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去评价是非曲直,孩子的心里也有,他们用它来衡量同学在自己心中的地位.谁的砝码越重,谁就越受欢迎.如果学生间的评价始终被一些功利性的标准左右着,这对很多学生来说,太不公平了!  相似文献   

2.
偶像崇拜——潜在的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偶像,作为一种认知的符号,在青少年当中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力,只要提起自己的偶像,哪个学生都难掩一脸的兴奋之色。他们心中的偶像是谁?是谁如此有魅力能够成为学生们谈论和学习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正>心中有学生,是尽人皆知的道理。但是,随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发现,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难。尤其是心中时时有学生,并将其作为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心中有学生,首先是一种坚定的教学信念,是为谁而教、为什么而教的具体体现。是仅把这份工作当作谋生手段,还是把成就学生视作职业价值体现?是为考好分数,脸上有面儿,学生面前有范儿,还是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秉持不同理念的教师交出不同答卷。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的评价不只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育文化的集中体现。教师应巧用各种评价方式,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使之成为一种职业责任、职业素养,做到心中有活生生的人,心中有渴望发展的学生,不断改进学生与教师的学与教,使评价切实促进小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曾问过一些学生“你心中的秘密愿向谁倾诉”,结果发现愿向班主倒晰的极少,可想而知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心灵上有多么大的隔阂。与学生沟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王若懿 《教育》2007,(4S):20-23
偶像,作为一种认知的符号,在青少年当中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力,只要提起自己的偶像,哪个学生都难掩一脸的兴奋之色。他们心中的偶像是谁?是谁如此有魅力能够成为学生们谈论和学习的对象?近日,《教育》旬刊记者走访了几所中小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如今中小学生心中的偶像展开调查。同时,顺着这条主线,总结了不同时代的人在对待偶像问题上存在的共性。  相似文献   

7.
师:同学们,听一听录音,猜猜看,录音机里的小朋友是谁?播放录音:我是二(1)班的同学,每天,我都第一个到教室,一进教室就连忙打扫卫生,当我看到大家在于净、美好的环境中学习,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师:你们猜录音机里说话的小朋友是谁啊?生:我们班的仇兆章。(评:从班上学生中挑出实际的人,并从实际的事入手,不仅切题,更易于激情,可谓课伊始,情已聚。)师:仇兆章做这件事时,心中想到了谁?生:想的是大家。师:像他这样心中想着别人,就叫心中有他人。(板书:心中有他人)(评:一问一答,课题的出现流畅、自然。)师…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工作,就是一个点燃与播种的过程,是用爱心去点燃学生心中希望的火种,用阳光雨露去滋润学生那求知若渴的心田。教育过程,就是一个播洒阳光的过程,就是—个付诸爱心的过程。谁能在教育过程中创设阳光情境、拥有阳光般博大的胸襟,谁就能赢得孩子们的真隋;谁能在孩子们的心中洒一缕阳光、播一粒种子,谁就会收获生机昂然的春天。  相似文献   

9.
陶美萍 《中小学电教》2009,(12):157-157
<正>一、爱心——开启心灵的阳光教师的爱心是学生心中灿烂的阳光。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调皮、不守纪律、不爱学  相似文献   

10.
位置     
人们似乎特别在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做父母的总爱问自己的孩子:“爸爸和妈妈谁好?”少年时的我们总爱问朋友:“我是你最好的朋友吗?”年轻的恋人总爱问对方:“我是你最爱的人吗?”学生的心中总是注意着谁是老师最得意的门生。  相似文献   

11.
爱者之贻     
今年,全校闻名的任建就读我班。教过他的老师都说,谁接了这个学生谁倒霉。这个学生父母离异,和外婆一起生活。学习不用功,整天打闹不休,不仅把班级搞得乌烟瘴气,还经常和老师顶牛。听了其他老师的介绍,我不禁心中  相似文献   

12.
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但实际教学中,优秀的学生人人爱,学生的优点人人喜欢;面对差生,有很多教师嘴上不说,心中则早已生厌,面对学生的错误,更是雷霆万钧,百般指责。但我认为,正像有人说的那样,没有不好的禾苗,只有不好的农民一样;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优秀的学生像茁壮的禾苗一样只需教师的稍加指导即可蓬勃发展,而差生才真正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学生的错误才是教师工作的着眼点,实现教书育人的关键点。谁正视了学生的错误,谁才是真正爱学生,谁才能真正领会到什么是教育,真正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谁是学生心中的最佳老师呢?不是麻辣的鬼冢老师,也不是慈爱的玛利亚老师,而是机灵小不懂——对,就是那个搞笑的张卫健演的“不懂老师”。我欣赏的是院长对他的评价:“不懂老师”虽然可能不是最好的老师,但却是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老师。按这个标准,这份《报告》里的老师,也该是我欣赏的老师形象喽。  相似文献   

14.
宽容显奇效     
"每个学生都可教,每个学生都可以犯错误。"这是我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渐渐得出的感悟。古语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我经常思考:当我们总是抓住学生的一点小错误而大做文章的时候,学生心中会怎么想?是否和我们受到批评时是一样的心情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谁也不愿意总是被批评、被责骂,谁都希望得到原谅。那么将心比心,身为教师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对犯错的学生宽容  相似文献   

15.
"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倾听学生、有效地"激励"学生。"有效教学"应遵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有情感的学生,心中有有差异的学生,心中有充满自信的学生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现在是非常时期,眼看就要毕业考试了, 作为毕业班的老师当然是全力以赴做好冲刺准备。语、数、英等各门功课轮番上阵,学生亦如轱辘,转个不停。年复一年的毕业班教学一直都是这样。心中也认为这样是应该的,这样才正常,谁也没觉得有何不妥。和往常一样忙碌了一天,放学后听到两位学生一边收拾书包一边嘟囔着“一天到晚, 忙得团团转,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好像我都不是我自己的了。”是啊!我是谁?人有时忙开了还真不知道自己是谁。老师是这样,学生更甭提了。周一至周五有学校严格的作息制度作保证。周六参加兴趣班。星期天有大量的功课在等着,晚间还要完成父母布置的习  相似文献   

17.
烟火     
烟火 绽放的那一刻 有谁记得 绽放时心中的彭湃 而后的失落  相似文献   

18.
课后,常听到许多教师发出阵阵感叹: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了,有些学生真可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但静下心来细细揣摩,难道这些在老师们眼中的"朽木",心中的"老大难",真的就"病入膏肓"了吗?看问题要一分为二,试问有谁不是从孩提时代的顽皮、懵懂、  相似文献   

19.
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花时间读;人有魅力,别人就乐意与之交往、倾谈。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亲近他,聆听其教诲、回味其课堂。谁不想成为学生眼中的魅力教师呢。但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是凭自己的感知去揣测:学生心中的魅力教师究竟是怎么样的?魅力教师的达成,无疑有许多因素,在影响教师魅力的若干因素中,  相似文献   

20.
题记:“在平凡的教室里时刻洒满阳光,让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片灿烂的光芒。” 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理想。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自工作以来我也自始至终的贯彻这一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