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接上回,英子一路跌跌撞撞,赶到老福爷府上,见说燕姐早已带着念生离去,只怕都有一个时辰了。英子傻了,又没头苍蝇似地往回赶,路上还哄自己,说不过是走岔了,念生、燕姐都好着呢,吉人自有天相。哪知回到林宅,并不见燕姐、念生。当下也不和德兴惠儿说话,只是默默坐在屋里发呆。前思后想,只有赶紧告诉文涛。遂收拾包袱,雇车向临安而来。  相似文献   

2.
书接上回,那男的说:"我叫栓儿,她叫萍儿,请问姐姐如何称呼?" 清一想了想说:"我比你们虚长几岁,就叫我燕姐吧." 栓儿机灵,心想自己和萍儿都是北人,到江南人生地不熟,日后还得多蒙这位姐姐照应.便起身跪下,口中说:"姐姐在上,受小弟和弟妹一拜,日后还望姐姐多多关照." 深红说:"快起来.我如今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里说得到照应二字.就这条船,还是偷来的,也不知道主家是谁.回来后发现了,还不晓得怎么咒我呢." 栓儿说:"姐姐是当地人,既然如此说,今后我们就互相照应吧.若有用到小弟处,尽管吩咐,小弟定当尽力."  相似文献   

3.
阎明是本届亚运会上的新闻人物.她不但实现了零的突破,结束了中国运动员在亚运会游泳比赛上从未拿过金牌的历史,而且一而再,再而三,一人独得三枚金牌;三次改写亚运会记录.她以自身的强大赢得了异国朋友的喝彩;她为中国扬眉吐气.但你可知道阎明作为十七岁的一个孩子,是个怎样性格的人吗?你可知她经历了怎样的一番拚搏才有今天吗?挂在阎明脖子上的金牌上有一句话:永远前进.她觉得那是说给自己听的.  相似文献   

4.
希望     
“看天空飘的云还有梦,看生命回家路长漫漫,看明天的岁月越走越远,远方的回忆的你的微笑……”这部火了整个亚洲地区的韩剧《大长今》的主题歌一直绕耳边,想不听都难,是什么东西让她这么受人喜爱?各人有各人的答案,但我认为因为她让人很上进,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要有希望,都要有目标。在与2006年招手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在新的一年中的希望,希望发财、提升、娶个新人回家,生个孩子……,这都很重要,但我却希望每一位读者有一个好身体,无论干什么,身体都是本钱,这也是中国的一句老话。所以这一期我们为您准备了“时尚运动新体验”,…  相似文献   

5.
约萍·史密斯是一位栗发褐眼、线条匀称的好莱坞影星.而当一名好莱坞影星,是无数女子梦寐以求,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可是,约萍却毅然弃影从骑,历尽千辛万苦,奋力登攀.经过几年努力,竟登上美国十大骑师第七名的宝座.更具戏剧色彩的是,十大骑师的前六名都不是美国人,她又是十大骑师中唯一的女性.约萍的这段惊险、紧张、刺激、热烈的经历,还不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6.
糖精     
凡不甘平庸的人,都想抓紧时间做点儿 事,免得日后心里不踏实。然而再忙的人,也会有闲下来的时候,也会回首往事,即所谓怀旧。人注定要回忆,生活本身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漫漫人生,碌碌一世,或指点江山,或老婆孩子热炕头,盖世豪杰也好,平头百姓也罢,都离不开酸甜苦辣、鸡毛蒜皮的现实生活,都会感慨万千,都会儿女惰长。多棒的硬汉强女,再了不起的人物,兴许因为一首老歌触动了心底的那根弦儿,也会俗得一掬英雄泪。 北京电视台有个栏目叫《7日7频道》,说的都是普通人的普通事,俗得不能再俗,可老  相似文献   

7.
唐薇依:“亚萍克星”的游子情 27岁的唐薇依继续保持着她“鼎盛”时期的风格:爽爽朗朗,和气大方。回想几年前,她手握着怪异的“歪把横拍”在国内战绩不俗,成为一名公认的靠秘密武器起家的新星。她的秘密武器就是斜柄球拍(又称歪把拍儿)。仗着这一优势,90年~92年,邓亚萍多次输给她,她也就被称为“邓亚萍克星”。因此也就有懂行的球迷极为担心:若是世界大赛比如奥运会上邓亚萍再遇到一个唐这样的人物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笑说诸宸     
诸宸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刚进国家集训队的一件小事.当时我们的驻地还在北京老山,平时她学起棋来总是如饥似渴.有个男棋手老被她缠着教棋.一次他逗她说:“那得叫我干爸爸.”诸宸说:“那你下完棋要去给我买西瓜!”她叫了他“干爸爸”,他果然又教她下棋,又去买了西瓜.后来我问她:“你怎么能随便叫人干爸爸呢?”她说:“那怎么啦,叫他一声,他腿都快跑断了.”  相似文献   

9.
在外打拼,在家操持的女人,更容易感到心力交悴日前与朋友小张通电话,聊着聊着,她突然发出感叹:“活着真累啊!”我批评她不懂得满足。有一份令人羡慕收入稳定的工作,有一个心疼自己舍得为自己花钱的老公,孩子又聪明又漂亮,现在都会叫妈妈了。我真想不通,小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如果她还说累,那我们这些为生活苦苦奔波的人就没法活了。可是她的那套理论的确又让我陷入沉思……都说男人累,面对职场上激烈的竞争,还要挑起家庭的重任,不堪负荷。可是仔细想想,女性也需要在社会上工作面临与领导、下属、同事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比男性要担负更多的…  相似文献   

10.
李照城 《钓鱼》2007,(2X):68-69
大李刚迷上垂钓,恨不得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乌木水库。老婆名叫燕子,平日并不反对钓鱼。时间长了,周末总是一个人带孩子、做家务,免不了有些抱怨。大李的女儿三岁了,乳名叶子,聪明伶俐,乖巧可人。一张小嘴儿就像抹了蜜一般甜,真是人见人爱。两口子视为掌上明珠。每到大李两口儿到了剑拔弩张,快要开火的关头,她那张小嘴儿一张,“叭叭”几句,夫妻俩也就烟消火灭。  相似文献   

11.
水之梦     
阎明是个爱笑的姑娘.无论你何时见到她,她总是话未出口先有笑,即使在郑州游泳场,马上就要参加青运会自由泳决赛了,她还是一幅笑模样. 她爱笑,爱低着头羞涩地笑,流露出一种孩子般的稚嫩和淳朴;不笑时,喜欢用手支着下颏,歪着头想心事,即使跟培育她多年的教练,她也很少言辞.她的教练对我说:“这孩子太文静,太腼腆了.”当然,除了爱笑之外,她还爱水.几乎每天,她都要在水里泡一泡,象条鱼儿,离了水就没法儿活,她的生活的全部乐趣,都溶化在那碧蓝的池水里了.  相似文献   

12.
圆圆 《新体育》2011,(2):1-1
16岁的侯逸凡还是个孩子,可她已经成为最年轻的新科世界棋后。就连比尔·盖茨,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都表示要向她学习。《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撰文认为,假如有一张面孔可以代表“中国崛起”,那么这个人既不是某一位政治人物,亦非互联网大亨,而是侯逸凡。  相似文献   

13.
郝克强 《新体育》2004,(4):20-20
上次到美国探亲的时候,外孙女刚一岁多,已进了托儿所。美国的托儿所都是日托。傍晚,我到托儿所去接她,看见她独自在房间的角落里玩积木。与周围那些又胖又白又壮的美国女孩相比,她显得又瘦又黄又小。这强烈的反差,使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种族  相似文献   

14.
在女足成为民族英雄之后,女足国家队的队员成为了大家的“吉祥物”。要接触她们可没有以前容易了。前一段记者去上海采访,给孙雯的手机打电话,电话的那一头的孙雯略带沙哑的声音,说很忙,有这样那样的活动,约好第二天她们在电视台做完节目之后一起吃一顿饭。第二天,一直到晚上十点,记者也没有她的电话,于是想她们都很忙,也许这会儿又被谁请去当嘉宾了,正想着,电话响了,说在电视台刚刚录完节目,20分钟之后到。我们在饭店门口等着,看见一辆桑塔那轿车里有人在打招呼,是谢慧琳,不一会儿,车里呼啦呼啦下来六个人,谢意琳、孙雯、浦玮、王静霞、高红霞,最后一位是上海女足的主教练马良行。 踢足球的女孩子们比较开朗、活泼,也比较天真、单纯,在电视台被人摆布了一整天,直嚷嚷累了,要教练请她们吃饭,只是一在饭桌上坐下来,又有很多人围了上来,纷纷要敬酒,要求签名,有的干脆抱着孩子说要在孩子的衣服上签名,于是女足姑娘们只能把孩子像传球一样签完了再传给下一个。记者本来想乘机采访一下女足姑娘的设想给这些热心的追随者们搅得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15.
有人问谢园:“你的围棋水平怎样?”“下得一般也就能胜葛优。”在所有的体育项目中,葛优唯能说的出口,能露点儿脸的也就是这围棋一项了。偏偏这唯一强项的水平还处于第三世界中的第三等水准,你说寒碜不寒碜? 可葛优楞是没事儿。“贵在参与嘛,上段有老聂他们呢!中日围棋擂台赛要势均力敌才有看头。十亿,不,十二亿中国人要都是老聂那水平,还有意思吗?你看乒乓球,咱们的娘子军全挤进半决赛后,好是好,给咱们一下子拿回金、银、铜三块奖牌,够开心的,可  相似文献   

16.
哪个小女孩不爱哭?可就是有这样一个小女孩,无论她挨多大的累,吃多大的苦,受多大挫折,压根儿就没听她哭过一声,你说怪不?你问她是谁吗?你看,就是那个在平衡木上做动作的穿蓝色运动服的小姑娘。她,大眼睛,圆脸蛋,扎一条马尾巴辫,又秀气,又文静,小伙伴们都叫她“小猫猫”,大人们  相似文献   

17.
耿堃 《新体育》2004,(7):28-29
张平,近两年中国排坛一个迅速窜红的名字,现在又因为顶替受伤的赵蕊蕊出现在中国女排的主力阵容中而备受瞩目。 一夕之间,从一名连主要替补都算不上的“年轻储备人才”变成肩负奥运会冲金重任的主力,张平那并不宽厚的肩膀能承受得住这份重压吗? “没问题,大平就是胆儿大。”很多熟悉她的人这样说,因为她总是在关键时刻有出人意料的优异表现。 今年全国联赛决赛之前,世界杯夺冠归来的张平状态不佳,队里另一名国手李姗也正处低迷,两大得分手没了感觉,外界普遍认为天津队凶多吉少。可就是在决赛中,张平重拾上赛季的八面威风,火力依旧十足,为天津队夺冠立下大功。 关键时刻能豁得出去,得益于她那出了名的“假小子”性格。  相似文献   

18.
在欢快的乌克兰民间音乐伴奏下,身材娇小的奥梅里扬奇科翩翩起舞.她时而象一只展翅翱翔的小鸟,时而又象水中游戏的鱼儿,在墨绿色的地毯上翻飞跳跃.当她站在你面前时,你不会不为她的可爱而打动.她那双蓝灰色大眼睛里闪动着孩童般的天真,那无拘无束的笑声中有一种真挚和坦诚.开口对她讲话,你不会顾虑被拒绝和受冷淡,她是那么热情而友好.是的,她在家里也是这么随和.三个孩子中她是老大,妈妈是商店营业员,爸爸是通讯机械师.她在基辅市一所寄宿学校上十年级,平时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星期天是一周中唯一属于她自己的日子.每逢这一天,她要接待朋友,和弟妹玩  相似文献   

19.
胡娜出走美国数年,运动员们提起来无不嗤之以鼻。她没有学会美国人在网球方面的精湛球技(正充当不入流的球混子),却学会了被美国青年人开始抛弃的“性解放”,甚至鹦鹉学舌地说一些“政治避难”之类的话。继胡娜之后,又有一位引人注目的女性出走联邦德国,她就是遇罗锦。与胡娜不同的是,此人是已到“不惑”之年的中年人,胡娜当时正值豆蔻年华;此人是从文的(尽管文采很差),胡娜是“从武”的;此人经历较为坎坷,胡娜毕竟涉世未深。而共同之处便是都充当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很多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都在问:遇罗锦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她是怎么走上这一步的?她出走后又干了些什么? 遇罗锦出走前的一幕 1986年1月29日晨,北京车站的月台上人迹稀少。  相似文献   

20.
王查娜 《新体育》2005,(6):18-19
在张怡宁的童年,每次睡觉前,妈妈不是唱摇篮曲,也不是说故事,而是拿着画满各种小动物的画本儿,一个个地指给她,告诉她每个动物的名字。每次,小怡宁的眼睛都一眨一眨的,很专注地听着。那时,妈妈心里就纳闷了,这孩子怎么这么喜欢小动物?“每次把小动物给她指完一遍,宁宁还会给我找错,指着书里的某个小动物说:‘妈妈,这个你还没说呢?’”张怡宁的妈妈说,张怡宁学说话时,最早学会的词汇就是“咩咩羊”和“汪汪狗”,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张怡宁的宠物恋歌正式唱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