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模思想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训练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依据。在建模思想的指导下,运用数学语言,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需要通过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兴趣,结合实际问题,利用各种数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指导学生建模的过程,教会学生建模的步骤方法,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构建数学模型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学段的要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建模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经历建模过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模型思想。  相似文献   

3.
采用“创设问题情境一建立数学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活动中,才能全方位展示自己的思维.而自觉运用方程建模思想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才会初步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12):68-6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本身的数学素养发展十分关键,可以综合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其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其中,数学建模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故而,小学数学教师要全面优化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本文将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抽象数学问题;丰富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展开数学分析;引导学生建立解题模型,优化学生问题解决经验;组织建模反思活动,帮助学生优化数学模型四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优化学生数学建模素养。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知识的教学中需要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文章以一节概念课为例进行教学实施,尝试通过创设开放的情境与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抽象出数学模型,让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学会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华师大版九(上)一元二次方程的实践和探索(1),在学生熟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知识不难,难点在于教师通过给学生创设新的问题情景,设计学生活动,使学生建立方程的数学模型,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建模能够使学生深入数学问题的探索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由原来的机械式识记转化为主动探索知识,由原来的解决单一问题转化为解决同类问题。以"植树问题"教学为例,给出了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过程,即创设情境,感知模型;把握本质,构建模型;应用模型,实现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使学生学会把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从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建模意识;链接生活内容,培养建模能力;组织生活实践,升华建模素养三个方面,以论述和例证的方式详细讲解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深化学生的建模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季彩萍 《考试周刊》2013,(12):49-50
<正>《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能初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把各种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途径之一。所以,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数学建模是在数学化视角下,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方法求解数学模型,从而借助数学模型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以“输水槽横截面优化设计问题”为例进行教学,探索数学建模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课例“函数应用:停车距离问题”的赏析,阐述对中学数学建模活动的认识与看法,并就数学建模活动中“数学模型优劣的评判问题”及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育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数学建模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是指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的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学生应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数学建模的教学环节是将实际问题抽象简化成数学模型;求得数学模型的解;检验、解释数学模型的解;并将其还原成实际问题的解,从而最终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学生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的必然方式 ;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才能提高数学素质和非数学素质 ;只有通过主动学习 ,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和能动性 ,形成主体意识 ,提升主体性 ;也只有通过主动学习 ,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新性人才。因此 ,作为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一、努力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景 ,创造一种探讨的氛围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际数学界普遍赞同通过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和在数学教学中推广使用现代化技术来推动数学教育改革.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都十分重视数学建模教学,把数学建模活动从大学生向中学生转移是近年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普通高中新的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要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能初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以湖南省2010年高考样卷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建模问题已作为必考的解答题形式出现,可见未来高考的趋势是:数学建模问题将会是高考的主要题型之一.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创设有利教学的问题情境。那么,如何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相似文献   

16.
安军莉  曹凌睿 《教师》2013,(3):107-108
本课例是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与生活》中的排列问题。本节课通过创设师生排队照相的生活情境,在现实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符号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并逐步完善了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  相似文献   

17.
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就是数学概念模型建构的过程,也是模型思想形成的过程。模型思想蕴含在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中并指导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将模型思想渗透其间,并引导学生感悟模型思想:创设情境,析出数学问题;数学抽象,建立概念模型;正反例证,理解关系结构;应用拓展,衔接后续学习。这样,学生就会在概念模型建立过程中学习建模方法、感悟模型思想。  相似文献   

18.
转变学习方式,注重过程教学,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提供一些现实的数学模型,让学生通过数学建模,以及探索研究活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建构(或数学化)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创设问题情境,让课堂精彩而生动;创设活动情境,让课堂轻松而有趣;创设游戏情境,让课堂自主而快乐。有趣的课堂活动,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师生合作互动,共同演绎精彩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有动力,学生的思维才有方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中,亲身体验数学的情趣与活力。并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乐于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更加喜欢数学。那么,如何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实践谈几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