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下旋球的飞进特点下旋球飞进的力学原理与主旋球相同。但由于球飞进中的旋向向下,放球的上方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因此球上方的气流任强P。小于下方的气流任强PT,故球的飘移现象为向上飘浮。真在音飞中球虹飞进高度h也就相对的大一些,如图用所示。这种下旋球着地反弹时,和主旋时一样,同样受到球在C点被掣动时产生的两个回转力矩。一个是自主击球力产生的球在双飞的旋转速度VZ,另一个是球在首飞中旋转的旋转惯量着地时以C点为瞬时回转中Jts\q上向后l因为是下旋球放向后)旋进,具旋转速度近似V,。但由于二者旋转方向相反,放球…  相似文献   

2.
深泽 《网球天地》2013,(9):134-134
我们可以根据拍和球的相对位置来界定平击球、上旋球和下旋球:平击球,球向前走,拍也向前走;上旋球,球向前走,拍向上走;下旋球,球向前走,拍向下走。削球,即属于下旋球,挥拍轨迹从后上至前下。  相似文献   

3.
试论正手上旋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正手上旋球 所谓正手上旋球,是指在握拍手的一侧,通过对球的向前向上的挥击,也就是向前击打,向上摩擦,即所谓“又打又摩、打摩结合”的技术击打使球围绕着横轴旋转向前飞行,并形成像彩虹样的弧线轨迹。这样球的飞行弧度很陡,下降的速度极快,球落地后仍带有极强的上旋,因受向后作用力的关系,增加了向前的冲力,因而前冲力大并弹跳高,从而产生巨大的威力,这就是正手上旋球。  相似文献   

4.
以上旋球为例,将旋转球与不旋转球的特性加以比较,并通过对上旋球主要技术的力学分析,分析了乒乓球运动中的旋转球在击球、球接触台面、球接触球拍时的受力与运动,说明旋转球在乒乓球运动中的优越性。并提出了以速度对抗旋转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正手上旋球的随挥 所谓正手上旋球的随挥,它是击球后的一个结束动作,也称作跟进。击球后随其惯性,继续转动上身重心前移,肩朝球和球飞去的方向跟进,使握拍的手臂自然地随着击球的惯性,继续向击球的方向伸展,肘关节向前向上跟进,把球拍挥到身体另一侧的前上方,拍头指向上方。手臂充分展开,大臂和下巴相接触,上臂与  相似文献   

6.
小红帽 《网球天地》2020,(2):108-109
网球场上,为了确保击出的球落在界内,旋转是底线对抗中占据优势并得分的有力武器。只要旋转足够强,即使发力击球,也能确保球落在界内,并在落地后远远弹开。高质量的上旋球往往兼备速度、旋转和力量,作为底线对抗中频繁应用的技术之一,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打好正手上旋球尤为重要。12月31日的球技宝典训练营上,来自B.I.T.A.国际网球学院的李贞锡教练带领学员们一起揭晓了正手上旋球的秘密。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吗?     
在击球时,乒乓球和球拍接触时间最短的仅为千分之一秒。在大力扣杀时,球的速度为每秒47米。上旋球时,乒乓球每秒围绕自身的轴心旋转五十次。在大力扣杀时,球和球拍接触的瞬间将承受重达一吨的压力。在搓球时,球的速度为每秒7米。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4,(10):0-61
手法相似 张怡宁此球是在发加转球.其与不转球的区别在于触球的部位不同。从图2-3中可见,发加转下旋球是触球的中下部,用力向下摩擦。反之.如果发不转球,则是推、弹球的中部且不加摩擦。 球速相似 在发转不转球时。一般而言,发下旋球时,由于旋转的作用,球向前运行的速度相对较快,而发不转球时,由于没有旋转,故球的运行速度慢而飘。因此,如果有意识地加快发不转球的出手速度,使两种旋转的运行速度更为接近,将令对手更加难以判断,张怡宁在此方面是较为出色的。  相似文献   

9.
缩杆球     
这种击球方法比较困难。缩杆球主要靠腕部抖动的力量,腕子要活。击球时采用低杆,用前臂向前运动,当球杆杆头快要接触主球时、猛然向前抖动腕部,当杆头与主球接触的瞬间,出现球杆插进主球的感觉。主球与目标球相撞之后,将自身前进的力量传递给目标球,使其向前运动,而主球自身则较为明显地停顿一下,然后靠自身存在的逆旋力量,向后运动。腕部抖动的频率越快,后退的距离也越远。为了准确掌握不同的后退距离,可在后退线路的一侧不同距离处,摆上4至5个球做标志,由近而  相似文献   

10.
小雨  冰沙图 《网球天地》2012,(5):130-130
在网球的各项技术中.正手上旋球是运用最多、非常适合男子选手的击球方式。当今男子网坛“四大天王”中的乔科维奇和纳达尔都会在比赛中通过正手上旋球来获得制胜分。它的优点在于既有进攻性又有稳定性。说其具有进攻性.是因为打上旋球易发力.而地面给球的作用力是向前上方的.因此上旋球具有一定的前冲力.会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威胁,能够成为有效的进攻手段。  相似文献   

11.
排球的大力发球及远网扣球都要求击球时要用弧线挥臂推压动作,使球产生上旋向前飞行。实践中,有人不理解这一动作的意义,因而不能利用球的旋转控制落点,使得发球与扣球变化少,威力差。在此,对弧线挥臂推压动作和上旋球作一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手握拍有4种方式,大陆式(多用于发球和截击)、东方式、半西方式(图1)和西方式(图2)。我们常说,握拍方式能影响上旋的强烈程度,东方式握拍适台打平击球,西方式正手握拍能带出强烈上旋。其实上旋球的强烈程度和握拍没有直接的关系,是握拍方式影响了挥拍的轨迹,挥拍轨迹改变了球的旋转。在这个过程中,握拍方式间接影响了球的旋转。  相似文献   

13.
“借旋”的威力在现代乒乓球运动中,几乎打出的每一个球都是带有旋转的。当我们使用粘性大的球拍(如正、反胶海棉拍)击球时,只要轻轻一击,就能使来球的原有旋转速度骤然消失(或近于消失)。当我们使用粘性较小的球拍击球时,由于球拍与球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来球的旋转惯性常常使球在拍面打滑而保留一部分原旋转速度飞回。我把这种借用来球原有旋转速度的方法称之为“借旋”或“借转”。在我们目前  相似文献   

14.
旋转球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乒乓球旋转的主要原因  打乒乓球时,如果力的作用线不通过球心,而和球心(O)保持一定的垂直距离(L即力臂),这时这个力(F)变分解成一个撞击球的法向分力(F进)和一个摩擦球的切向分力(F切),这个切向分力的主要作用就是使球产生旋转(图1、2)。因此,击球时,当力的作用线与球心保持一定的垂直距离,使力矩(M)不等于零,就是乒乓球旋转的主要原因。力矩越大,球的旋转速度就越快:M=FL。图1 不转球——力的作用线通过球心图2 抽球时作用力的分解2 乒乓球的基本旋转轴及其旋转种类  乒乓球本是无固定…  相似文献   

15.
2、定位球定位球就是用球杆击打主球的中点,印在击球时,采用中杆击球,靠腕部抖动的力量,使主球与目标相撞,两球相撞之后,主球将前进的力量传给目标球,使其前进,由于主球失去了旋转力量,故停在原地不动。打出定位球并不困难,只要在击球时运用腕部的抖动力量就行,否则便会成了推进球。另外,当主球与目标球距离太远时,很难打出定位球。这种击球方法,不但能为下一击球创造有利条件或给对方制造障碍球(见图①②③④),而且当目标球在袋口附近,主球、目标球和袋口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将目标球击落袋内,主球停留在相撞的位置上,可避免同落犯规。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体会各种旋转球的性能,首先采用空岸练习。将主球摆在黄色球位置点上,沿棕色球和绿色球位置点向空岸瞄准,用中杆、中高杆和中低杆击打主球,它会直线弹回,由于产生上旋和逆旋的缘故,只是各自弹回的速度和距离不同。如果仍按原来的瞄向瞄准,使用右高杆、右中杆和右低杆击打主球,那么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它碰岸弹回不是做直线运动而是靠自身向右旋转的力量,偏离右侧运动。当击球力度相等,使用右高杆击打主球,碰岸弹回后,向右偏离的角度较小。使用右低杆击打主球,向右旋转力较强,碰岸  相似文献   

17.
掌握乒乓球旋转规律,合理判断来球接发球必须知道旋转理论。击球时,作用力通过球心,则球就不会旋转;反之,击球作用力不通过球心,球就旋转,各种不同旋转球落台后反弹有一定的规律,如:上旋球落台后,反弹较低,前冲力较大;弧圈球落台后,反弹更低,更有前冲力;...  相似文献   

18.
一、开头诀口诀不能罗万象,速度旋转多变化,二、准备姿势立足肩宽微提踵,拍置腹前眼注视,三、发球伸掌抛球向上空,上下侧旋擦球面,四、接发球仅把要点来提供,有赖触类能旁通。屈膝弯腰莫挺胸,准备移动体放松。球落击法有多种,长短轻急力不同。“准备姿势”接发球,来球旋转反向送,上旋推挡下旋搓,长抽短吊争抢攻。五、正手攻球切忌抬肘握拍松,前臂向前向上动,左脚稍前体右转,倾拍一般击球中。六、反手攻球前臂搁腹臂贴胸,肘为轴心臂腕动,左脚移后腰左转,倾拍斜击球上中。七、推挡球推挡多用反手方,动作犹似反手攻,前臂发力向前下,倾拍推挡球…  相似文献   

19.
三、正拍打旋转球 上旋球是让球顺时针旋转的打法,其特点是球尽量高地成弧形运行,到达顶点后在旋转力与空气阻力互相影响下,球急速下落,落地后高反弹。 上旋球的优点是能最大可能地使球落入对手场地,球高高地飞过网后落下,命中率较高。特别是对掌握不好发力的人,即使全力挥拍也不易出界。落地后高反弹,使对手难于应付。 另外,上旋球由于有落地速度快的特点,可用来打角度球。如打出落点在发球区外角处的将对手逼出场地的对角线球。打削球(反转) 上旋球的挥拍轨迹是从下至上,最重要的是尽力提高球拍头部速度,不论往上击打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1、跟进球跟进球就是球杆击打主球的中上点、左上点或右上点,卽采用中高杆、左高杆或右高杆。主球分别向正前方、左前方、右前方跟进。在击球时,要运用前臂的力量,同时抖动腕部、使主球与目标球相撞的瞬间,主球将前进的力传给目标,目标球一始向前运动,而主球则较为明显地在原地停顿一下,然后靠自身上旋转的力量,迅速向前跟进,并且前进的距离较长。为了准确地掌握不同的跟进距离,可在前进路线的一侧不同距离处,摆上四五个球做标志,由近而远,循序渐进地练习,当做到跟进的距离能按自己意愿实现时,此练习就算合格了(见图1)。这种击球方法,通常是在要求主球跟进距离较大或碰擦后,停留在为下一击创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