环境中再现物理现象,提供感性认识,师生通过共同分析,在步步深入的讨论过程中,让学生逐渐认识掌握物理规律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发现能力,使实验演示具有一定的探索功能。例如:讨论液体沸点跟压强的关系,演示水在低压下沸腾实验。有位教师演示了“冷水烧开水”及“喷泉”实验。在演示前他先口述由于冷水浇到烧瓶上使瓶中水面上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就要再次沸腾。然后让学生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接着又述说了当  相似文献   

4.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可是今天我们却经历了一次水沸腾时小于100℃的实验。我们在实验室里用一个小烧瓶烧水,一会儿,水浇开了。我们盖灭了酒精灯,水就不沸腾了。老师给烧瓶盖上盖子,把烧瓶掉了个头,用冷水浇在烧瓶上。这时,烧瓶里的水又沸腾起来了。水沸腾时温度到底  相似文献   

5.
对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p.79“水在低压下沸腾”的演示实验装置,笔者认为,它至少有两个不可忽视的缺点:第一,它只可演示“压强减小,沸点降低”,至于课本上说“相反,如果增加压强,液体的沸点就要升高”是无法直接明确演示的;第二,它易让学生产生“沸腾不需要吸热”的错误认识(因演示中没有对水加热,水也确实未从外界吸热)。笔者对这个实验作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现将演示方法简述如下。先不接上抽气筒,在瓶中装上适量的冷水,对水加热,当加热到80℃左右时,水并未沸腾,再接上抽气筒,抽出瓶中的部分气体,减小压强,可以立即看到瓶中的水沸腾起来,而且从温度计上可直接读出沸腾时的温度只有80℃左右,甚至更低。并能定性演示出,抽出的气体越多(这可以抽气的次数、速度上体现),即压强越小,水就能在更低的温度下沸腾。这便说明“压强减小,沸点  相似文献   

6.
新教材一开始就是一个这样的演示实验: 演示 1.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不会停止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 结论:又继续沸腾起来.  相似文献   

7.
雷电奇闻     
雷电烧开水1963年10月3日。英国伦敦雷电交加。一个球状闪电落人一户居民家一个装有4升冷水的桶中,水立刻被加热成开水,而且沸腾了几分钟。  相似文献   

8.
1 小喷泉 输液瓶一个,胶塞一个(中间打一个小孔),用完的枪手杀虫灵筒内塑料管一根(或其它管),洗净插在胶塞上的小孔内,使管的下端接近瓶底.管上端装一个去掉小珠的圆珠笔头,再在笔头下沿的塑料管上用大头针扎四五个小孔.然后将这套装置放在一个去掉上底的能装200ml油漆的空桶内,做三个小钩,将瓶子与桶口固定在一起(免得实验时瓶子上浮).瓶内装三分之一左右的水,盖好胶塞.若将开水倒入桶内(浇在瓶上部没水处最好),瓶内的冷水则从管上端喷出,形成一个美丽的多头小喷泉.  相似文献   

9.
火炉上的水沸腾了,黄小博赶忙提起来灌满暖水瓶,忽然想起一个有趣的问题。只见他提起水壶向地面倒了一点,只听开水落地,发出低沉的“噗噗”声。黄小博接着又将玻璃杯中的冷水倒向地面,却是清脆的“噼啪”声。  相似文献   

10.
家庭实验室为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日本作家高桥秀树建了个“家庭实验室”,他经常在家中带着儿子一起做实验。父子俩拆过自行车、安装过小马达,每一次实验成功,他们都会无比兴奋。父子俩还曾按照儿子的课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加热烧瓶,等烧瓶里的水沸腾后盖上盖子,然后将烧瓶底部浸入冷水中,烧瓶里的水停止沸腾就马上用冷水从烧瓶顶上浇下来,看看烧瓶里的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课本里附有解释的正确答案是:水会再次沸腾。在试验上,当水再次沸腾的瞬间,高桥秀树看到了儿子脸上又惊又喜的表情。捉知了和买食品大石寿美惠小时候是远近闻名的“捉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