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中央苏区的革命标语宣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苏区的革命标语宣传,是苏区我党我军最早系统开展的宣传活动。它为毛泽东、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首创,后为苏区各级党组织、红军部队、苏维埃政府以及广大军民所接受、传播和利用;它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饱满的内涵,有力地宣传了党的任务、方针和政策,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启发了苏区军民和白军士兵的阶级觉悟,回击了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在中国革命宣传史上写下了绚丽多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重视宣传工作是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川陕苏区不仅设立了专门的宣传机构,而且还有专人负责宣传;宣传工作内容也丰富,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卫生等诸多方面,呈现出紧贴形势、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效果显著,有的放矢、针对性强等鲜明的特点。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川陕苏区的宣传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红军队伍的壮大、苏区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苏区精神是中国苏维埃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风貌的总称。加强苏区精神的研究和宣传是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新的历史时期,苏区精神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具有特殊的意义,应采取措施加强苏区精神研究和宣传。  相似文献   

4.
苏区时期党报党刊对体育精神的宣传是中央苏区根据地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舆论驱动力,是我党领导在极其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主动克服多重困难,积极采取多元化的体育宣传报道形式,是大力弘扬苏区革命精神和体育文化精神的典范之举。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对当时党报党刊对苏区体育精神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策略和实践效果进行梳理,以期为推动新时代我国体育精神的宣传报道实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当时称作苏区。苏区的文艺活动在红军部队里最活跃。红军部队很重视文艺的宣传鼓动作用,每到一地,就向群众作宣传,有些标语口号就采用了歌谣体的形式,有的还直接用民歌小调编成歌词。一九二九年一月,工农红军第四军从井岗山东征江西、福建时,颁布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布告》就是用歌谣体写的。部队还采用化装宣传,扮成土豪和农民,土豪头戴绿绸高帽,身穿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聚焦苏区时期的学校体育.回顾苏区时期如火如荼的各类学校体育;阐述苏区学校体育注重课程思政,注重科学教学方法等特点;从体育进报刊、进教材、进歌曲等方面论述了苏区时期学校体育的宣传方略.  相似文献   

7.
为克服中央苏区存在的腐败现象,毛泽东领导苏区党和人民进行了廉政思想建设,主要内容有:首先,领导苏区党员干部群众,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第二,他本人以身作则;第三,坚决查处苏区干部的腐败行为;第四,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从而,为苏区的廉政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8.
革命文艺是中共革命事业的重要元素。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创建的红军在苏区斗争中形成了运用革命歌谣宣传动员的传统。由于反"围剿"战斗失利,数支较大的苏区红军先后长征转移。长征途中红军尤其重视部队的宣传动员工作,建立了完善的文艺宣传机构,宣传形式多样,革命歌谣成为红军宣传动员的重要武器。以红四方面军为例,革命歌谣在长征途中激励将士行军、鼓动红军战斗、策反敌方士兵、动员民众拥军、团结兄弟部队等宣传动员中发挥了重要功用,是革命文艺运用于宣传动员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9.
《红色中华》是中央苏区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报刊。它及时引导苏区民众选择正确的社会信仰;宣传了党的社会主张和党制定的社会制度;围绕建设苏维埃新社会,充分发挥了中央政府机关报的宣传、动员和批评等功能,成为鼓舞苏区军民进行苏维埃新社会建设的号角,对苏维埃新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央苏区漫画是苏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斗争、壮大力量、勇于牺牲的重要革命宣传形式之一。中央苏区漫画的创作方法从当时实际的革命政治动员需要出发,其目的是唤醒民众、团结力量、共同抗争,带有鲜明的阶级性、斗争性和革命性等特征。中央苏区漫画宣传的政治动员作用主要体现在革命动员、战争动员、建设动员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系列革命精神形态中,中央苏区精神与苏区精神是种属关系。中央苏区精神是苏区精神的核心内容,它在层次上与其他苏区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平等的。在苏区精神的研究中,尤其要深入开展中央苏区精神的研究,以尽快改变中央苏区精神研究与中央苏区历史地位不相称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中央苏区经济动员立法涉及的众多经济领域,是中央苏区经济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推动和促进了战争环境下的经济建设,为革命战争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障,并改善了苏区人民的生活;同时为抗日民主政权和解放区的战时动员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也为今天中国战争动员法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邓子恢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者 ,在中央苏区时期任财政部长 ,其经济思想异常丰富。他在《恐怖的生活》一文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原理 ,领导了闽西土地革命 ,建立与完善中央苏区财政制度 ,提出了发展集体经济 ,保护中小商业 ,处理“剪刀差”的对策。并且经济工作方法极其得当 ,经济成效极其明显 ,促进了中央苏区的发展 ,也为解放后国家的经济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闽西苏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省苏的成立为全国的苏维埃运动提供了经验。本文分三个部分来论述:省苏的选举制度及启示;省苏的司法制度及启示;省苏的经济活动及启示。  相似文献   

15.
利用合作解决社会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时期的重要目标。中央苏区在发展合作运动的过程中,建立了消费、粮食、生产、信用、利用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社,在诸多类型的合作社中,苏区政府优先选择了消费合作社,并作为合作运动的主体。尽管消费合作社是苏区民众最需要的,在发展消费合作社时,民众起初并不积极;随着苏区政府强力推进和消费合作社给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民众的态度逐渐变得积极,形成了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发展的高潮。中央苏区的合作运动不是民众的自发运动,而是苏区政府主导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中央苏区小学教育是中央苏区苏维埃革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小学教育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涤清错误思想的影响,坚持小学教育的导向性;加强立法工作,重视小学教育的法规性;坚持群众路线,体现小学教育的群众性;积极创造办学条件,确保小学教育的长效性;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小学教育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了中央苏区体育的起源、概念和特点,总结与梳理了中央苏区体育精神对闽西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的影响,指出发扬中央苏区体育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央苏区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研究的深入,必然导致中央苏区法制史渐成独立的研究领域。中央苏区法制史研究大致经历了沉寂、奠基和发展、升温和拓展三个时期。学术史的回顾有助于梳理已经取得的成绩,发现存在的不足,展望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央苏区时期从临时中央政府到省苏维埃政府都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培训工农教师,改造利用旧知识分子与重视师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体现。该时期的师资队伍建设既是苏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其获得发展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 ,是我们党调查统计工作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在中央苏区时期 ,进行丰富多彩的调查统计工作 ,总结出调查研究工作的方法和经验 ,逐步建立起苏区调查统计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