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研究一维准晶的V型切口裂纹问题,采用解析函数方法将一维准晶的基本方程转化为极坐标形式;由切口面边界条件得出III型切口问题的本征方程,求出声子场和相位子场的应力和位移渐进解;引入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切口尖端处的J积分.计算结果表明,声子场和相位子场通过本构方程耦合,切口尖端处声子场和相位子场位移也具有耦合性;Laue类...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一维准晶的V型切口裂纹问题,采用解析函数方法将一维准晶的基本方程转化为极坐标形式;由切口面边界条件得出Ⅲ型切口问题的本征方程,求出声子场和相位子场的应力和位移渐进解;引入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切口尖端处的J积分.计算结果表明,声子场和相位子场通过本构方程耦合,切口尖端处声子场和相位子场位移也具有耦合性;Laue类5,7和9的位移分布与Laue类8不同,也与一般材料不同,但J积分仍具有相同形式;当切口变为裂纹时,J积分给出能量释放率.  相似文献   

3.
邢航 《职大学报》2010,(2):51-53
研究弹性杆波动方程相关性质并揭示波的传播规律,在准确解释自然现象、确定物理材料属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就是以此为依据,在简要阐述广义非线性超弹性杆波动方程的由来及其行波解的基础上,对广义非线性超弹性杆波动方程的行波解进行了拓展,最终通过讨论方程的极限零点和非极限零点,获得了保证广义非线性超弹性杆波动方程行波解存在惟一性的充分条件;并对此类方程的应用举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应用两种方法讨论了电、磁场力的计算问题。第一种方法从Maxwell方程出发 ,建立场的动力学方程 ,引入电磁场张力张量及应力关系 ,从而计算电、磁场的应力 ;第二种方法从电、磁场力的公式及场的叠加原理出发 ,计算电、磁场力。  相似文献   

5.
辉石是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常见矿物,对其弹性波速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球深部地震波速异常及动力学过程等。辉石矿物包括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两个亚族,天然产出的斜方辉石以镁辉石为主。选择镁辉石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一性原理对镁辉石在高压下的4种结构相(斜方相Pbca、低压单斜相P21/c、高压单斜相C2/c和高压斜方相P21ca)的弹性波速度进行模拟计算,结果如下。1)4种结构的镁辉石的弹性波速度均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2)在压力小于12 GPa时(上地幔压力范围),高压单斜相C2/c的纵波波速各向异性最大;在更高的压力下,Pbca的各向异性最大,且随着压力急剧上升。3)除C2/c结构外,其他结构相都是a轴方向上的横波波速各向异性最明显。研究结果为上地幔的地震波速异常的解释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现在一般认为,广义准晶F(2,1)与Fibonacci准晶一样,其电子态全部是中间态.作者通过两种方法得到了E=O的本征态是扩展态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研究薄板结构在机械载荷、磁场和温度场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学行为.考虑到板受Lorentz力的作用,根据物理方程、非线性几何方程和平衡方程建立了耦合场中薄板的运动控制方程,应用Galerkin原理推导出微分动力系统,采用Runge-Kutta方法进行数值求解,绘制了薄板运动的时程图、相轨迹图和Poincare映射图,分析温度场、磁感应强度以及机械载荷形式对系统运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在薄板非线性运动系统中消耗能量,可以抑制非线性作用;温度场不仅改变板内热变形和热应力,而且影响薄板的运动特征;磁场和流体压力对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是相互耦合的,静压力或脉动压力的增大不仅导致振幅的增加,而且改变系统的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8.
场独立和场依赖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 ,是根据人们的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差异来划分的。在英语学习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场独立性 ,即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互补的综合开发教学法 ,更新观念 ,博采众长 ,这样才能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场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蔡司正置金相显微镜、SEM、EDS、抗剥落腐蚀试验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的非等温时效工艺对7050铝合金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终止时效温度从190℃降至130℃,晶内、晶界残余未溶的第二相粒子数目逐渐减少、尺寸逐渐减小,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降低终止时效温度,残余第二相粒子尺寸有所增大,第二相粒子主要为MgZn2相、Al2CuMg相和Al7Cu2Fe相;随着终止时效温度的降低,7050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逐渐提高,在终止时效温度为130℃时表现最佳,进一步降低终止时效温度,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不升反降,腐蚀经历了点蚀-沿晶腐蚀-剥落腐蚀三个过程。  相似文献   

10.
首先建立了脚手架立杆横向振动的非线性方程,接着利用同伦分析法对该非线性方程进行求解,获得了脚手架立杆非线性振动的频率和一阶同伦分析解,并与摄动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求解过程中发现,同伦分析法在求解非线性振动方程时无需引入小参数,从而增加了近似解的精度和适用范围。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立杆初始振幅、轴向压力和立杆长度的增加,振动频率将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在实际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规范,避免脚手架立杆发生横向非线性谐振。  相似文献   

11.
影响中国近海的主要天气系统有热带气旋、锋面气旋、冷高压和西南季风 ,它们的风场结构很不相同 ,由此引起的海浪场也各具特点。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 ,对这些天气系统的海浪场进行了综述 ,为海上船舶驾驶员利用气象传真图自行分析航行海区的海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将全球板块边界带分别按照不同的宽度加以界定,计算了全球板块边界应力场的长、短波分量,讨论了应力场短波分量对观测应力场的相对贡献,分析了其与板块边界相互运动类型的相关性.在收敛型边界带,俯冲板片推 (拉)力是驱动板块运动的主要力源,仅仅洋脊推力不能主导板块的应力场形态;同时,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力对板块运动具有重要意义.计算结果还显示板块边界带参考半宽度以不大于 2 0 0km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
基于MRF高斯混合模型的海浪纹理背景目标区域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行海洋图像处理,根据海面背景的特点,提出1种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Makov Random Field,MRF)高斯混合模型的海浪纹理背景目标区域分割方法.通过对海平面特征的分析,建立MRF先验模型;运用MRF和Gibbs分布理论,建立海浪纹理的MRF高斯混合模型;用期望极大化方法获取海浪纹理的参数;根据最小后验能量准则实现海浪纹理背景目标区域的分割.与采用经典分割方法进行对比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船舶港口装卸过程中波浪补偿的数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船舶港口装卸效率,实现港口装卸自动化, 利用数值波浪水池模拟船舶港口装卸工程中的波浪补偿问题.基于CFD理论建立船舶港口装卸过程中波浪补偿数值计算模型.通过Flow 3D的边界造波模块,建立三种不同波形的数值波浪水池,并配合Sommerfeld辐射边界条件以及多孔介质模型进行消波.结合CAD技术对船舶港口装卸过程中的波浪补偿进行数值分析,最终将该船舶港口装卸过程中的波浪补偿量转化为起重机的位移补偿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工程要求,可为港口自动化装卸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针对驻波的运动特点和特殊的运动规律 ,应用Authorware作图函数 ,进行驻波演示实验设计 ,非常直观、形象地表现驻波的动态运动规律 ;同时也可以描绘任一时刻的波形图。  相似文献   

16.
内孤立波是陆架陆坡区一种常见的现象。本文借助于一个两层非静力近似模式(Gerkema,1996)模拟分析了内孤立波在陆架生成及传播特性,并与已有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正压潮与地形相互作用激发生成内潮,内潮在向岸传播过程中,由于正压潮流及自身的非线性作用而发生分裂,受频散作用的影响进一步演化成内孤立子波列。而对于离岸传播的内潮,由于较强的频散效应,非线性与频散在较大尺度上达到平衡,从而使得波形呈现椭圆余旋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场"论谈体育教学环境的创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运用“心理场”论(S-S理论)以及相关学科和理论探讨了体育教学环境中各子系统的各种关系,充分查阅资料,利用前人在教学论和体育教学领域的大量研究成果,对如何运用S-S理论即B=f(P.E)创建、优化体育教学环境作了进一步分析。将体育教学场分为两个层面,即:物理场和社会场,进行了探究,论述了其重要性与作用,旨在面临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为体育学科教学理论建设提供依据,对于我国新的体育教学与课程改革的进行与发展具有深一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首先结合PAL开关和90°移相放大电路方框图分析了产生V同步检波器用基准副载波±Cosωt的基本原理,然后结合实际电路对基准副载波±Cosωt的形成过程作了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19.
在非物理专业的普通物理教学中 ,采用对比方式使学生理解引入涡旋电场、位移电流的概念后 ,Maxwell方程组的积分形式就能反映出电磁间的紧密联系 ,成为电磁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利用包括CISK机制的简单三维热带大气模式研究强对流活动的位置和水平尺度对热带大气低频振荡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对流活动的经向位置对低频振荡有重要影响.当对流活动在赤道印度洋和赤道西太平洋加强时, 在赤道印度洋地区激发出低频振荡并向东传播, 周期为28d左右, 扰动为KelvinRossby波型, 具有明显斜压结构, 低层辐合, 高层辐散;然而, 当对流活动在热带印度洋和热带西太平洋, 即菲律宾附近地区加强时, 在热带西太平洋地区激发出向西传播的低频振荡, 周期为30d左右, 扰动为弱Rossby波型, 斜压结构, 且与南亚季风有紧密关系.研究结果还表明, 强对流活动的纬向位置对振荡周期和结构没有直接影响, 但强对流区域的尺度大小对热带大气低频振荡的周期有明显影响:强对流活动区域的纬向尺度越小, 所激发的低频振荡的周期就越短.热带大气中的10~20d振荡, 可能是由较小区域的对流活动激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