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观周刊》2006,(43):101-101
龙润普洱典藏礼盒套装是龙润茶业于2006年推出的经典典藏系列产品。极富质感的盒面与精致的盒型构成了龙润普洱典藏礼盒简约干练、时尚富贵的外观特质。来自澜沧江中下游原生态茶园的优质茶青铸就了龙润普洱独特的内在品质。龙润普洱典藏礼盒所选茶品皆为龙润茶业2005年精品系列.相信龙润的味道会让您终身典藏!  相似文献   

2.
《大观周刊》2006,(32):64-65
2006年8月16日,龙润茶业集团全新按照QS标准,经过86道质量把关生产的第一批茶品——“龙润816”在昆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和新加坡等国内外城市和地区正式同时上市。为此,云南龙润茶业集团在昆明市兴苑路中段云南龙润普洱茶体验馆举行了盛大的新品上市发布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06,(24):19-19
龙润普洱茶体验馆最吸引人的,不仅是它琳琅满目的藏茶,还有那自己动手压一饼“唯我独有”普洱茶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简内 《大观周刊》2006,(25):57-57
龙润816和龙润826,是龙润茶业2006年主推的一套产品.也是2006年度最值得期待的普洱茶精品。它精选澜沧江中游古乔木明前春茶为原料。严格按照QS标准进行操作.保证了安全、卫生、健康.和纯正的香气。其饼面干净清爽.条索明晰.叶片肥厚.显毫。闻之清香四溢。用茶针从饼面沿着叶片轻轻撬下些许,表里如一,外形养眼,内质养心。经沸水洗过,全部苏醒过来,香气马上弥漫在整个空间。  相似文献   

5.
《大观周刊》2006,(37):64-64
2005年10月.昆明市西市区出现了全球首家普洱茶体验馆.独创以“体验式学习”的方式来了解、学习普洱茶文化。一年来.来自国内外数以万计的普洱茶爱好者慕名来到体验馆,系统、全面地学习到了普洱茶的制作、贮藏等知识.同时感受到了普洱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在清新高雅的环境里,品饮到龙润茶业集团生产的各种普洱茶精品。  相似文献   

6.
陆大羽 《大观周刊》2006,(30):64-64
2006年度市场期待已久的普洱茶精品“龙润816”即将于8月16日正式上市了.可它承载了消费者太多的期许……[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大观周刊》2006,(44):55-55
如果三年后云南的普洱茶生产厂家只有五家,龙润普洱必定是其中一家。——刘天琼[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陈谨 《大观周刊》2006,(27):49-49
7月9日.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云南省卫生厅、各大医院领导以及活动志愿者在工人文化宫举行了“欢乐饮普洱.科学保健康”品普洱,测功效大型公益活动工作会议.专家开展了健康知识讲座,活动志愿者领取了第一批由云南龙润茶业集团提供的普洱茶。  相似文献   

9.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06,(30):60-61
某日,四、五好茶人聚会,各人自带了得意的茶品。张姓茶兄小心翼翼掏出来一小袋散茶.略带几分神秘地透露:这可是极难得的野茶,一年一棵树那也只摘得下五六公斤。众人艳慕间开汤。有人喝了,赞不绝口:好,茶气劲道!有的人却悄悄捂着肚子跑卫生间,末了还不敢在一于资深茶人面前声张,“要是被人知道了自己消受不起着这‘绝世孤品’,那可丢大了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叶嘉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06,(16):I0004-I0005
5月2日下午,骤雨初睛,临沧影剧院好戏连台,戏台上的幕布走马灯似地变幻着背景:第二届普洱茶神农奖公开赛、中华茶艺公开赛颁奖仪式刚隆重结束,茶品专场拍卖会又闪亮登场。毕竟,这次茶品拍卖会是中国临沧首届茶文化博览会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将开创临沧茶品拍卖的先河,商家急于在这里展示风采、拍家等待在这里慧眼识宝、茶痴们则盼望在这里以茶会友,整个影剧院大厅座无虚席。参拍的近80款拍品受到热烈追捧,整场拍卖中,无论老茶、新茶还是纪念茶都有不俗的表现。拍卖共成交茶品38项,总成交金额760500元。开拍5分钟之内,一套受委托拍卖的“中国临沧首届茶文化博览会纪念普洱茶套装”,便拍出了10800元的好价钱。  相似文献   

11.
杨阳 《大观周刊》2006,(28):52-52
对于爱茶之人来说,一杯好茶的诱惑,是足以令人心乱如麻的。当听说龙润的处女作品“龙润816”即将上市时,普洱茶友们的心情就如火煎油烹,无法平静。  相似文献   

12.
《大观周刊》2006,(35):86-87
2006年7月1日,一个让所有云南普洱茶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钓鱼台国宾馆和云南龙润茶业集团签定了协议,指定龙润普洱为钓鱼台国宾馆特供普洱茶,这是整个云南普洱茶的至高荣誉。  相似文献   

13.
《大观周刊》2006,(43):98-98
由于现代普洱茶创始人吴放英先生发明的普洱茶“渥堆技术”将云南的普洱茶生产从山间的茶马古道升级为现代的高速公路。从此,云南普洱茶的发展进入了大规模、高速度、质量稳定、保健功能提高的阶段,吴放英先生成为了有卓越贡献的划时代的历史人物,因此,吴放英先生的遗作《现代普洱茶创始人吴放英亲制茶品》绝版纪念套茶也成为普洱茶藏家争购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由于宋代从帝王至士大夫均嗜茶,所以宋元诗文中关乎茶的作品众多,其中关于"分茶"一词的诠释,时贤均各有分解."分茶"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词语,围绕"分茶"问题,涉及茶学、文学和诠释词语之方法等诸多问题.本文以为,"分茶"是宋代茶文化的一个突出现象,它不但与其时的试茶、点茶、斗茶风习相关,更与宋代福建北苑研膏茶之特质关系甚密,将优质的茶品、精制的制茶工艺与出神入化的茶道技艺的完整组合,是宋人茶文化观念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是"分茶"风习流行的根本原因.而且对"分茶"问题的相关研究,也有益于对宋元诗文中其他茶诗、茶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茶玉宏 《大观周刊》2006,(46):86-86
因为开茶店,所以学茶,也因此热爱茶,普洱茶热,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跑到了昌宁县龙润茶业有限公司,按照公司的规定,消费者经过一定程度的申请,可以参观到龙润茶业全透明的生产车间。很幸运,我亲眼目睹了龙润普洱的生产线,再放心地喝上一杯龙润普洱茶的同时,感慨许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大观周刊》2006,(42):67-67
不知是孤陋寡闻,还是不谙茶道?时至今日.我尚未发现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或哪一个民族,拥有像中国这样历史悠远、内容丰厚、积淀洋遂的茶史古籍,尤其像早已誊满天下的普洱茶.因其历史的漫长,品质的优良,文化的厚重.早已成为中雷茶史丰碑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17.
《大观周刊》2006,(22):I0032-I0032
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与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于2006年6月5日在昆明胜利召开。为了迎接这次盛会,为打造珠江源旅游及普洱茶两大品牌推波助澜,《生活新报》与雄达茶城主办的普洱茶大使海选活动也于6月4日落下帷幕。在决选现场,共26位茶艺高手角逐赛场。经过才艺表演、知识问答、茶艺表演3个环节的比赛,龙润茶业集团选派的高级茶艺师尹苏娅凭借淡雅的气质和优雅娴熟的茶艺表演得到了评委和观众热烈的掌声,成为与昆明以外10个城市对接的普洱茶大使之一,之后,普洱茶大使和十城记者同泡普洱茶,并接受10城媒体记者进行采访。  相似文献   

18.
《大观周刊》2006,(31):56-57
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健康的普洱茶。是云南龙润茶业集团的使命! “安全、卫生、健康”短短6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可真不简单,要做好。那就更难。 龙润茶业做到了,86道质量把关,保证了龙润普洱安全、卫生、健康!  相似文献   

19.
蒙雪明 《大观周刊》2010,(39):24-24
日前,云南省科技出版社主办的专业茶刊《云南普洱茶·春夏秋冬》在崴盛茶业普洱府举办了冬季品鉴会。本此茶会在广东纯干仓仓储茶品品鉴为主题,  相似文献   

20.
杨阳 《大观周刊》2006,(27):48-48
茶总是和叶连在一起引出人们的崇敬。庶不知.万物归源.茶树才是最显魅力所在。在广阔的临沧秘境里.就深藏着众多古茶树.并时时散发出古茶的幽香。正是这古老的大地孕育了龙润荼厂的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