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秋季学期开始的我校初一年级的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行了一个学年。回顾一下我们摸索着走过的路,对照课改的指导思想,认真反思一番,这对于我们继续往前走是很有益处的。第一,我们认为,从事课程改革必须真正有依照课改的方向大胆而慎重去尝试的态度。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一场思想革命。所以,不能怕,怕就会裹足不前,就不可能获得成功。但是,不怕也不能蛮干,课改应当是非常慎重的事情,它关系到千千万万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下一代人一辈子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课改的指导思想和国家的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树…  相似文献   

2.
走进课改这几年,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悉心的研究,推动了课改工作的深入进行。在理念的更新与实践的操作中,我们进入了教育的新境地。当我们静下心来,用辩证的视角来观照这一新境地时,我们发现浮躁与功利充斥着新的教育空间,许多教师迷失了方向,滑离了课改的本真要义。这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课改的初衷。  相似文献   

3.
课改己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它对我们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原有的教学理念、知识储备、能力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那么面对课改,我们该学点什么?  相似文献   

4.
胡小望 《江西教育》2005,(10):12-13
近年来,在日常教学调研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从教师到教育管理者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发展。课改,让我们的教师转变了观念.调整了行为,开阔了视野;课改,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鲜活而灵动、丰富而精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一些学校的课改实践中,不时有泡沫浮起,有不和谐音夹杂,有有害物质侵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课改,我也曾和许多老师一样,有谈“虎”色变之感,特别是我们这些还未进入课改的年级,使用的仍是九年义务教材,怎样运用新理念来指导教学,曾使我一度陷入彷徨之中。参加了省骨干教师培训后,我开始尝试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下面是我用课改理念指导“化简比”一课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6.
龚敏 《吉林教育》2006,(3):27-29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深入发展的一场深刘的变革。新课改要求我们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其中,由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师生是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随之带来课堂教学的新面貌。由此,新理念、新课堂对教学管理也相应地提出了新的挑战。怎样抓好教学常规管理.以适应课改的新形势.新要求.并促进新课改,已经成为我们教学管理者的新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改要求我们全方位地审视和研究各科教学,将课改新精神贯穿到各科教学中去,福建省福安市特殊教育学校作了有益的探索,教学有了活力、有了新的起色,这里,我们选登他们的一组教学论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通过一年半的课改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令人鼓舞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省实验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课改实验给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带来了哪些变化?对我们的老师、教育管理和教研部门提出了哪些挑战?这些都是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热切关注的。本期开始,我们辟出“课改漫笔”栏目,首先刊发来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武昌区、省级课改实验区武穴市的两篇文章。以后,我们将陆续刊出参加课改、学习《课标》的老师有关课改的故事、随想。不管您是否在课改实验区,只要您在课改的学习和实践中,有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请不吝赐稿,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您的心得、解析您的困惑。  相似文献   

10.
课改后,许多教师反映,最大的困难是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完不成教学任务。此问题的原因值得我们细细分析。课改首先是“加法”,教学目标更多元了,教学内容更广阔了,教学方式更丰富了。可是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时间是常量,有“加”就得有“减”啊,否则时间的矛盾就无法解决。那么,减什么呢?减不了,也就加不进,“改”就成了空话。  相似文献   

11.
走进课改这几年,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悉心的研究,推动了课改工作的深入进行。在理念的更新与实践的操作中,我们进入了教育的新境地。当我们静下心来,用辩证的视角来观照这一新境地时,我们发现浮躁与功利充斥着新的教育空间,许多教师迷失了方向,滑离了课改的本真要义。这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课改的初衷。一是理想向现实的回归。起初走进课改时,我们对新教育充满的是无限的激情与美好的愿望。为了能够让教师们在思想上提速进入课改,大面积铺开课改工作,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专业机构,开始了全员性的、…  相似文献   

12.
课改了,我们又面临新的教材,新的课堂,我们准备好了吗?审视课改的要求,聆听时代的呼唤,瞩目我们语教学的现状与在学生中在学科中的地位,我心沉甸。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质性地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如约与我们相遇了,虽然我们与课改同行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们正感受着课改带来的希望,领略着课改赋予的激情,分享着课改的喜悦。面对新课改“我们该怎么办呢?”“课改要改变我们什么?”专家培训参加了,课程标准也读了,课例光盘也看了。但是,我们还是在困惑和茫然中不知所措。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要更新,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要转变……所有这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去实现、去落实、去操作呢?这才是当前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请教前来培训的专家,专家告诉我们说,课改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现成的答案,要结合教学实践去摸索寻找。想想专家的话,不错!多少年来,我们早已习惯了去执行大纲,统一教学计划,抄写教参,应付考试,没有哪一天,我们把自己当作一位研究者去自主地、创新地进行过教学。今天,不妨换个思路,不去想“该怎么办”,先来探寻一下“不应该怎样做吧”。看一看,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哪些教学行为、教学方式需要改变,有人说,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是教学理念的具体的表现,思想观点的转变是一个思想斗争的痛苦过程。  相似文献   

14.
实施课改的这几年,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悉心的研究,推动了课改工作的深入进行。在理念的更新与实践的操作中,我们不自主地进入了教育的新境地。当静下心来用辩证的视角来观照这一新境地时,我们发现浮躁与功利充斥着新的教育空间,许多偏激乃至于极端的理解与操作演绎着教育本该静谥的丛林,许多教师在一线的课改中迷失了方向,滑离了课改的本真要义。课改,需要静心回归。  相似文献   

15.
两年多来的课改试点证明,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是保证新课改实验不断深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哪个地方、哪所学校的校本教研卓有成效,哪个地方、哪所学校的课改工作就生机勃勃。课改的实践同时证明,从课题研究切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正是保证校本教研质量、促进校本教研为课改服务的有效抓手,因此课题研究成了很多学校支持课改实验、引导教师成长的平台。当前,新课改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我们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课改实验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广泛地推开。这一轮课改实验是大开国门的,是一次东西方教育理念的大碰撞。在此期间,我们许多实验教师困惑不少:课改后书怎么教?传统教学有哪些优秀的该继承?国外有哪些优秀的该借鉴?课改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等等。针对这些困惑,我们认为课改实验指明的是目标和方向,它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在实验中大胆地探索与实践,而并没有现成的路可走。课改,究竟路在何方?我想结合两年的实践,谈四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课改后,许多教师反映,最大的困难是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完不成教学任务。此问题的原因,值得我们细细分析。课改首先是“加法”,教学目标更多元了,教学内容更广阔了,教学方式更丰富了(“探究”就是一例)。可是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时间是常量,有“加”就得有“减”啊,否则时间的矛盾就无法解决。那么,减什么呢?减不了,也就加不进,“改”就成了空话。  相似文献   

18.
王彩利 《新疆教育》2012,(11):22-23
课改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不仅要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课改之初是阑难的,课改之时是成长的,课改之中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的意义。为使教师在课改的浪潮中跟上步伐,尽快成长起来,也为我校课改的每一步都能“迈稳走实”,课改伊始,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了每月召开一次“课改教学随笔交流会”制度。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了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课改理念理应超前于现实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自2004年秋季起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开始实施的高中新课改实验已近2年了,此次课改后的中学教学与课改前相比有哪些异同点?课改的基本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对新课程所遇到的困难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本文将对此作一简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